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张学良和蒋介石
10170700000086

第86章

“临行前,东北军刘多荃师长邀请周恩来和父亲以及一些东北军军官到他家里,一起商议如何争取恢复张将军的自由。面对严峻的局势,大家无不忧心忡忡。父亲对初次相识的周恩来说:‘我们东北人在政治斗争上缺乏经验,希望多多指导帮助。’周恩来请父亲返回南京后,进一步了解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迫使蒋介石释放张学良。他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将竭尽全力为恢复张将军的自由而努力。周恩来为解救张学良所表现出的诚意,深深地打动了父亲。”

画外音:

蒋介石为了切断张学良与外界的联系,把张学良从南京迁到他的老家浙江奉化,借口让张学良“读书悔过”,使之与外界隔绝。蒋介石为了做样子,不仅把徐树铮之子徐道邻调来伴读,还把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先生调来伴读。

地点北京采访邵力子的夫人和子女。

邵老亲属:“当年,邵力子先生是应蒋介石之请去奉化伴读的。诚如邵老生前所说:‘我只挂一个名而已。张读什么书,现在已记不起来,记得有一天闲谈,张的话值得记下来。’”

记者:“那时,张学良对邵老讲了些什么?”

邵老亲属:“张学良说:‘我这次冒生命危险,亲自护送委员长回京,原想扮演一出从来没有演出过的好戏,如果委员长也能以大政治家的风度,放我回到西安,这出戏岂不可成为千古美谈!真可惜,一出极好的戏竟演坏了!’”

记者:“看来,张将军不仅不是一位成熟的大政治家,而且还有极浓的英雄主义色彩。对此,邵老讲了些什么?”

邵老亲属:“邵老也认为张将军的英雄主义真浓厚。在那样的前提下,邵老也只好劝慰张将军:‘这已是过去的事,您也不会有所追悔,还是安心多读一些有益的书吧。’”

画外音:

但是,张学良面对西安急剧恶化的现实能安心就读吗?待到他获悉东北军中的所谓“少壮派”残酷地杀害了王以哲将军之后,他真是痛苦到了极点!请看他当时写给于学忠的信。

叠印原始信件,并送出深沉的画外音:

孝侯兄大鉴:

柱国兄来谈,悉兄苦心孤诣,支此危局。弟不肖,使兄及我仝人等为此事受累,犹以鼎芳(即王以哲)诸兄之遭殃,真叫弟不知如何说起,泪不知从何处流。目下状况要兄同诸仝人大力维护此东北3000万父老所寄托此一点武装。吾等必须将我们的血及此一点武装贡献与东北父老之前,更要者大家共济和衷,仍本从来维护大局拥护领袖之宗旨,以期在抗日战场上显我身手。盼兄将此函转与各军师旅团长。东北军一切弟兄已嘱托与兄,中央已命与兄,大家必须对兄如对弟一样,弟同委座皆深知兄胜此任,望各同志一心一德保此东北军光荣,以期贡献于国家及东北父老之前,此良所期祝者也。有良一口气在,为国家之利益,为东北之利益,如有可尽力之处,决不自弃。弟在此地读书思过,诸甚安谧,乞释远念。西望云天,不胜依依,开源、宪章、静山、芳波仝此。并请转各干部为祷。此颂

近安

弟张学良手启

二月十七日于溪口雪窦山

画外音:

张学良面对西北“三位一体”的政治局面逐渐解体,其心就像是浸泡在苦水里那样。每当他欲要发怒而又无处宣泄的时候,他只有到雪窦山千丈岩瀑布点燃爆竹,听着那声震峡谷的回声,借以消愁!不久,蒋经国从苏联回国,也被蒋介石遣回故里“管束读书”。从此他们二人得以相识,并结下私谊。由于蒋经国回国与西安事变有着某种关系,所以后人评述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还是蒋的恩人哩。而今,两人结局却是如此殊异。施恩者,身遭缧绁;受恩者,位尊极荣。当时的蒋经国,对于张学良,内心也可能怀有一种感激之情……但这种感激之情是不能表露出来的。”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

