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0171000000049

第49章 “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8)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适应粮食流通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及粮食调控的需要,依市建场、规范经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形成商流市场、摊位式物流市场、电子商务等多种发展模式,形成产权归属清晰、管理体制科学、治理结构规范的多种市场主体。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完善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力争到2010年,交易量达到7.5亿公斤,交易会员1000户以上,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交易专业人员20人。将甘肃省粮油批发市场建设成为交易功能完善,交易技术先进,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物流市场与商流市场相结合,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相补充的多功能、现代化的西北区域性大型粮油批发市场,充分发挥服务齐全、产业集中、人才集聚、商品集散、价格发现、信息发布等功能。增强6个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辐射范围,整合县域粮食批发市场。新建4个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在全省产区、销区和贸易集散地建立三个甘肃省粮油批发市场交易交割库(详见附表一、二)。到2010年,建成以省级粮食批发市场为中心、以10个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县域城乡粮贸市场为补充的全省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三、市场建设的原则和工作措施

1.坚持做大做强的原则,完善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和政府投资扶助,力争中央和省级储备粮油等政策性粮油的采购、销售全部进场交易,并逐步吸引商品粮油入场交易。继续完善甘肃省粮油信息服务功能,粮油信息采集点覆盖全省各市县,数量达到120个,使其成为了解掌握甘肃粮食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渠道。

2.坚持合理布局的原则,审批新建批发市场的建设项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综合考虑粮食商品合理流向、消费需求、交通条件等因素,做好陇东粮油批发市场、定西粮食批发市场、天水粮食批发市场和酒泉粮食批发市场等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工作。4个新建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其中争取政府投资3700万元,企业自筹2800万元(详见附表三)。

整合县域粮食批发市场资源,不断提升市场交易服务功能,努力做到有场有市、服务农民、活跃经济、经营良好、吸引力强的批发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3.坚持服务一流的原则,切实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完善各项服务;完善交易规则,创新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发展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及时发布信息,提供优质快捷服务。通过上述措施,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扩大市场渗透力,吸引大宗粮食进场交易,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坚持大局意识的原则,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价格干预是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要逐步配置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发布有价值的价格信息,形成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网络化,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真实有效、全面准确的粮食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合理引导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

5.继续加强省级粮油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交易中心的建设。在目前开展场内举牌竞价交易、场内无线竞价交易、场内招标交易、协商交易,并具备网上竞价、招投标、协商交易和通过“中华粮网”平台进行期货交易。二是加强质检中心的建设。建设批发市场自己独立的质检部门,在粮食竞价交易发生质量方面纠纷时,做出权威裁决。

甘肃省“十一五”粮食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甘肃省粮食局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战略时期,我省将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甘肃,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粮食行业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为实现粮食科技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粮食科技资源,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通知》和《国家粮食局关于“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创新企业组织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合理利用粮食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推动粮食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粮食流通产业的科技含量,加速粮食行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特制订《“十一五”粮食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一、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夯实仓储设施基础,改善储粮条件,确保粮食安全。一是争取中央投入国债资金,分三批安排国家储备粮库项目21个,总投资46275万元,建成总仓容9.8亿公斤。二是安排省内预算内资金900万元,企业配套自筹1360万元,扩建省级粮食储备库0.825亿公斤。三是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9932万元,新、扩、改、迁、建500万公斤以上的大跨度高标准平方仓2.065亿公斤。四是企业筹款,部门拆借资金43294万元,新扩建小型仓库2.79亿公斤,维修旧仓库5.91亿公斤,提高了仓储功能和设施利用率,改善了粮食(油)储备条件,增强了我省粮食安全,夯实了我省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基础。

2.利用科学技术,着力构建绿色储粮体系。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全省粮食行业,特别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以“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和“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的“三高三低”为现代储粮目标,树立粮食绿色、保鲜的新理念,开放环保型无公害的粮食储藏保鲜技术,构建粮食绿色储粮体系。

(1)安全储粮取得显著成绩。全省共实现“一符四无”粮仓县73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91%,基层“一符四无”粮库956个,占总库点数的89%。

(2)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断增进。科学储粮由“九五”末的46%左右,上升到2005年底的60%,国家储粮的科学保粮率达到2005年末的99.6%,省级储粮的科学保粮率达到96.9%。其中,“三低”储粮率22%;机械通风储粮率35%;低温储粮率40%;其他科学储粮率4.2%。

