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10171100000011

第11章 论90年代甘肃农业发展的思路(1)

甘肃农业在度过辉煌的80年代后,已步入了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极其重要的90年代。如何确定今后十年甘肃农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直接关系到全省第二步战略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对下个世纪甘肃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甘肃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甘肃是一个干旱贫困的农业省。由于深居内陆,受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侵袭的威胁,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很差。建国以后,为了彻底改变甘肃贫穷落后的面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但是,由于受“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建国后前三十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路子,农业生产长期囿于自然经济的狭小圈子之中,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进入80年代后,全省农村彻底改革旧的管理体制,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甘肃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本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发展路子,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的全面、持续、稳定发展。1990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56.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37.3亿斤,肉类总产量达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3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90.5%、40%、1.7倍和1.66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4亿元,比1982年增长15.8倍;全省贫困面由80年代初的65%下降到了10%;农业生产商品率由13%提高到了43.2%。回顾80年代甘肃农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经验是:

1.遵重客观规律,实行分类指导。在战略布局上实行“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抓两面,促全省。在区域经济指导上,把全省分为河西、中部、陇东、陇南和甘南牧区五个不同的经济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针和工作重点。在治穷致富的途径上,明确提出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子。在粮食生产上,以建设河西、沿黄灌区和陇东“三大粮仓”来带动全省粮食的发展。在扶贫开发上,采取首先缓解中部地区,继而解决老困地区,接着在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的贫困地区打攻坚战。

2.端正思想路线,长期艰苦奋斗。过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上一直存在着或急躁冒进,或悲观失望两种倾向,进入80年代后,全省上下力戒急躁、悲观,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人一之,我十之”,“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精神,长期艰苦奋斗。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活动,历史造成的植被破坏基本得到停止;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水的地方兴建和续建了一批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小型调蓄工程和井灌工程,水地面积每年增加20万亩左右,无水的地方每年兴修“三田”70—80万亩;围绕防大旱、抗大灾,一年一年地安排部署防旱抗灾的各项措施,把农业丰收建立在防旱抗灾的基础之上。

3.稳定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肃农村较早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的商品生产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发展方向不变,进一步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实现农村经济全方位发展。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二是农村经济内部的关系。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重视了多种经营;在强化农业的同时,林、牧、副、渔都得到发展;在重视第一产业的同时,二、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三是区域之间发展的关系。对五大经济区进行分类指导的同时,实行“分层次,有重点”发展战略,通过狠抓两西建设和扶贫开发,实现兴西促东,以致富带脱贫,在动态中实现均衡发展。四是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的关系。一方面十分重视资金投入,开拓资金渠道,采取国家、地方、个人和社会一齐上的办法,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承包活动,大力推广普及优良品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间套复带、旱作技术等一大批先进的应用技术,增加化肥、农膜、农药等现代物质技术的投入。五是外延开发与内涵挖潜的关系。在外延开发上,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主,兴建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新增了一批农用耕地,扩大了农业生产能力。在内涵开发上,采取资金、技术、劳力等综合配套输入的办法,实行集约经营,改造了一大批中低产田,建成了20万亩“吨粮田”和一批高产稳产农田,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

5.深化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省委、省政府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始终把农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省、地、县三级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农业,地县领导以主要精力抓农业,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帮县扶贫制度、县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并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援农业、服务农业,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90年代甘肃农业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稳定地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实现全省粮食自给,分步骤地走向小康是90年代甘肃农业的中心任务。根据这个任务,《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确定了今后十年甘肃农业的奋斗目标:一是农业总产值,十年平均增长4.5%,1995年达到70亿元,2000年达到88亿元;二是粮食总产量,1995年达到780万吨,2000年达到900万吨;三是乡镇企业总产值,1995年达到116亿元,2000年达到186亿元;四是农民人均纯收入,1995年达到555元,2000年达到800元。

80年代甘肃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现90年代甘肃农业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甘肃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现代物质技术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占有粮食均居于全国后列;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扶贫任务相当艰巨,返贫问题仍很突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改变,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我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高,远远不能为实现90年代的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保证。要实现90年代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在提高农业的新增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把甘肃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定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资金、物资、劳力的投入水平,农用工业的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进行综合投入和综合开发,在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等各业上都形成一定的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把全省农村商品经济推向一个新水平。

为此,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建设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区域性规模支柱产业,大搞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富民富县。

三、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是90年代甘肃农业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商品率,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强农业发展活动,最终形成新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甘肃农业由自给半自给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建国40年来特别是80年代甘肃农业的开发实践,为今后农业的综合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0年代甘肃农业综合开发,要以商品经济为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主,以优势产业(或产品)为重点,坚持开发与治理结合,外延与内涵并重的原则,围绕山水田林路,粮棉油肉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在开发战略上,采取先优(优势产业或产品)后劣,先长(长腿产品)后短,做到以优补劣,以长补短,内外结合,大小并进。

1.以水土资源开发为基础,搞好流域综合治理。要认真组织打好三大战役:一是建好“引大入秦”、“景电二期”两大骨干水利灌溉工程,力争在“八五”中后期基本完工,新增灌溉面积130万亩。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打好开发疏黑流域和渭河流域的第二战役。要争取尽早立项开工,渭河流域可新增水地15—20万亩,疏黑流域近期可开荒60万亩,远期开荒82万亩。三是“临定工程”建设力争早日立项。与此同时,要搞好关川河流域和白水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要采取治水与治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垦荒与保护生态相结合,治川与治山相结合,单项开发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开发规划,努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与当地水土资源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林牧副渔生产网络。

2.以产业开发为目标,建立完善商品基地。粮、油、肉、糖、毛、瓜果、烤烟、药林、亚麻、蚕桑等,是甘肃的十大优势产业,省地县都要各有侧重地建立一批稳固的商品基地,使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已建立的基地,要在强化功能,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逐步做到功能齐全,可吞可吐,转化吸收,加工增值。

3.以科技开发为先导,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和资源的再次利用。要以改革耕制为主,推广良种良法为重点,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实行综合配套输入的办法,开展模式化栽培,彻底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通过发展立体农业和庭院经济,走综合经营的路子,搞好资源的再次利用和多次利用。

4.以政策为催化剂,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要明确开发权属,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制定优惠和奖励政策,鼓励广大农民、科技人员、科研单位和开发性经济实体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发;广辟资金来源,多方筹集资金;引导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取得规模效益。

四、持之以衡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