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又诚恳地劝他:“你自己以为报效刘邦,帮助他建立万世之业,你也会永享厚禄,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就拿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两人来说吧,他俩为布衣时,结为刎颈之交,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但是后来张耳归附汉王,竟杀死成安君。再说越国的大夫文种,扶助勾践称霸,最后落得个被勾践赐剑自刎的悲惨下场。你与刘邦的交情能超过张耳和成安君的刎颈之交吗?你对刘邦的忠心能赶上文种对勾践的忠心吗?你应该面对现实,不要再迟疑了。”
韩信没有听从劝告。蒯通怕将来受到牵连,偷偷地逃到外地去了。
没过多久,刘邦怕韩信拥兵不轨,削弱了他的权力。最后韩信被害死了。
向壁虚构
对着墙壁无事实地凭空捏造。比喻杜撰胡诌和不真实的记述。
此典出自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在《尚书》之中,记载了一些国家重大的事件及事迹,这些国家包括春秋之前的唐、虞、夏、商以及周武王时期。它是最早的史书,不幸的是,在汉朝失传了。
有个在秦朝当过“博士”的伏生(名胜),这时还活着,而且听说他还私藏着一部《尚书》。汉文帝就派“掌故”晁错到济南去拜访伏生。不料,伏生的藏书经过秦末汉初连年的战乱,也都失散了。检查整理的结果,这部原有l00多篇的古书,只剩了四篇,而且是写在竹简上的古文,一般人都不认得。于是叫伏生念给大家听。这时伏生已90多岁,眼花耳聋,说话也含糊不清了。于是,老先生念给他女儿听,再由他女儿转述,晁错等人就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这才编成了一部《今文尚书》。虽然不全了,而且伏生和他女儿说的是山东方言,记的人误听错写的字也就难免,但在当时这就是唯一的《尚书》版本了。
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代,他在孔子旧时讲堂的墙壁里发现一本《尚书》,但已凌乱不堪,孔安国把它编成一套,发现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本书在汉景时期在山东阜被发现)不过比伏生留存的多了16篇。为了区别于伏生的《今文尚书》,人们就称孔安国的这个版本为《古文尚书》。汉武帝时,派人向孔家去取书,这时恰因宫中发生变乱,这部《古文尚书》因此又失散了。到后汉时,经学家杜林所留传的《古文尚书》,据说也就是孔安国的版本。此外,还陆续发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篇章,有的还重新分编过,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尚书》,不止45篇,而是有58篇。
关于《尚书》,历来的争论很多,唐代曾经正式规定,《尚书》以孔安国的版本为标准。
可是后来有人却又认为孔本是假造的。《说文解字序》说:“世上人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师出无名
原指出兵没有理由。现泛指办事没有正当理由。
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
楚怀王对起义军的将领们有约在先,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当秦王。项羽后进咸阳,却自封西楚霸王,私自把先入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把他赶到了巴蜀之地。项羽怀恨楚怀王,秘密派人杀死了他。
项羽的这些举动,引起了诸侯们的强烈不满。汉王刘邦领兵到了洛阳,董公对刘邦说:“我听说顺德的昌盛,逆德的灭亡。没有正当理由,做大事就不能成功。项羽杀了君王,为天下人所怨。您何不借此机会领兵讨伐项羽,四海之内都会仰慕你的德行。这样,您就同从前的周武王讨伐纣王一样,兴的是仁义之师。”
刘邦马上为义帝发丧,命令三军全都穿上白衣,自己则袒露左臂,放声大哭,接连公祭了三天。接着,刘邦又派使者给其他诸侯送信说:“天下共立义帝,我们作为臣子尊他为君。
现在项羽杀害了义帝,实在是大逆不道。我要兴仁义之师,和你们一起去讨伐杀害义帝的人。”楚汉之争开始了。
三迁之教
迁:迁移。教:教诲。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形容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子女的教育。
此典出自汉·刘向《列女传》。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过得很清苦。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是一片墓地,出殡、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孝子们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游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成材,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不能够玩埋死人游戏。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了。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绝,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后来,他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学宫内书声朗朗,一派文雅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即周代传下来的有关祭祀、朝神等的礼仪)的。回到家里,竟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游戏了,不禁板起了脸。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顿时眉开眼笑。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即《诗经》)、《书》(即《尚书》)。孟子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负隅顽抗
负:指依靠。凭借之意,隅:指角落成山势弯曲险要之地。比喻残敌凭险顽抗。
此典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天灾,许多人被饿死了。孟子的学生陈臻请孟子出面,请求齐王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孟子叹了口气:“我何尝不为齐国的百姓担忧呢?可是我不能再去劝说齐王了。你听说过冯妇的故事吗?晋国有一位叫冯妇的猎手,是打老虎的好手。可是后来冯妇决心不打老虎了,他的名字也几乎被人们忘掉。许多年之后,山里出现一只猛虎,几个年轻猎人联合起来去打虎,他们把老虎追至山角。老虎背靠着山角,瞪圆了眼睛,大吼一声,吓得猎人不敢上前。这时凑巧冯妇路过这儿,跳下车子,挽起衣袖,与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拚搏,终于打死了猛虎,为民除了害。
年轻的猎手们高兴地谢他,可是那些自称为有学问的人,却无情地嘲笑他。我不能再去劝谏齐王了,不然,我会成为被士人嘲笑的冯妇。”
危若朝露
危险得像早晨露珠一般,太阳一出,马上就会消失。比喻情况相当危急。
此典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战国初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常受其它国家的欺负。秦孝公即位以后,下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就打算招贤纳士,变法图强。
卫国有个叫公孙鞅的人,当时正在魏国,官场上并不得意,听说秦孝公正在招贤,就到了秦国。他对秦孝公阐述了自己的改革主张,说:“要把一个国家治理得富强,就要注意发展农业,鼓励生产,还要奖励有功的将士;要使国家秩序安定,就必须赏罚分明,树立威信,这样改革才容易进行。”
