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10176200000019

第19章 创造奇迹的计算机软件神童(2)

随着研究的深入,比尔和他的伙伴在计算机的应用中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不仅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而且能够越过计算机的密码系统去获取他感兴趣的信息资料。比尔的父母担心儿子长期迷恋于计算机会影响学习,对儿子进行了劝告,但这无法改变比尔对计算机的迷恋。当然,他也没有因为痴迷于计算机而放弃学习。相反,他的学习成绩还是拔尖的。在对计算机的迷恋,进一步开发了比尔超常的智力,使这个中学生在湖滨中学得到了别人所无法得到的东西。

开公司的中学生

比尔在迷恋计算机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有一次,他破译了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密码系统,导致了整个网络的混乱,因此,受到了不准使用计算机的处罚。他为此而懊丧,一度降低了对计算机的兴趣。可是,不久,计算机世界的神秘又把他吸引回来。当比尔再次坐到计算机旁的时候,他在玩计算机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用计算机赚钱,以便能够支付使用计算机的费用,进而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美国充满了商业机会。读中学的比尔?盖茨尽管还是个孩子,但却有很强的商业意识。他带着自己的兴趣和商业意识在计算机世界寻找机会。1971年初,当比尔还不满16岁时,他得到了第一笔业务:信息科学公司让比尔等人为他们编制一份工资专用程序。参加这个项目的中学生们,大都只懂得一点初步的计算机语言,而对完成这个程序以及怎样和商业公司打交道却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显出了比尔的才能。他不仅懂得如何考虑该项目的总体设计,而且还具备商业法律知识。于是,比尔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自然领导。这是一个既复杂又麻烦的工作。在编制这个软件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大家都来请教比尔和保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劳动,当然要取得报酬。在如何向信息科学公司索取报酬的问题上,其他的孩子几乎对此事没有一点知识。这时,比尔提出,根据现行的法律,他们应该按照版税的形式,向信息科学公司索取一定比例的报酬。经过交涉,公司同意按该项目所获利润的10%向比尔的小组支付报酬。这些中学生利用计算机做成了他们的第一笔业务。在这项业务中,比尔的商业知识、法律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都使他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

初尝胜利之果后,比尔对于用计算机赚钱的兴趣更浓了。他和他的朋友都在寻找新的机会。

1971年秋天,比尔的好友、保罗?艾伦在湖滨中学毕业了。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考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选择了新兴的计算机学科。到了大学,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他在计算机世界漫游的机会就更多了。保罗和比尔一样,也有用计算机赚钱的想法。

读大学的保罗离不开好友比尔。他经常来找比尔一起探讨问题,讲述自己的打算。有一次,保罗来到湖滨中学。他告诉比尔一个情况,这就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市政部门都在设法统计和分析交通流量,但使用的办法很笨拙,即在道路的交叉路口装设橡皮带,把橡皮带与一个打孔机相连,每当有车辆经过,触动皮带,拉动打孔机,就在纸带上打出一个孔来,以此统计车辆的流量。市政局把这些原始资料交给私人公司处理,结果是,既拖延时间,又要花费很高的费用。保罗提出,为何不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数据呢?比尔听后,立即表示赞同。

两个人一致决定,成立他们自己的公司,来为市政局处理交通数据。他们为公司取的名称是“交通数据公司”。这个年仅16岁的中学生,竟然办起了自己的公司。

交通数据公司成立之后,比尔和保罗除了应付必要的课程之外,就是到处奔波,寻找业务。

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市政局终于同意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用计算机处理交通信息。在当时的条件下,处理这些原始数据是很繁杂的工作。为此,比尔和保罗设计了应用计算机的方案。由于交通纸带上的孔无法用计算机处理,必须先把这些孔变成可供计算机识记的符号,才能上机处理。为此,他们设计了一种卡片,让湖滨中学的学生们先把这些纸带上的孔转换成数字,写在卡片上,然后,他们再把这些卡片逐个输入计算机,再用他们设计的软件处理这些数据,并把数据分析之后制成图表。他们从市政局拿来的是带孔的纸带,而送回去的是分析报告和统计图表。

少年比尔和保罗懂得公私分明。成立公司之后,他们就不能长期用学校的计算机干私活了。

于是,他们自己花三百多元钱买了一台简易微处理器,用自己的简单工具和所能得到的使用学校计算机的机会,处理了一些简单的业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两个孩子竟然招揽到了一些业务。除了支付必要的开支外,他们还赚了两万多美元。初涉商场获得的小胜鼓舞了比尔,使他看到了用计算机创造商业机会的可能。当然,由于比尔中学毕业后面临着上大学,再加上政府决定免费提供交通分析服务,这双重因素使得比尔和保罗的交通数据公司不能再办下去了。公司虽然夭折了,但由这个公司引发的开发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的火种却在比尔和保罗的心中点燃了。中学快要毕业时,当同学们问比尔将来有什么打算时,他以不容质疑的口气说:“到25岁时,我要赚到一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

弃学从商

当比尔快要中学毕业时,接到了来自一家大公司的业务邀请。这家公司看过比尔和保罗的获取免费使用计算机而写过的《问题报告》,想聘请比尔和保罗为程序员,任务是寻找解决计算机病毒的办法,报酬是周薪168美元。比尔正处在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以不必天天来上课,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保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了这份他喜欢的差使,他不得不停学。两人在该公司的驻地租了一套公寓,把做程序员的工作接了下来。

比尔中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被哈佛大学录取。一般的孩子,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大学,会利用进大学前的漫长假期痛痛快快地玩一玩。比尔也可以如此。可是,程序员的工作和计算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无暇考虑怎样去玩,而是和保罗一起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是渴了喝一罐可乐,饿了吃一张馅饼。他们在计算机前通宵达旦地干。在这里,两个人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进步,使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希望。

