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1年下半年起,河西地区的学校在整顿恢复的基础上,进入了发展阶段。由于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农民分得了土地,生活得到了保证。1952年河西各县学校的校数、班级、学生、教师、教学设备均有显著的增长。小学教育的发展尤为迅速,而且达到了全面巩固的要求,彻底改变了1日社会遗留下来的“春满堂,夏一半,秋凋零,冬不见”的没落局面。
1952年7月,河西地区已有小学1618所,小学生总数达到160980人,其中公办小学1510所,民办小学99所,私立小学6所,其他厂矿企业设立的小学3所。较解放前(1949年)学校增长18。9%,学生增长108.3%,女生增长800%。另据1951、1952年两年统计,培养初高级小学毕业生129951人,其中有80%继续上学,满足了中等学校招生的需要。
在小学教育猛烈发展的推动下,中等教育也在稳步可靠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前进。到1952年7月,河西各县已有各类中等学校16所,其中普通中学12所,师范3所,职业学校1所。与1949年解放前相比,显然校数经过整顿后有所减少,但班级却增长了1.7%,学生增长了18.9%。此外,三年内共培养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中等文化水平的知识青年1516人,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事业补充了新生力量。
随着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发展,三年来教师队伍也迅速成长壮大起来。1952年7月,河西地区各级学校教师已达到了3542人,与1949年解放前夕中小学教师总数相比,增长了17.8%,其中中等学校教师(包括职员)319人,小学教师3223人。在教师队伍成长壮大的同时,经过不断培养训练和整顿调整,教师质量随之提高。据1952年底武威、酒泉两专署对1007名小学教师的调查,文化程度在专科学校以上毕业、肄业者9人,占0.89%,高中(包括中师)毕业及肄业者165人,占16.4%,初中(包括初师)毕业及肄业者648人,占64.3%,小学毕业及以下者185人,占18.3%;初中以上程度者占80%。中小学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进。一部分教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或获得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另外,各级学校的设备也逐步得到扩充。省教育厅和西北教育部为各中等学校购置配发了理化仪器、体育器械、各种图书及音乐、美术教学用品。部分中等学校重点进行了基本建设。据武威中学、敦煌中学、安西师范、天祝师范4校统计,仅1952年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达40541元。各级小学也在国家补助和广大群众热情支持下,教学设备有了相当的扩充。1952年,对1533所小学调查,校舍总面积达4978430平方米,平均每生占31平方米。教室共有4405座,总面积300702平方米,平均每生占教室面积1.91平方米。
三、工农业余教育的发展
工农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但在旧社会,广大工农劳动群众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文盲率80%以上。建国后,工人、农民政治上得到解救,经济上翻了身,迫切要求享受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实行教育向工农群众敞开大门,这既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农民业余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河西地区的农民业余教育事业(包括市民业余教育),从1949年解放初开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逐步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1949年冬,根据上级的指示,利用农闲时间,围绕剿匪建政、征粮等中心工作,大部分县开展了冬学试办工作,建立夜校、识字班162处,参加学习的农民和城市市民8317人。1950年除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外,农业地区全面开展冬学工作,河西地区17县共举办冬学、识字班581处,入学群众20601人。
1951年春,随着抗美援朝、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等群众运动的开展,群众觉悟迅速提高,经济生活初步改善,识字学文化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男女青年的自觉要求。于是,全地区农、市民业余教育事业,在1950年的基础上,迅速向前推进一步,增设识字班738处,新增学员59435人。同年冬,河西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摆脱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在经济上、政治上得到彻底翻身,要求文化上也得到彻底的解放,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党及时发出了“乡乡有冬学,村村有学生,一人入学,全家念书”的号召,县、区、乡分别成立或健全了冬学委员会领导组织,加强具体指导,使全地区冬学识字运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不仅遍及农业地区各个角落,而且扩展到少数民族草原。