画外音: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张学良希冀国共合作抗日的政治局面逐渐形成,他那愤而难平的心总算得到了补偿。同时,他还挥毫疾书,给蒋介石写了一份激越慷慨的请缨杀敌书,烦人送到蒋介石的手里。但是,宋美龄给他带来的不是以待罪之身转战疆场的命令,而是要他继续接受“严格管束”的口谕。他失望到了极点,也痛苦到了极点!最后,他请求宋美龄能见他弟弟张学思一面。这位多次失言于张学良的蒋夫人终于满足了张学良的要求。但是,多疑的蒋介石却不放心他们兄弟相见,特派一位“黄代表”随行。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

地点北京采访张学思的亲属。

张学思的亲属:“张学思获准探望张学良将军之后,就在这位大特务‘黄代表’的陪同下赶到了溪口。由于在特务的监视下,他们兄弟之间没有单独倾谈的机会。第四天,猛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张学良趁机把张学思领到书房一角,借着三座大书架,正好遮住了门窗外的视线。张学良掏出纸笔,匆草数语,告诉张学思室内装有窃听器,只能用纸笔进行无声的交谈。随着纸条在他们兄弟之间默默地传递,遂开始了特殊的交谈。”

记者:“张学思将军讲过他们这次纸笔交谈的内容吗?”

张学思亲属:“讲过。他在自传中写道:张学良告诉他:‘我曾写信给蒋,请求去抗日,他回信不允,叫我好好读书。这次他派姓黄的来,要我写信给东北军各军长,嘱他们服从蒋的指挥,不可乱闹。’张学良嘱托张学思:‘你回去,找东北军各军军长,告诉他们,抗日战争扩大,我就有恢复自由的可能。’张学思告别兄长不久,就只身跑到延安,成了一名抗日将领。”

画外音:

接着,上海爆发了“八·一三”抗战,日本的飞机开始“光顾”风景秀丽的溪口。张学良将军为了赵一荻和他们的爱情结晶闾琳的安全,毅然决定送他们母子下雪窦山。接着,他和蒋经国一家登上妙高台赏月过中秋节,因借酒浇愁多喝了几杯,遂情不自禁地大声说道:“现在日本鬼子大举进来侵略我们祖国了,我带你们打日本去!”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

画外音:

就在张学良赏月后的第三天,9月21日,张学良寄住的招待所突然起了一场无名大火,把所有房舍毁之一炬,片瓦无存。从此,张学良告别了奉化溪口,在刘乙光等人的“监护”下,相继转移到安徽黄山、江西萍乡、湖南郴州等地。就在武汉失守的前夕1938年10月,他又被转移到湘西沅陵城外的凤凰山。不久,张学良的老友张治中将军赶来探望他,给他带来了短暂的愉悦。

地点北京采访张治中的秘书余湛邦。

余湛邦:“他们分别快两年了,一旦重逢,双方都倍感兴奋。除了互诉别后情况外,对抗日形势谈得最多。张学良多次表示急要参加抗战:‘抗战一年多了,全国军民都踊跃参加,我身为军人,反而旁观坐视,实在憋不住了!对我来说,这是国难家仇,我怎么忘得了皇姑屯事件!怎么忘得了九·一八!我的部属望着我,全国人民望着我;他们哪能不问:张某人到哪里去了?’最后,张学良表示:‘只要能出去,做点什么都行,务必请向委员长转达。’张治中说:‘好,你写一信给委员长,我看到他时再作详细说明。’张学良当即书一短信,要求参加抗战,要求见面详陈一切,余请张治中代达等语。张治中回到长沙,即派人将信送蒋介石,后果是石沉大海。”

画外音:

