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河西教育史
10173900000026

第26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河西教育(3)

(二)坚持以省管为主的原则,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的管理按照规模和效益并重的原则,逐步实施共建、调整、合并等多种形式,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自我封闭、服务面单一的局面。旧的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和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能力,干部的任免、教师调动、职称的评定、教育经费的安排、招生分配,甚至连教师住房分配、教室门窗朝哪个方向开,教育行政部门都要管。1984年开始,逐步提出了一些简政放权措施,如: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学校人事管理权限,扩大学校经费管理权限,扩大学校基建管理权限和扩大毕业生分配权限,使学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可以为社会举办各种形式进修班、培训班和自费走读班以及不包分配的分校;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代培本专科生;可以与有关部门联合办学,办研究所,办开发公司等。张掖师专实行省地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筹建了多学科的河西学院。与此同时,张掖师专开展了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按照“先独立,后剥离”和“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将原有后勤服务部门转为经济实体,成立后勤服务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人事制度的改革方面在实行定编、定岗、定任务的前提下,实行总工资包干,自主确立内部机构及岗位设置和任免中层及以下干部。精简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实行竞争机制和推选聘任制度。在分配制度中,采取激励机制,统筹使用学校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的各种收人,确立校内分配方式,调整内部工资结构,试行津贴发放办法。

(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主要由行业部门管理,省地教育行政部门只作宏观调控和业务指导。从2000年开始,逐步将行业所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向地方移交,由省地政府接办。

三、办学体制的改革

1985年至2000年是河西地区各类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河西地区建立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及私人办学相结合的办学体制。办学体制改革经历了深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府分级办学。从1985年到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前,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企事业单位、集体和公民个人办学为辅。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乡办学为主,县乡两级管理,后来又改为以县管理为主。城镇和农村的高中阶段教育以公办为主,民办教育刚刚出现。幼儿教育公办和民办开始共同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采取政府办学,统一管理的制度。

第二阶段:政府分级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国家加快了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步伐。河西地区基础教育采取以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办学体制。非义务教育阶段,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城区试办了一批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支持社会兴建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

由于实施了分级办学和分级管理的体制,加之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激发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掀起了投资办学的热潮,张掖地区1988年到1991年共集资1722万元,其中64.5%用于配套建设,1990年武威、酒泉两地区群众集资款额突破千万元大关,是河西教育史上的空前壮举,也为河西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它体现了“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办学指导思想。

高等学校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国家投资是主要投资来源。除国家财政拨款外,各级地方政府也适当投资。此外实行有偿培养和分配专门人才制度,让用人单位支付部分专门人才培养费用。招收自费生,学费由家长支付,或由学生向银行贷款,走上工作岗位后偿还。鼓励学校通过科研成果和转让新技术,开展社会咨询服务,对外开放教学科研设施、图书资料等信息服务以及在国家方针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增加学校收入和资金来源。由于实行多渠道投资办学,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校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各种高等业余教育,建立高等自学考试制度。广播电视大学是一种远距离开放性的高等学校,主要为国家培养相当于大学专科水平的人才,同时为广大职工和知识青年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提供学习条件,学制一般3年,实行学分制,学生就地分散学习,学完规定的学科,分别由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发给毕业证书或单科结业证。河西三地市都建立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张掖电大分校从1982年至1995年先后开设了19个专业,共招收学员1953人,毕业1730人。高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河西函授教育发展比较快。张掖师专函授计划外代培生(1979—1995年)共2371人。高等自学考试制度是由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统一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也可以说是最开放的最受群众欢迎的教育形式,为造就和选拔建设现代化的专门人才,开通了广阔的通道。它为河西地区开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四、教育结构调整

教育结构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枢纽。教育结构是否合理,是评价教育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主要标志之一。

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遭到严重破坏,使教育结构很不合理。当时中等教育严重失调,普通中学严重膨胀,中学教师严重缺乏,学历低,教学水平差,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给河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来,河西各地县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一)稳步发展中等专业教育

中等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培养的是具备认识、理解决策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中级技术管理人员,需求面广。1978年后,河西地区中等专业学校在调整中稳步发展。截止到1999年,河西地区共有中等专业学校20所,其中,农业学校2所,畜牧学校l所,农牧学校1所,农机学校1所,农业技术学校1所,卫校3所,工业学校l所,财贸学校1所,财税学校1所,乡镇企业学校1所,体校3所,师范学校4所,形成了工、农、医、师、财等专业较为齐全的中等专业教育体系。

