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皮影戏
10174300000008

第8章 皮影艺术的文化内涵(1)

更令人叹服的是,演唱念做,声情并茂;挑线操作,游刃有余;舞台场面,有条不紊。皮影戏舞台与戏剧舞台相比,皮影戏已冲破了三堵墙的舞台形式,演出时再配以恰如其分的灯光,映射在亮子上,挑线人在幕后灵活地做出精彩表演,那些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神话传说,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影戏中的车船马轿、神佛妖怪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蹈海都能表现,再加上一些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在百戏中非皮影莫属。

盛行于中国城乡,历经千百年锤炼的皮影艺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反映着我国世世代代先民的思想观念和挚诚情感,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皮影艺术与宗教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神在人的生活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宗教与民间信仰非常活跃,也相当复杂。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民间艺术,其发生之初大都和宗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皮影艺术形成之初,无论唱文,还是造型,或是表演形式,都与佛教的“变文”、“变相”之间有极深的渊源。“变文”又称俗讲,是一种“讲唱”文学。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变文”的内容,多数取材于佛经,用以讲述佛经的故事,宣传教义。“变相”是宣传教义的辅助绘画方式,一般多绘于帛纸或寺院的墙上。在对皮影造型的研究整理过程中,就发现一些影戏景片与据佛经所绘制的“变相”在表现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如据佛经所描述的“地狱变相”,就与皮影中“游地狱”十分相似。在皮影的剧目中,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占很大比重,宗教中的佛、菩萨、神仙、鬼神在皮影中都有所反应。如佛教中的如来佛、弥勒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哪吒、阎王、魔王、哼哈二将,道教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六丁六甲、文武财神、八仙、城陛、土地、灶君、关公、二郎神、龙王、雷神、钟馗以及民间信仰中的风伯、电母、福神、禄星、寿星、喜神、魁星等等。其形象更是直接取法于寺庙道观中的壁画和造像,况且有些民间皮影雕刻艺人本来就是雕塑和描绘佛像的能工巧匠。在大量保存下来的清代皮影戏箱里,有相当一批景片是表现各类神怪的。

宗教直接对人宣讲教义、经文,的确枯燥乏味,为了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艺术的宣传是最有力的方式,而宗教僧徒、道人清楚地知道,曲高和寡,宗教只有更普遍地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多信徒。于是宗教借民间艺术以传播,民间艺术假宗教而发挥,在这里两者又融为一体了。另外,在民间信仰中,人与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三国时的关羽在皮影戏中就作为武财神,唐朝刘伯约又被表现为马王爷……地狱中让人觉得阴森恐怖的恶鬼又常常在皮影戏中为人们开心娱乐,它们具有各种极富想象力的造型,有的庄重威严,有的狰狞恐怖,有时滑稽可笑,留给大人和孩子们的是开心的笑声和美好的记忆。这说明,人们不仅在宗教的幻想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而且还在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世界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

(二)皮影艺术与戏曲文化

民间戏曲表演中,皮影属于拟人的道具戏,即将戏曲内容通过民间艺人制作的影人、道具加以表现,其历史极为古老。在中国戏剧的发展过程中,皮影确与各种地方戏曲有着并行或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脸谱、音乐唱腔和剧本方面。影人的戏曲程式化特征是皮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脸谱造型上,作为戏曲人物的皮影人,其形象的塑造除受宗教壁画和宗教雕塑的影响外(戏曲脸谱亦受到同样的影响),与各地方传统戏曲脸谱亦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如同传统戏曲一样,皮影戏中的角色也分生、旦、净、丑诸行,不同的角色由于身份、年龄、性别的区别,又有不同的谱式和纹样。首先,它们都具有美化和装饰作用,把线、形、色有机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达到美化的效果,并且虽以生活为依据,却做出颇为大胆的夸张。第二,它们都注重强化角色的性格或心理特征。如皮影人物特定设色的象征意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等就与戏曲脸谱基本相同。这些纹饰、色彩带有或褒或贬的寓意及一定道德仪礼的观念和意义。第三,它们都反映了创造者及观众的心理状态,烘托和渲染气氛,皮影戏中影人的服装、道具也都借用了戏曲中人物服装、道具的样式。皮影戏与戏曲所不同的是,由于影人受侧面形象的局限,脸谱纹样线条有空面阳刻和实面阴刻之分,也不能像戏曲那样按照谱式进行正面勾描。然而这种限制并没有使影人形象简单化,反而使它具备了自身特点,形象更概括、更鲜明。另外影人身段及皮影戏中的道具又吸收了民间木刻画、剪纸等艺术风格,形成了它独有的形式美的艺术魅力。

在音乐唱腔上,皮影和地方的戏曲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说,环县道情皮影是一种以说唱形式为主的民间小曲,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表情达意的民间小调,属曲艺范畴。据考证,环县道情起源于渔鼓道情,最初在道教圣地兴隆山庙会上演出,只有渔鼓、简板几种乐器。后来逐渐流传民间,后经民间艺人的长期实践,吸收了环县当地音乐营养,增加了四弦、甩子等乐器,整理完善了道情的曲牌板路,并改编、增加了故事情节。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而代表甘肃风情的剧种——陇剧艺术,正是以环县道情为正宗。环县民间道情皮影戏班成立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59年,甘肃文化部门依据环县道情的形式编排的大型古典历史剧《枫洛池》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环县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这就是在皮影戏的音乐唱腔基础上“老树”开出的“新花”。

作为一种民间戏曲,皮影戏的剧本和唱词,多是民间艺人自己编写或从当地剧种中移植而来,例如取材于传统戏曲的《天仙配》、《封神榜》,取材于《西游记》的《盗宝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虽是同样题材,皮影演来却是别具特色。更有许多独有剧目,既非地方戏曲所有,也非地方戏曲所传。从流传下来的皮影戏剧本可以查出,有不少影戏已演变成为戏曲剧目了。当然,各地的影戏也从地方戏曲中吸取营养补充自己的剧目,只是演出的形态有所不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常疑现在的戏文,动作态度和画脸都与古代影灯戏有关。”可见,皮影戏与中国戏曲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三)皮影艺术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