书城科普改变世界的理化大发明(走进科学丛书)
10176900000031

第31章 质谱仪的发明

阿斯顿(F.W.Aston)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曾经协助J.J.汤姆生研究正射线,经过长期实践,发明了质谱仪,从而获得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1877年9月1日阿斯顿出生在英国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伯明翰,他的外祖父是枪支制造者,因此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金工和手工艺,培养了技艺方面的才能。小时候他就爱做机械玩具,他在自己家里设有金工间,搞过不少工具革新,甚至还自己做成了摩托车。他也很喜爱做化学和真空实验。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激励他自己尝试做X射线管。为了抽取真空,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斯普伦格真空泵,并用以研究放电管中的克鲁克斯暗区。在1903年他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暗区,人称为阿斯顿暗区。1909年阿斯顿任伯明翰大学物理讲师。

正当这时,J.J.汤姆生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正射线研究取得一定成果。这个实验技术相当复杂,极需有经验的技师协助工作。于是J.J.汤姆生向好友坡印廷(J.H.Pointing)要人,坡印廷把自己的学生阿斯顿推荐给他。1910年,阿斯顿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当了J.J.汤姆生的一名助手。

J.J.汤姆生的正射线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并且前后发表了8篇论文,这项工作原来是维恩(W.Wien)在1898年做过的极隧射线研究的继续,但J.J.汤姆生又做了相当多的改进。实验的基本方法是用磁场和电场使正射线偏转,在屏上或照片上显示出抛物线轨迹,从而粗略地计算其荷质比与速度。然而图像很差,有时甚至无法辨认不同成分的轨迹。

阿斯顿参加正射线的工作后,对实验装置做了多项改进。他用大玻璃球壳做低压放电管,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适于拍摄抛物线径迹的专用照相机,还做了一台非常灵敏的石英微量秤以测量气体分离后的密度。1912年夏他制成了一台改进的正射线测量仪,把球壳中的空气抽走后,可以从照片上看到一系列的抛物线,这些抛物线分别为C、O、CO、CO2、H、H2和Hg离子的径迹。虽然仪器的分辨率不高,但质量数相差10%的抛物线可以分开。

这时,汤姆生从他的皇家研究所同事杜瓦(J.Dewar)那里要到了做氖管的氖气。当他将氖气充入放电球壳时,出乎意料,原子量为20.2的氖气竟出现了两条抛物线,一条粗的相当于20个原子质量单位,另外一条相当于22个原子质量单位,非常暗淡。

实验者没有放过这个异常情况,后来知道,这实际上是氖的同位素20Ne与22Ne,可是1913年索迪(F.Soddy)还没有完成同位素的工作,甚至连同位素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J.J.汤姆生做了一个初步估计,认为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分子NeH2,它的分子量正好是22。

但是,阿斯顿不肯接受这个判断,他希望通过事实作出结论。于是他找来最纯的氖气进行试验,结果仍然是两条抛物线,和先前完全一样,这使阿斯顿增强了信心,相信是两种不同的氖。

阿斯顿想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来证明两种氖的存在,一是分离出这两种不同质量的物质,二是进一步改进正射线偏转法。他先用液态空气冷却的活性炭对氖气进行分馏,没有成功。后又用多孔陶管扩散方法进行分馏,也不见显著效果。1914年开始,他改用自动连续扩散的方法,可惜没有采用低温冷却,效果仍然不大。

不久,战争爆发了,阿斯顿进入伐波鲁(Farnborough)的皇家飞机工厂当化学技术员。他虽然离开了实验室,可是脑子里还经常想分离氖气的问题。他对物理学懂得不多,平常难得有机会跟大科学家们讨论问题。这时正值战争期间,飞机工厂集中了一批物理学家,他利用茶余饭后,和这些物理学家讨论正射线的问题,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甚至包括量子理论。

由于科学家们的鼓励,加上他自己不断地思考,1919年当他回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后,就马上着手用电磁聚焦的方法来分离两种不同的氖,后来果然获得了成功。阿斯顿把他的仪器称为质谱仪。

J.J.汤姆生在这个问题上显然不如他的助手敏锐,他虽然对NeH2的说法并不太坚持,但也不承认两个成分是氖的同位素。他认为同位素的概念只能用在放射性元素上,直到1921年在皇家学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持反对态度。

随后,阿斯顿继续用质谱仪分析其他元素,找到了许多元素的同位素,J.J.汤姆生不久也就接受了阿斯顿的观点。

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这可以说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科学传统。而J.J.汤姆生虽然曾经持有错误观点,但一旦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不再坚持。在实践面前人人平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这就是科学工作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