冬学发展到2408处,比1950年增长了3倍,入学人数达到119697人,比1950年增长10倍。民校发展到521处,也比1950年增长3倍,学员达到37981人,比1950年增长5倍。1952年在“整顿原有、适当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对原有冬学及民校进行了整顿工作,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学员程度编级分组,确定课程,拟订教学计划,建立各项制度等,使其逐步走向正规。经过整顿和发展,1952年底,河西地区有民校645处,655个班,学员39593人,其中妇女24755人,占62.5%。冬学基本维持1951年的状况,个别地区略有发展。
在动员组织接纳冬学民校学员中,首先着重干部、积极分子先行入学的方针,同时坚决贯彻阶级路线,保证农民基本群众优先入学。据古浪等10县的统计,1952年在民校学员总数中,雇农占了12.2%,贫农占32.10%,中农占38.7%,富农占5.7%,地主占6.5%,其他成分占4.6%,农民成分合计80%以上。党员占0.1%,团员占5.2%,干部占5.4%,积极分子占4.6%。
冬学迅速提高了农民、市民群众文化水平。原来一字不识的文盲,可以认识到100到500单字,半文盲可以认识到500个以上的单字。升人民校继续深造者,则更高一步,一般能识到1000个左右的单字,能看懂通俗读物,能写便条便信,记载简单账目,同时还会加减法,摘掉了文盲帽子。同时冬学运动还培养了农民群众的学习热情。经过几年来冬学民校的集中学习,学习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在生产和家务之余,十分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正如有的农民说“一天不学习,就好像少了什么”,有的农民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高台县有个农民叫蔺学伟,除在校专心学习外,经常书本不离身,有空就读,到湖边打柴,把字写在扁担上认,上地运肥,把字写在车辕上认,夜晚睡觉还在肚皮上写写划划,练习不停,很快摘掉了文盲帽子,还光荣地被评为学习模范。
(二)职工教育发展迅速
河西地区地域辽阔,矿藏丰富。但在解放前,除玉门油矿和少数私人小煤窑外,很少开采利用。产业工人数量甚微。解放后,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公路沿线的城镇先后兴建办事处、维修厂、养路段、运输公司等企事业单位,部分小煤窑也在公家的扶持下,增添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职工人数不断增长,加上散居在城镇的店员、手工业工人、搬运工人以及机关学校的职工在内,职工总人数达到10000人左右。据1951年玉门油矿的调查,职工中的文盲、半文盲约占职工总数的67%。依此推算,其他各城镇及厂矿职工中,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在70%以上。
河西地区的职工业余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的情况一样,都是解放后在空地上创办的。1950年9月,玉门油矿首先成立了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接着,酒泉等县也在1951年先后建立了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各地依据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以及经费、设备、人力等具体条件,采取单独或联合组织的形式,陆续建立职工业余学校。据1952年10月统计,河西地区共建职工业余学校9所,即玉门油矿1所,酒泉县3所,高台县2所,张掖、永昌、民勤3县各1所,共有政治、文化、技术各类学习班、组572个,学员4616人。其中玉门油矿职工业余学校规模最大,学员最多,经费设备充足,已形成了完整的职工业余教育体系。
职工业余学校教学内容,1950年冬以前主要是政治启蒙教育。1951年以后转向以文化教育为主,主要是识字,适当结合政治教育、生产技术教育和卫生教育。学习时间,玉门油矿每周12小时,其中文化学习6小时,政治学习2小时,技术学习4小时。其他各县一般文化学习每周10小时,在文化学习中穿插技术、卫生教育内容,政治时事学习2小时。在组织接纳学员时,本着“着重干部、积极分子”的方针,首先吸收青壮年骨干及党团员、干部参加学习。1952年在校参加学习的4616个学员中,青年占53%,壮年占44.5%,老年占2.5%;党员占5.5%,团员占10%,干部占23%。
职工业余教育的师资遵照“以民教民”的方针,发动职工和眷属中的知识分子来担任,由职工兼任者最多,绝大多数是义务制。经费依靠政府补助、工会文教费、自筹三个方面解决,以工会文教费为主。
四、民族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一)党关怀少数民族教育,恢复工作进展迅速
