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小节”原指不为小事所限制的意思,现在则指人不注意生活小事。
此典出自《后汉书·虞延列传》:“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东汉人虞延生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力大无比,能举起做饭的大锅。虞延性情直爽、豪放,不太注意生活小事,但是却敢主持公道,敢作敢为,不怕有权有势的人。虞延年轻时在家乡当亭长,王莽的贵妃魏氏亲戚,倚仗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老百姓虽然都非常痛恨他们,但不敢得罪他们。虞延却不畏惧,带着吏卒把他们抓了起来。老百姓人人称快,可是虞延因此而得罪了朝廷。
王莽垮台之后,虞延得到升迁,后来他在太守富宗家做功曹。富宗这个人生活极为奢侈,衣服、车马、器物都违反朝廷规定。
有一次虞延劝他说:“听说春秋时候,齐国的相国晏婴,做那么大的官都不穿皮衣;季文子在鲁国做相国,他的妻子也不穿丝帛做的衣服,可您却这样奢侈,可能不太合适吧。”
富宗听了他的劝告,不但不改掉这个恶习,反倒对他冷淡起来,于是虞延就离开他,回家去了。
没过几天,富宗果然因为奢侈过度而被朝廷捕获诛杀。他临近伏法的时候,痛哭流涕地喊道:“虞延呀虞延呀,你说的非常正确呀,我后悔没听你的劝告呀……”
虞延的名声逐渐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封他为公车令,第二年又让他做洛阳令。当时皇帝的亲属阴氏有一位宾客,名叫马成,因奸盗罪被虞延逮捕入狱。阴氏便向皇帝告状,说虞延捕获的罪犯都是冤枉的。皇帝便亲自去狱中盘查囚犯。
虞延向皇帝报告说:“这里的囚犯有理可论的在东边,确实必须判罪的全在西边。”
这时马成连忙从西边跑到东边,口中在喊:“冤枉!”
虞延拉住他,怒斥道:“你是惯犯,因为有靠山不敢动你,就像庙堂里的耗子因为怕薰了神像,所以没有处置它。今天抓到你,定当法办!”
皇帝信任虞延,知道他不会徇情枉法,便斥责马成:“你犯了王法,这是咎由自取!”可是许多年后,虞延还是被阴氏逼得自杀了。
白云苍狗
“白云苍狗”比喻人生世事变幻无常。
此典出自唐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唐代丰城有个读书人叫王季友,他虽家境贫寒,可是他刻苦攻读,很有志气。可是,妻子瞧不起他,抛弃他了。杜甫听到此事后,写下《可叹》一诗,意在破除众人的愚昧和偏见。
杜甫,不是为王季友夫妇离异而叹息,更不是因为王季友怀才不遇而叹息在诗中,杜甫是在感慨世态炎凉,以及世事的变幻无常。
他写道:“天上的白云宛如圣洁的白衣,可是顷刻间变成毛色青灰的狗的模样。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啊,人生变幻莫测,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百闻不如一见
后人用“百闻不如一见”说明要注意实地调查这个道理。
此典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西汉时陇西人赵充国,年轻时善于骑马射箭,非常勇敢,他立志要当一员大将。后来汉武帝刘彻派他做假司马,跟随李广利攻打匈奴。没想到在战斗中竟被重重包围,情况非常紧急。关键时刻,赵充国率领一百多壮士杀出重围,使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逆转。因为这件事,刘彻提拔他为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不但善于骑马射箭,喜欢研究兵法,而且十分熟悉邻国的情况,后来成了汉代有名望的将军。
汉宣帝刘询时,当西北羌族的贵族统治者侵扰边境,刘询派兵前往抵抗,失败之后,立即召集群臣一起研究对付的办法。之后又派御史大夫丙吉前去拜访年已七十多岁的老将赵充国,问他谁适合担任统帅带兵前往御敌。赵充国说:“现在还没有比我更适合的人?”于是他自告奋勇地承担率兵任务。丙吉问他需要派多少兵,他说:“不如亲自去看看,用兵,难在远离战场就能作出恰当估计。我要去金城看看,绘好地图,再和你商定作战方案。”赵充国于是就亲往前线了解情况。
半面之识
“半面之识”形容人记忆好;或形容相交不深。
此典出自《后汉书·应奉列传》:“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东汉人应奉,十分聪明,记忆力十分惊人。他二十岁那年,去彭城拜访袁贺。但袁贺不在家。他敲了许久的门,造车的匠人将门打开了一点,露出半张脸,看了应奉一眼,说主人不在。应奉便离去了。
几十年过去了,一天他在路上碰见那个车匠,立刻认出了那人,并向他打招呼。对方表示不认识,应奉说:“你不就是在袁家门口露出半张脸的那个人吗?”