开学的时间到了,比尔不得不暂时离开他喜欢的计算机软件工作,到中学生们向往的哈佛大学去报到。少年比尔人进了哈佛大学,可是心却仍然留在了计算机里。好在哈佛大学有个计算机中心,这给比尔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实现自己的向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平时把主要精力用在计算机上,但在临近考试时,他却全力以赴、昼夜加班突击背笔记和必考的内容。

就这样,他保证了每门课程都能获得及格成绩。而在计算机方面,他却达到了没有哪个同学能与之相比的程度。

为了与比尔及时联系,保罗来到波士顿。他已经退学,专心在计算机行业寻找新的开发项目。

比尔?盖茨一边在哈佛大学读书,一边想着计算机领域的开发,而且主要的心思用在了计算机上。他几次想退学去干计算机开发的事业,可是,由于父母的反对和未找到合适的项目,他不得不继续在哈佛上学。而他的好友保罗?艾伦则是一有计算机世界的新动向,就跑来告诉比尔。有一次,保罗在一份杂志上见到了一台微型计算机照片,就拿着它来找比尔。比尔见说明文中写到:“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计算机,可与商用型号的计算机相匹敌。”就高兴地对保罗说:“看来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普及的时代就要到来了。”两个人兴奋不已。他们在朦胧中看到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因为,比尔和他的朋友保罗擅长的是计算机程序。如果计算机得不到普及,那么,对程序的需求也就不会兴旺。相反,当计算机普及的浪潮到来时,人们对计算机各种程序的需求就会自然地成为一种必然,这样,比尔和保罗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两个天才少年用他们自发的兴趣和天才的头脑,预见到了一个庞大的新兴科技领域的出现,并为之准备了优秀的头脑。

在兴奋之后,比尔和保罗意识到,该是动手干实事的时候了。他们决定,为新诞生的微型计算机编制语言,即系统软件。他们早已懂得,真正的计算机用户,在得到计算机之后,所使用的主要是计算机现成的程序,如果没有便于应用的程序,计算机本身就如同一台高级废物。他们说干就干。比尔当即就给生产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打电话,要求为这台新型微型机编制使用程序。该公司的创办人已经接到了好几个这样的电话,所以,对比尔说道,如果你真的做成了,就应该拿来试试。比尔和保罗抓住这个非常渺茫的机会,立即进了哈佛大学的计算机中心。两个孩子昼夜奋战,一刻不停地干起来。经过连续8个星期的奋战,他们为微型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取名为“登上月球”的游戏程序。在实验后,他们认为可以让这个程序工作了,于是,就由保罗带着这个刚刚诞生的程序,乘飞机到新墨西哥州的微型机诞生公司去试用了,而比尔则留在学校等待保罗的消息。他的心情是紧张和不安的。与比尔怀着同样心情的保罗,抑制住紧张的情绪,按照设计步骤在实验室里操作着。结果是,第一次实验就获得了成功。

当实验成功后,保罗干的第一件事是奔向电话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比尔?盖茨。比尔接到电话后,和保罗同样兴奋。但当微型机公司提出立即把他们设计制作的程序推向市场时,比尔立即冷静了下来。这个聪明的少年,不仅有过人的才能,而且有着超越一般人的理智。他懂得,市场上需要的是完善的产品,而他设计的程序则刚刚经过实验,必须经过反复实验,直到完美无缺之后,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与此同时,比尔认识到,一个无限广阔的商业机会到来了。在这个商机的诱惑下,哈佛大学对他的吸引已经降到了第二位。他毅然决定,自动退学,和保罗一起去开办软件开发公司。就这样,比尔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亲人的遗憾,未毕业就离开了著名的哈佛大学。

成立“微软”公司

1975年7月,比尔?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成立了微软公司。公司的名称是根据他们的开发对象确立的,“微”是微型计算机的简称,“软”是代表软件。他们开发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为第一台微型机设计的运用BASIC语言的程序。由于在该程序的编制过程中比尔做了更多的工作,所以,他对公司负有的责任和得到的利益占60%;保罗则占有40%。因此,比尔就成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公司成立后,得到的第一个合同就是为第一台微型机开发能够上市的应用程序。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显示出比尔不仅是个电脑天才,而且具有经商和谈判的天资。他的商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比起成熟的公司老板来毫不逊色。在这第一个合同中规定,除了预付给微软公司3000美元的订金外,微型仪器遥测公司每销售一个微软公司的软件,就要付30美元的费用。

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年度,比尔和保罗在兴奋和麈战中度过来了。这一年,他们获得了10万美元的收入。第二年,公司的工作人员增加到了六人,有了一套五间房子的办公室,财务收入达到了50万美元。到了第三个年头,公司的业务有了飞速发展。几家大公司开始使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且,微软公司也不断地推出新软件。在比尔的策划下,微软公司成功地占领了部分计算机软件市场。公司雇员达到13人,国内利润超过100万美元。这一年,一个日本人和比尔?盖茨签订了一份在远东地区代理销售微软产品的合同,合同金额为1.5亿美元。到了第五个年头,微软拿到了年收入高达280亿美元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合同。进入80年代,微软获得了更加惊人的发展。1981年,公司收入达到1600万美元;1982年,增加到3400万美元。此后在比尔?盖茨的谋划下,微软公司用MS—DOS系统规范了软件市场,不容质疑地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霸主地位。1986年3月,微软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开盘时售价为每股25.17美元,当日收盘时就长到了29.25美元。一周后,上升到35.5美元。一年后,即1987年,股值上升两倍,达到90.75美元。这时,比尔?盖茨所持股票价值为12.9亿美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不断推陈出新,继续朝着更高新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