虽说张学良将军失去了率部杀向抗日疆场的机遇,但是他的那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却永不泯灭!他在特务们的“管束”中不止一次地回忆了往事,进行了自我反省,真是感慨良多啊!当他获悉一起在西安举行兵谏的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调虎离山”,派往欧美考察之后,真是悲愤交集,实难自禁,遂提笔在古庙斑驳的墙壁上题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叠印七言绝句《自我遗憾作》原迹,并送出深沉的画外音:

万里碧空孤影远,

故人行程路漫漫。

少年鬓发渐渐老,

唯有春风今又还。

男低音吟唱七言绝句。

画外音: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陪伴张学良将军的于凤至夫人因不堪“管束”之闷,身体突然消瘦下来,经医院会诊,得了乳癌,必须移地就医。张学良望着朝夕相伴、日渐难撑的夫人的病体,忍住极大的悲恸作出决定:立即派人送于凤至赴美就医。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

画外音:

但是,谁来接替于凤至陪伴“管束”中的张学良将军呢?唯有远在香港精心抚养闾琳的赵四小姐。赵四小姐考虑到“管束”中的张学良需要她,遂毅然抛却一切优裕的生活,把年幼的儿子闾琳送到美国,交给一位美国朋友抚养,独自来到湘西凤凰山软禁张学良的住地,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与世隔绝的幽禁生活……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

画外音:

随着武汉沦陷,长沙吃紧,张学良将军在赵四小姐的陪伴下转移到贵州省,在贵阳麒麟洞稍作停留,后又被押至息烽。由于“管束”地点离公路较近,不安全,遂又转移到偏僻的修文县阳明洞。这儿是明理学家王阳明讲学之地,后人为纪念他,在罗冈书院旧址修了一座王文成祠。祠不大,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被囚在偏殿内。由于看管他的特务头子刘乙光的老婆神经不正常,搞得苦闷中的张学良将军唯有对天长叹!他只有靠打球、钓鱼、读明史排遣这一天长似十载的如水流年。

1941年5月,张学良患急性阑尾炎,绮霞陪他在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他又被囚禁在贵州黔灵山麒麟洞、开阳刘育乡,1944年冬迁至贵州桐梓,在桐梓天门洞一直被软禁到抗日胜利。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

画外音:

在这与世隔绝的寂寞中,再加上种种非人的待遇,凄苦中的张学良把人生的一切希望和欢乐都寄托在赵四小姐的身上。而善解人意的赵四小姐则尽自己全部力量给张学良以安慰和照料,凡是张学良需要做的,她就陪着做,跟着学,做到样样都会,都能跟着来。张学良要打网球、排球等,赵一荻就陪着他打;张学良研究明史、写文章,赵一荻就给他购买书籍,查找资料,帮助做一些文字工作;到了张学良厌倦读书,喜欢文物古玩的时候,赵一荻又帮他采买、鉴定和收藏。就说是一些生活琐事吧,赵一荻也做得非常认真、仔细,令张学良感动不已……

叠印有关的资料与图片。

画外音:

张学良毕竟是一位铁血男儿伟丈夫!他的内心依然压抑着报国无门的极大愤懑。他终于在“管束”中挨过漫长的八年抗战,迎来了胜利。他想蒋介石应该下令结束对他的“管束”生活了吧!为此,他烦人给蒋介石送去一块金表。蒋介石一见当然清楚张学良的本意:“管束应该结束了吧?”而蒋介石却派人给张学良送来一副渔具,意思是说:“还是继续钓鱼悔过吧!”对此,张学良无奈,唯有借吟诗发泄。他为了庆祝抗战胜利,就吟新诗《发芽》;他为了讽刺国民党达官要人抢占胜利果实,写了一首《抢粪》。大戏剧家田汉读过张将军的这两首新诗之后感慨良多,当即赋了一首七言律诗,发表后轰动山城。

叠印《发芽》、《抢粪》两首新诗以及田汉的七言律诗,并送出深沉的画外音:

某公近从息烽过,

带来将军消息多;

挑灯辛勤读史记,

下笔辄复成新歌。

使君学圃岂得已,

子牙垂钓悲蹉跎。

独疑胜利复员日,

长系壮士将如何?