不可胜数
“不可胜数”形容为数极多,数也数不清。
此典出自《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由)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又见《汉书·伍被传》:死者不可胜数,僵尸遍野。”
淮南王刘安手下郎中伍被学问渊博。刘安喜欢学者,而伍被又是刘安所喜欢的几个学者中最受赏识的。因此,一些重大政治问题,刘安常常征求伍被的意见。
刘安想起兵谋反,多次与伍被商量,伍被都认为不可轻举妄动。后来刘安认为可以起兵了,又去找伍被商量。他对伍被说:“如今起兵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天下的百姓对皇上不满,诸侯行为失检的也很多,并且他们对皇上也怀有疑惧。我想,我们在西乡起兵,一定会有人响应。”伍被还是不同意刘安的看法。他告诉刘安说:“汉高祖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秦王残害百姓,杀术士,任刑法。当时男人辛勤耕种还吃不饱饭,女的勤于纺织还衣不蔽体。秦始皇修筑长城,军队没有住处,都在露天宿营,‘死者不可胜数,僵尸遍野’。当时百姓想谋反的,十家当中就有五家,而今不是这种情况。”刘安虽然觉得伍被的话有道理,但他造反之心还是没有变。后来伍被另给刘安想了一条起兵的计策,但事情很快被朝廷知道,于是伍被被杀掉。
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生机旺盛,繁茂;也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发达。
此典出自晋代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字渊明(也有人说名渊明,字元亮),他是晋代浔阳柴桑(江西九江县西南)人,曾祖侃是晋朝名将,陶渊明性情文雅,学识渊博,诗、文都很好,他不喜欢荣华富贵,饮酒赋诗和游山玩水是他的最好。后来因为贫穷,就当了祭酒的官,却因不惯于官场上的应酬,接着就辞职,后来又当了彭泽令。他才到任八十多天,朝廷差了一名督邮到县里来,他的部下教他说要他戴着官帽,束了腰带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了口气说:“我不愿为五斗米的俸禄,弯着腰去迎接权贵。”当天即交回官印辞官回家里去了。
陶潜回到家里,作了一首辞,记述了这件事。辞的名字叫《归去来辞》,其中有一句“欣欣向荣”。这篇辞写得很好,成为一个名篇,一直流传到现在。
修饰边幅
“修饰边幅”原意是卖布商人修理布匹边幅。后人藉马援见公孙述的故事,用“修饰边幅”比喻人修饰他的外貌。同时也有把这成语引申为“不修边幅”,比喻一些人不注意修饰外表。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革引,谓之幅利。”
又见《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王莽末期,马援和他的哥哥马员都作了郡守。王莽失败后,兄弟二人都到凉州去避难。马援投靠在了隗嚣的手下。隗嚣很器重他,一有事总和他商量。公孙述在成都做了皇帝,隗嚣派马援去看那边的情况。
马援自以为自己和公孙述是同乡朋友,见面之后一定会十分高兴的。谁知他一到成都,公孙述就摆出全副銮驾,由礼官赞礼,领他上殿,行礼已毕,又领他出去住在驿馆里;而且替他做了一身特制的冠服,接着开一个盛大的朝会,公孙述坐了御车,由侍卫簇拥而来,戒备森严,仪式隆重,把马援看作布衣之交(意即贫时的朋友),表面上十分优待,说要封马援为侯爵,跟随马援的随从倒都乐意留下,马援却不以为然,对他们说:“天下未定,他不以礼贤下士为急,只知修饰边幅,摆空架子,像个木偶一样装模作样,这样的人怎能和他共事”回去后报告隗嚣说:“公孙子阳不过是个井底之蛙,根本不明白大势,一味妄自尊大,还不如一心一意辅佐光武帝呢!”
虚张声势
“虚张声势”表示故意假造声势来吓唬人。
此典出自《红楼梦》第四回:“老爷明日上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
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上任就遇到一个人命案。这件案子的凶手是薛家的公子薛蟠,而薛家又是金陵一霸,所以就给贾雨村断案带来了麻烦。
贾雨村正要发签差公人将凶犯家属捉来拷问时,只见案旁一个门子给他使了个眼色,叫他不要发签。雨村疑惑不解,退至密室与门子交谈。谈话中雨村才知道这个门子是他的故人——葫芦庙里的葫芦僧,雨村笑嘻嘻地拉着葫芦僧的手要葫芦僧为他了结此案出点子。葫芦僧把这个案子各方面的干系都告诉了贾雨村,并为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断案办法。葫芦僧说:“老爷明日上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肯定不依,只用将薛家佣人及奴仆拿几个来拷问,小的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贾雨村知道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便照此办理,第二天就将此案断了。贾雨村把案子了结之后,便急忙写信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贾雨村也因此得到上面的赏识。
扬眉吐气
“扬眉吐气”比喻摆脱了长期受压抑的境况,心情得到舒展,感到畅快高兴。
此典出自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而今君侯(指韩朝宗)何惜阶前盈(满)尺之地,不使白(李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了让韩朝宗举荐他而给韩朝宗写的一封信中的内容。大概意思是劝说韩朝宗不要舍不得台阶前一尺宽的地方,给李白一个官职,从而让他扬眉吐气,振奋得意地步步高升。
扬扬得意
“扬扬得意”(或作“洋洋得意”)形容骄傲而满足的样子。
此典出自《荀子·儒效》:“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掩其口,则扬扬如也。又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春秋时,晏子(名晏婴)先后担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的宰相,政绩显赫,名满天下。然而,晏子并不居功自傲,他为人谦和,生活朴素。有一次,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觉得晏子的住宅低矮潮湿,又临近街市,很喧闹,就在晏子不在的时候为他建了一座新住宅。晏子回来后,先拜谢了景公,接下来叫人将新房子拆掉,恢复到原来房子的样子,并把老住户请了回来,屋归原主。他还说:“君子不该做那种毁人居所的非礼之事。”
晏子有个马车夫,他认为自己为宰相赶车,就很了不起。他在大街上驱赶着四匹快马,站在宽大的车盖下,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一天,马车夫的妻子在家中往外看时,恰巧看到了丈夫那副样子,觉得十分恶心。马车夫回家后,妻子对他说:“你现在是个大人物了,我配不上你,请求离去。”丈夫非常惊奇地说;“你今天怎么了,说出这种话来?”