(二)大力发展职业中学

1980年底,省教育厅贯彻国家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与省劳动局共同拟定了《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意见》。1982年7月省政府批准省计委、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我省中学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经费、师资、学生就业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河西各地县积极贯彻中央和省政府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压缩高中。张掖地区1990年撤销了36所学校的高中班,1995年又有11所学校高中班停止招生。1995年设高中的学校24所,在校学生7662人,同1979年相比,学校减少34所,学生减少10633人。其他地市高中压缩成效也比较显著。二是1982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都开设了一至数门职业技术课。三是将一些普通高中改为职业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中学几乎全部停办。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恢复、改建了一批职业中学。截至2001年,张掖地区有职业中学8所,在校学生5866人;武威市有11所,在校学生2255人;酒泉地区有7所;金昌市有职业中学4所;嘉峪关市有各类职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1740人。四是试行“两头延伸”的招生政策,允许初中毕业生免试进入职业中学,允许高中二三年级分流到职业高中学习,扩大了生源。

根据河西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的比例不断改变。截至2001年,河西地区有普通高中67所,职业中学发展到39所。

(三)逐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甘肃省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兰州,千里河西经济较发达,基础教育发展较快,仅有的1所高等学校甘肃农业大学还迁到了兰州。为了调整布局,适应河西经济、教育的发展,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新建了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过20年建设,张掖师专设11个系、3个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全校有各类学生4000余人。2000年向省政府、教育部提出申办本科院校,经省教育厅派专家组进行初步评审,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办本科院校——河西学院。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河西学院调整了专业结构,增加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法律、园艺、农业科学等专业。酒泉地区也积极申报筹建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河西地区共有中等师范学校4所,根据省教育厅意见,创造条件使师范教育逐步由“三级”向“二级”过渡:即由原来的中等师范、高等专科师范、高等本科师范向高等专科师范、高等本科师范过渡。

五、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河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的目标在于将农村教育由单纯的升学教育逐步转向为当地经济建设、为“再造河西”服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西地区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新体制,调动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使河西教育开始走上了为当地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轨道,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奠定了基础。

河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开始,把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纳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改革,加强领导(县政府领导),落实三项任务(每县办好一所骨干职业学校;按期完成普九任务;按期完成扫盲工作),实行八方统筹(即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对人才需求统筹预测;教育计划统筹制定;培养任务统筹布置;各科教师统筹使用;办学经费统筹安排;教学设施统筹利用;教学质量统筹评估;培训机构统筹管理的思路),推行培训——从业——致富一体化试点。第二阶段是1988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在全国实施“燎原计划”的精神,确定县乡镇进行试验。第三阶段是1989年国家教委决定建立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武威县被列为全国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县。1990年和1991.年省上又分别将酒泉市、临泽县列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县。1994年开始,张掖地区列为国家教委和省上的地区级综合改革试验联系点,从而形成1个地区、3个县、若干乡的三个层次的农村教育改革试验网络,标志着河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步入了“点上深化,面上扩展”的新阶段。

河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使农村教育结构日趋合理。1999年张掖地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571人,在校学生9900人,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总数的55.5%和53.2%。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农村生产和乡镇企业的主力军。90%以上的农村技术员受到技术培训。二是加快了农村普及教育的发展过程。张掖地区实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后,于 1997年六县(市)全部通过省政府“两基”(基本扫除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业务教育)的验收,提前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的奋斗目标。三是“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农村教育生机勃勃,职业教育从1994年开始进入“建中心,上水平”的新阶段。河西各县建起设备先进的职教中心。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试验县各乡镇都成立了教育管理委员会,各级政府成立了办学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和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五是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效益明显增强,农村科技成果人户率由1988年的40%提高到2000年的85%以上,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达到40%,比1988年提高3倍。农村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六是以“燎原计划”为突破口,建立农村社会化网络。开发“燎原计划”项目,促进人才培养。酒泉市在大面积推广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短、平、快”项目中,积极推进“人人学习一项新技术,户户增加一个新项目,家家增加一项新收入,带动一大片农民致富”的“四个一”活动。“燎原计划”培养了大批青壮年农民,把项目开发和县、乡、村、校培训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农村社会化网络。在县乡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农科教共同建立示范乡、村、校,“星火”、“燎原”、“丰收”三个计划一起抓,统筹计划,合理利用,提高科技兴农整体效益。另外,普通高校参与支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培训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甘肃农大畜牧系的专家教授帮助临泽县新华乡办起载养量10万头的养殖场,成为当时西北之最,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十多年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河西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经验不仅影响和带动了河西乃至全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而且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酒泉地区的“燎原之冬”活动,为全省“燎原计划”的“点上深化,面上推广”提供了经验;临泽县推行校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制,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经验;武威四坝乡建设高标化“燎原计划”示范乡,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威永昌乡、临泽新华乡等建设高标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大面积开展农民学习文化技术的典型经验,在全省起了示范作用;武威和寨初中通过渗透、分流培训、职业初中与普通初中并举等形式,把学校办成综合性、多功能初级中学的模式,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于当地经济积累了经验;临泽县兰振国的民办科研所,张启明的中兽医学校,以人才质量、科研成果占领市场,取信于民,在服务社会中求得自我发展,使人们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教育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