秦孝公非常赞同公孙鞅的主张,他们谈了三天三夜,秦孝公都不觉得疲倦,认为公孙鞅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很快就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让他负责变法。
公孙鞅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织,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瑶役;还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爵位的高低按军功大小来排列;推行连坐法,一人犯法,同族都受到连累。违反法令的给予严厉打击等等。
自从公孙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农业生产扩大了,军事力量也增强了,逐渐强大起来。公孙鞅因为功劳显著,秦孝公升他担任大良造一职,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还把商邑(今陕西商县东南)的十五座城封给了他。从此,人们把他称为商鞅。
商鞅的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们的利益,甚至还受到了太子的反对。他们都对商鞅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置他于死地,由于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他们一时不能得逞。
有个叫赵良的读书人对商鞅的处境很担心,就想劝商鞅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他举了许多事例,劝商鞅办事不要太认真,不要树敌太多。他说:“您现在危险得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就会被晒干。您还想延年益寿吗?为什么不归还封地,到乡下去隐居呢?如果您还要坚持变法,万一有一天秦孝公去世了,您失去了靠山,那么您丧身的日子也很快就到了。”
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他马上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试图逃走,但此时已经晚了,不仅没有逃掉,反而被车裂而死。
名正言顺
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也表示作事理由正当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此典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公元前501年,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的孔子已经51岁了,孔子很用心地工作,在公元前502年,又做了司空,接着,工作性质发生了改变,当上了司寇,这也是孔子所希望的。
孔子56岁那年,又当上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80个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120匹骏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祖,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
于是,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
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
子路尤其高兴,问孔子道:“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
子路不客气地说:“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存疑在心中。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来的道理一定要行得通!”
孔子在卫国也没有呆多长时间,只十个月的时间,原因是卫灵公听信谗言进而不信任孔子,孔子无奈,只好走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打不过就走,这是上策。
此典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记七》。
王敬则是南北朝南朝齐国的一位大功臣。他曾为齐高帝萧道成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很受朝廷上下的敬重。萧道成死后,皇室发生内讧。萧鸾靠阴谋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帝。他猜疑兄弟和后辈中有人企图推翻他的帝位,便残忍地杀掉了萧道成的二三十个儿孙。一些老臣旧将也被他除掉。王敬则也是被猜忌的对象。当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离朝廷很远,萧鸾极不放心,他表面上对王敬则非常敬重,但暗地却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领兵秘密防备王敬则。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气愤,领叛兵向京都建康进发。王敬则率1万兵马,渡过钱塘江,一鼓作气冲散张瑰的3000名守兵。跟随王敬则的百姓有十几万人,直逼京口。
这时萧鸾正生病卧床,听说王敬则起兵反叛,十分惊骇,满朝文武大臣也无不失魂落魄。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叫人爬上房顶目望,只见征虏亭上火光冲天,以为叛军已到,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要逃跑。王敬则听说此事后,他得意地说:“嘿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料他萧鸾父子惟有逃跑这条路啦(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父子唯走身)……”先忧后乐
在别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别人享乐之后享乐,现多指一些奉献精神。
此典出自元·脱脱等《宋史·范仲淹传》。
1043年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见行政方面有许多弊端,因而提出改革的十项意见,这改革因与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发生冲突,遭到他们的反对而没有实行,范仲淹也被贬为邓州知州。
在邓州上任,范仲淹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先写了岳阳楼的始末和规模,接着写被贬放逐的官吏和失意文人的览物之情,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原文是这样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意是这样的:“唉!我曾经研究过历代仁人志士的思想。
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为美景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的处境不好而哀伤。他们处在宰相那样的高位,就为自己的百姓忧虑;身处偏僻的江湖之上,就替自己的国君忧虑,这就是说,入朝当官忧虑,退居为民也忧虑。既然这祥,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有欢乐呢?如果有人问他们,他们一定会说:忧虑在天下百姓之先,欢乐在天下百姓之后。啊!除了这种人,我还能和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感人至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简缩为“先忧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