解放前,河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星星点点、破烂不堪。加上军阀把学校作为勒索欺压群众的工具,造成群众对学校的反感,以至解放后,仍然对学校存在某些误解,认为“解放了,孩子就不上学了”。针对这些情况,解放后各级党政组织,把迅速开学复课作为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到各民族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通过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新教育和旧教育的本质区别,采用座谈、访问、拉家常、回忆过去、对比今昔的方法,启发提高群众阶级觉悟。对经费确有困难的学校,国家给予经费补助;对家庭贫寒,无力继续就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补助或救济的方式帮助解决困难。1952年共拨款5亿元专门用于解决民族学校设备、教师待遇、学生生活方面的困难。由于政策对头,措施到位,迅速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认识,消除了误解和顾虑,不但纷纷送子女入学,还积极主动地捐献粮款,帮助整修学校,扩充设备。天祝藏族自治区仅在1951年内,在各族群众支持下,兴修教室250间,新制桌凳328套,捐粮630石,现款1410万元,大大解决了开校中的困难,从而使民族地区的原有学校先后得到恢复。1951年底,河西地区已有专设的少数民族小学37所,比解放前36所增加1所,连同一般学校兼收少数民族学生在内,民族学生总数达到2100人,比解放前的1619人增长了29.7%。
(二)民族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1952年,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在恢复的基础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型的民族小学像雨后春笋般地连续出现,民族小学的学生也急剧增加。特别是天祝藏族自治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群众办学高潮,一年内新建民族小学30所,连同1951年新建的3所,两年内共新建小学33所,相当于解放前所建小学总数(14所)的2倍还多。学生总数达到2645人,相当于解放前学生总数(510人)的5倍还多。不仅学校学生急剧增加,学校规模也扩大了。该自治县1952年下半年将6所初级小学扩建为完全小学,各增加1个班,增加教师1人。至此,该自治县已有8所完全小学,比原有的2所增加3倍。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解放前从未办过学校,1951年、1952年两年内,先后兴建蒙族小学3所,入学儿童85人。至此才真正结束了河西蒙古族无学校的落后悲惨历史。其余如高台、酒泉、张掖等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儿童入学率显著提高,学校迅速扩大,完全改变了解放前的那种冷落状况。到1952年底,河西地区共有各民族专设小学64所,比1949年增加了1倍还多。其中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56所,共有少数民族学生3409人,连同一般学校兼收的少数民族学生195人,全河西共有民族小学生3604人,比1951年的2100人增长62.33%,比1949年的1619人增长122.61%。
对民族学校的组织领导、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同汉族学校一道进行了改革,废除反动的科目和教材内容,开设了政治常识,采用部颁新教材,改变了理论脱离实际、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废除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野蛮做法,实行了民主管理,教学行政管理和教育经费收支等方面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初步建立起了民族教育新体系。
随着民族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资要求日益迫切。为大力培养壮大民族师资队伍,1952年秋,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了天祝初级师范1所。同年招收新生50人,设一个班,男生48人,女生2人,藏族学生16人,占学生总数的32%。按一般初级师范学校所设的科目进行教学,增设藏文课程。天祝初级师范的创立,结束了河西地区没有少数民族中等学校的历史,是恢复时期河西民族教育事业巨大发展的又一标志。
(三)民族业余教育平地而起,发展迅速
解放前,河西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是白纸一页,一无所有。在党的关怀下,开始在空地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起来,成为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地区农牧业业余教育,1951年冬开始重点试办。随着各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受汉族地区冬学运动的巨大影响,1952年普遍开展,并获得显著成绩。1952年几个主要民族聚居地区农牧民业余教育蓬勃发展,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民校29处,35个班,识字组368个,共有学员13772人,其中妇女7940人;酒泉祁明区建立冬学4处,8个班,学员451人,其中妇女207人;高台六区建立冬学1处,学员约50人;永昌沙沟寺藏族干部30人,回族干部8人,土族干部5人,参加速成识字学习。
农牧民业余教育的开展,显然时间短,但成效已初步显示。据天祝藏族自治县9个乡的调查,参加学习的451名学员中,一般都能认识200到300个汉字,还有131人达到会写、会念、会讲的程度。参加速成识字班学习的民族干部,经过短期突击学习也能认识1000个以上汉字。
五、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