(3)开展低污染、无污染无害虫综合防治。目前我省国有粮食储备库还主要采用化学熏蒸剂和防护剂进行杀虫、防虫处理,产生的化学药剂残留物对粮食及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积极推广膜下环流熏蒸,粮情局部处理技术,有效减少了化学熏蒸药剂的使用量。同时,应用新型无污染,非化学性防护剂,针对不同类型虫粮,采取“压盖防治”,“气调防治”的防治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及药剂的残留,保障了食品安全,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3.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强粮策略。实施人才开发利用策略做大做强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工作。从2003年国家粮食局海南工作会议后,我们着手制订了《甘肃省粮油保管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和《甘肃省粮油保管员持证上岗培训实施意见》。一是对全行业2.8万名粮油保管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了粮油保管员(高、中、初)三级上岗资格制度。二是组织专业人员制订培训教学大纲,编写了65万字的《甘肃省粮油保管员上岗培训教材》。三是以有资质的省经贸学校为基地,分层次对保管人员进行培训考试,有1107人通过培训,考试合格,颁发了两证一牌(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的“职业技能证书”、省粮食局的“资格证书”和“上岗证”)。其中:高级保管员514人,中级保管员481人,初级保管员112人。四是对现有922名粮油质检(化)人员进行资质培训考试,有434名取得了资质证书。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为安全储粮,科学保粮和食品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用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急需加强。行业的应用基础和软科学研究投入不足;粮食品质测报长期未能形成制度;储粮生态及粮食陈化机理缺乏深入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带动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缺乏前瞻性研究;对粮食的储存、运输、加工、营销、进出口贸易等也缺少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应用于基础研究、科学试验和工程设计中的测试手段、分析方法和技术参数仍很落后。

2.粮食储运技术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我省粮食储存期长,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导致害虫抗性的成倍增长;国家粮库有相当数量的储粮陈化,造成巨大的降级降价损失;新建国家粮库需要进一步提供完善配套的储粮技术与装备;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仓型的储粮技术及高效、无公害的储粮方法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储粮水平落后,急需开发适合农村农户储粮的新技术,散粮流通各环节不配套,系统不完善,自动化水平低。

3.粮油精深加工技术落后,资源转化利用率低。我省粮油加工业小型分散,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深加工技术落后。主要粮食产品专用品种较少,高新技术产品大多停留在试验或中试阶段,基本上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和产品监控技术、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粮油规模化,集约化加工技术装备和粮油深加工技术开发亟须加强。

4.粮食质量标准需进一步完善,检测技术装备落后。目前,我省粮油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制订滞后;粮油食品卫生指标快速检验方法几乎为空白;生产过程在线快速检测仪器性能差、价格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粮食收购环节快速检测仪器的质量、性能和价格还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

5.粮食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滞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广泛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目前,我省粮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缺乏网络平台建设,信息的产生和采集相互分割,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尚未实现资源共享。粮食信息基本数据统计不准,粮食流通过程情况难以全面准确监测。

6.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创新型人才缺乏。由于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工业化试验与产业化生产的投入缺乏;国有粮食行业普遍存在科技开发资金不足,致使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推广普及,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停留在试验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前瞻性科学研究不够,技术储备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既懂科技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现行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和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由于受机制和体制的制约,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人才流失严重,科技队伍素质下降。

(三)“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1.世界性科技革命正在形成。以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和决定性因素,各国都在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将在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发挥巨大作用。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实力,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使之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经济上的差距不断扩大;国内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科技的投入,带动了粮食流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我省粮食科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粮食科技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适应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性的大流通、大市场、大粮食的新格局,粮食行业没有科技优势就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必须使粮食科技真正成为粮食流通中的第一生产力,缩短差距,迅速提高我省粮食的科技竞争力。

3.粮食流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科学技术应用产生了新的需求。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减少粮食产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保持粮食储存、运输中品质,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目前,我省库存粮食陈化比较严重,储存成本高,顺价销售不畅,加之粮食资源深加工利用不够,使得粮食的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粮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粮食安全,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合理利用粮食资源,提高行业管理水平,迫切需要粮食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二、粮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支撑粮食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破粮食行业的基础性、关键性、共性技术重点,降低粮食储运、加工成本,提高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安全、环保、节约和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体系,促进粮食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粮食行业的工作实际,粮食科技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的原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立足我省的特点及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科技创新,跟踪世界粮食科技发展前沿与解决行业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相结合;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与推广普及现有技术成果相结合,不断带动产业进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突破制约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环节的重大技术瓶颈,扶持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作为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调突出科技创新,同时兼顾技术普及;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同时兼顾常规技术的改造;强调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兼顾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粮食科技的整体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