妻子趁机劝谏他说:“晏子高不过六尺,但身为齐国宰相,从而名扬诸侯。但我看他坐在车上的时候,样子谦和谨慎。你身高八尺,不过是个马车夫罢了,却做出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看不惯你的行为,因此要求离去。”马车夫听了,马上认错道:“你不要再说了,我改了就是。”
从那以后,马车夫时刻注意保持谦恭的样子。晏子很奇怪,问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赞赏他知错能改,后来他推荐这马车夫做了大夫。
怡然自得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自满的样子。
此典出自《列子·黄帝》:“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又见晋代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朝孝武太原年间,武陵地方,有个打鱼的人。有一天,他顺着一条小溪捕鱼,竟然忘了路程的远近,他一直往前走,走进了一片桃花林。那里风景十分优美,十分少见。渔人觉得奇怪,总想看看这座桃林到底有多远多宽。当他把桃林走完时,便发现山旁有一个洞,里面似乎还有光亮。他便走进洞去,开始时道路狭窄,再走几十步,豁然开朗,简直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桃红柳绿,房舍井然有序,男耕女织,怡然自得,每个人都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他们看见渔人进来,家家都设酒杀鸡,招待渔人。在言谈中,渔人才知道这里的人是祖先为了逃避秦代的祸乱,才逃进这个洞里来的。他们与世外隔绝多年,也不想再出去了。外面是个什么时代,他们也不知道。渔人在此待了几天,受到各家各户的热情招待。当他准备离开这些好客的主人时,大家都和他说:“洞中情况,不要给外边的人说。”
渔人出来后沿着原路往回去,还处处做了标记。到武陵后,渔人将这事告诉了太守。太守立刻派人去找那个世外的桃源,找来找去,始终都没再能找到。
源源而来
“源源而来”表示连续不断地到来。
此典出自《孟子·万章上》:“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万章去问孟子道:“象每天都想谋杀舜,然而舜做了天子却没有杀他,仅仅把他流放了,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实际上是封他到有庳,不过有人说是流放罢了。”万章听了并不满意,又问道:“为什么有人说是流放呢?”孟子说:“舜虽以有庳之地封他,但不让象在他的国土上为所欲为,因此又另派官吏去治理这个国家,所以有人说是流放。”万章继续问道:“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孟子想了一想说:“他们到底是弟兄,这是仁人的做法啊!舜想时时能够见到自己的弟弟,象自然也想见到舜并希望舜能够给他一块封地,这样,象便可借朝贡而常常回来,舜也可常常借故有政事而接待象。”万章听到这里,觉得已经明白了,就辞别孟子而去。
沾沾自喜
“沾沾自喜”的意思是说,自以为很好而得意起来。人们常用它形容某人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得意,表现出一种自满的神情。
此典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西汉时期,窦婴由于立了军功被封于魏其(今山东临沂县南)为列侯。他是汉景帝母亲窦太后的堂侄,窦太后也很关照他。
丞相刘舍(封桃侯)因为一些事而被免职,于是空出了丞相的职位。窦太后屡次在景帝面前提及窦婴,想任用他当丞相。汉景帝说:“难道你以为我舍不得丞相的职位,而不肯让窦婴为相么!窦婴这个人,总是自以为是,容易自满,处理事务又很草率轻浮,所以不能让他做丞相。”汉景帝没有任用窦婴,而是任命建陵侯卫绾当了丞相。
辗转反侧
“辗转反侧”形容心里有所思念,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此典出自典出《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是古代的一首恋歌,列《诗经》全书之首,也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诗序》说此诗是歌咏“后妃之德”的,《鲁诗》里说是大臣(毕公)刺周康王好色晏起之作。现代一些研究者也有的以为是写上层社会男女恋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