画外音:

随着庆祝抗战胜利活动的迭起,全国又掀起了请释张学良将军的热潮。曾任东北大学秘书长的周鲸文和一些关心张学良将军的东北人士,发动了援助张学良恢复自由的活动,并请中共领袖人物周恩来、董必武予以援助。周恩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大声呼吁:“在刚刚几分钟的静默中,我想起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朋友,也是在座各位的朋友,这个人对团结贡献最大,这个人就是促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战的张学良。我们怀念他,希望他早日恢复自由……”

叠印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画外音:

对于全国掀起的援助张学良恢复自由的热潮,蒋介石怎能无动于衷,他很快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并请东北政坛元老莫德惠借看张学良为名去落实他的计划。

采访莫德惠的儿子。

莫说:“我的父亲与张学良将军是故交,他告诉张将军说,蒋介石要给他自由,但是有三个条件:一是要张学良承认西安事变是上了共产党的当;二是交出‘九一八’事变时蒋给他的不抵抗的电报;三是释放后必须出洋。但是,张将军认为自由虽然可贵,但名节对他更为重要。他绝不肯以违背真理和良心为代价来换取自由,遂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条件。”

(如找不到莫德惠的儿子,可叠印张潜华著《张学良与西安事变》文稿中的有关内容。现存全国政协。)

画外音:

张学良既然选择了真理,蒋介石也就决定不给他自由。接着,蒋通过军统局把张学良挟持到台湾,让张学良继续过着所谓“管束”的软禁生活!

叠印张学良飞往台湾前夕的照片,并推满屏幕。

定格。

剧本第十二集心系中华

画外音:

张学良将军在拒绝蒋介石关于获得自由的三个条件后,遂被特务解往台湾。行前,刘乙光正式告之赴台的消息后,张学良气得“愤怒地用力拍了一下桌子,牙咬得紧紧地”。“他回房告诉赵绮霞时,气得声音还在发抖。”接着,张学良偕赵四小姐飞抵台湾,被“管束”在新竹市井上温泉。

画外音的同时,镜头缓缓摇出井上温泉四周的景物。

井上温泉风景优美。“一座平房,山峦环抱,树木葱茏,房旁有温泉可浴,环境十分幽静,根本没有居民。警卫森严,一如往昔。”但是,这美丽的环境并没有给张学良将军和赵四小姐带来欢愉,相反,十年“严加管束”期满而刑无期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加之,负责“管束”的刘乙光一家尤其是那个疯婆子和子女的打闹,搞得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苦不堪言。1947年10月,苦闷中的张学良终于又有了笑颜,他的老友张治中将军携全家到台湾看他来了。

地点北京采访张治中的秘书余湛邦。

余秘书:“张治中将军已经有八年的时间没有见张学良将军了,只见他的额上、面上已出现好些皱纹,瘦多了,老多了,眼睛也因害了眼病变得小多了。就说是性格开朗、雍容大度的赵四小姐吧,身体也不太好,瘦得可怜。连过一架空中吊桥都望而生畏。”

地点北京采访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

张素我:“我和母亲、斌妹、赵四小姐沿着小路上山去散步,走到一架一百五十米长的空中吊桥前,斌妹和我毫不在乎地放大步子走了过去。赵四小姐有心脏病,简直不敢动一步,慢慢地叫一个人扶着,走了一截竟头昏眼花,心跳不止,只得缩回。休息了一会儿,她见我母亲也平安地走了过去,于是她鼓起勇气,仍叫人扶着,勉强走过桥头。”

地点北京采访张治中的秘书余湛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