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10171100000037

第37章 创新农民购销合作社的典范

———民乐县林山村的调查

林山村是民乐县西北部李寨乡的一个村。全村10个村民小组,287户,1284人。有耕地面积4930亩,人均3.84亩。过去是贫困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受到严重削弱,村级积累由1980年的32.95万元,减少到1994年的21.13万元,下降了36%。由于村上没有集体经济实力,村组干部的工资无法兑现,党团员也没有活动场地,公益事业难以发展。一方面群众遇到的一家一户难办和办不了的事又无人、无力去管,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买难和农副产品的卖难,既使农民犯难,又减收,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经过苦苦思索和反复讨论,决定成立农民自己的农副产品经销服务公司,由村党支部书记赵礼兼任经理,村委会副主任孙荣兼任副经理,村组干部兼任成员。经销公司成立后,做了这样几件事:

一是围绕产前、产后环节,积极开展购销服务,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公司成立以后,他们就派所有成员分头外出找门路,攀亲结缘拉关系,先后同地区粮油议价公司、民乐农机局和山丹复合肥厂等10多个厂家和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达成了经贸协议。1995年春天,由于群众欠旧贷多,银行贷款较难,一部分农户无钱购买化肥、农药和农机具。为了解决春耕生产的当务之急,党支部、村委会凭借经销公司同外地签订的经贸协议,很快从山丹复合化肥厂、地区农机局等厂家和单位拉来各种化肥390吨,手扶拖拉机和播种机等各种农机具112台,均以出厂价赊销给群众,解决了农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当年秋天,经销公司从农民手中收回现金或以当时当地市场价收购粮食顶账,按约定的时间将130多万元赊销款分毫不差地交给了厂家和单位,取得了企业的信任。1996年秋天,由于农业丰收和部分夏粮受灾出芽,农民遇到了粮食卖难问题,经销公司又以市场最高价将全村准备出售的40万公斤小麦、45万公斤大麦和60万公斤玉米全部收回来,统一出售给地区粮油议价公司,解决了群众的卖难问题,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深受农民欢迎。

二是走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的路子。在开展购销服务过程中,林山村既坚持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的难事、急事,又坚持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开展有偿服务,与农户、企业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利益关系。他们在开展购销过程中,1995年从每斤粮上收取0.02元的服务费,共销售小麦12.5万公斤,大麦27.5万公斤,服务费收入1.6万元。1996年共销售大麦450吨,玉米600吨,出芽小麦400吨(每公斤收取服务费0.1元),购进农机具112台,化肥180吨,合计服务费收入10.44万元,两年累积收入12万多元。

三是拓宽生财渠道,多方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大包干时,这个村保存了当时集体栽植的4000多株白杨树,并制定了一套集育、造、管为一体的管理办法,建立了村与社之间的护林责任制,切实加强了对林木的管理。至目前,沿乡、村公路的杨树都已成材,价值达16万元。近年来,他们按照“育幼伐老”的原则,先后出售杨木40多立方,村收入2万多元。1995年,村上筹资6万元,修建铺面15间,以每年每间300元的租金,出租给农民经营,两年来,村上共收租金4800元。他们还针对全村劳动力富余的现实,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劳务输出,组建了200多人的劳务输出队,并派社长余德才任队长,赴外地承揽工程,村上提取适当的管理费。两年来,全村共输出劳力400多人(次),劳务收入近百万元,村上收入4500元。

四是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使购销组织健康发展。首先,村上对经销公司所有的财产进行了登记造册,并指定专人管理,严防集体资产流失。其次,健全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一支笔”审批,切实杜绝了借支贪占、胡花乱用等问题。第三,实行民主理财,公开经销公司和集体财务。每年都向群众公布一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四,按规定收取集体房屋租赁费,逾期另加滞纳金。由于建立了一套集管理、约束、激励、调解、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机制,使村经销公司和集体经济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林山村农民自己办的农副产品经销服务公司的应运而生和不断发展,首先解决了农民群众的买难卖难问题,使农户有组织、有目标地走向市场经济。其次,减轻了农民负担。两年来,村上先后拿出集体积累14万元,用于支付村组干部报酬和发展公益事业。其中用于支付民办教师和村组干部的工资及奖金4.71万元;修建校舍、硬化校园、添置课桌、购买电教设备花用3.9万元;整修街道、美化村容村貌、购买水泥、白灰、涂料花用2.17万元;修建村委会办公室、党团员活动室和青年民兵妇女之家共花用3万元,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花用2300元。仅此几项,全村人均减轻社会负担110元。第三,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村上采取集体筹资,群众出力的办法,先后修建了校舍6幢35间,改善了办学条件;新建了党团员活动室和青年民兵妇女之家,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办起了幼儿园,解决了幼儿入托的困难;架起了4个高音喇叭,为群众及时传递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经济致富信息。第四,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过去,由于没有集体经济实力,村上每干一件事,都要向群众摊派,越要款干部威信越低,干群关系越僵,成了说话没人听,做事少人帮。如今,村上有了集体积累,为群众提供了产前、产后服务,干部的威信提高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了,保证了政令的畅通。1995年,村上提出推广地膜玉米,全村群众积极响应。种植地膜玉米1200亩,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地膜种植积累了经验。1996年,村上决定全面启动小康工程,在全村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整顿村容村貌的热潮。经过五、六、七三个月的整治工作,全村共修建大街小巷34条12.8公里,镶砌路沿石6800块,硬化人行道3300平方米,新修街门280个,粉刷围墙13840米,建造花池560个,从根本上治理了脏、乱、差,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笔者到该村调研过程中,与农民和乡村社干部座谈时,众口一致赞成这个自己办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购销合作社,认为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中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应该大力支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