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糊涂学(历代经典文丛)
10161100000011

第11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处世养生之道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他博学多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儒佛文化的研究上可谓“泰斗”级的人物,有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儒家”。

在他95年的人生历程中,在一些小事和故事里,无处不发现在他博学的背后蕴含着养生“处方”。

说起来,梁漱溟从小就羸弱多病。五六岁时,患上了头晕目眩症,发作起来,天旋地转,坐立不稳,苦不堪言,只有卧床不动才能得到安宁。

梁漱溟发育也很缓慢,十几岁时看上去也就五六岁的样子。七八岁时,他看见别的小朋友玩双杠得心应手非常开心,他十分羡慕,一时兴起,也攀上双杠玩,谁知两臂酸软,力不从心,竟从双杠上摔下来,摔得不省人事。从此,他再也不敢参加小朋友的蹦跳踢球等强运动量活动了。有时同班同学们一起玩,往往他只能在一旁观看。由于他不爱活动,却爱动脑筋,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俨然一个“小老哥”,所以连他的长辈们都担心他命不长,活不久。

在十四五岁时,他突然对佛经大感兴趣起来,到处搜寻佛教经典,苦思苦读。20岁时,竟想入佛门,由于家人再三劝阻,虽未能出家,但却开始遵守佛家戒条吃起素来。

当然,他坚持吃素,并不刻板,有一次,他的儿子见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为吃惊,问起来,才知道这羊肝原来是医生开的治病良药。有时在外就餐,无素菜时,他就只吃荤菜中的蔬菜,以免麻烦人家,但自己绝不动荤腥。这一点也能体现他的为人。即使与毛泽东在一起吃饭,也是如此。

一次毛主席在家里宴请梁漱溟等人。梁先生说:“我是素食者,有一两样素菜就成,但你们吃什么请自便,不碍我的事。”

他吃饭,绝不吃饱,也绝不因食物品种多少和味道好坏而有所增减。他一生未从事体力劳动,食量一生很少,一日三餐饮食总量在230克左右。对于酒是绝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扰,时而在临睡前饮一小杯葡萄酒。平时很少饮茶,更不饮浓茶,而且饮茶量少,一天两杯就算多的了。在他50岁生日时,一位朋友一再向他敬酒,他皆勉强应付。有人问他:“先生能饮?”他答道:“平日绝不饮,但亦可应酬,多饮似不醉。吾尝谓:“吃饭是应酬自己,饮酒是应酬人家。”

少吃多动,并持之以恒,这是梁先生的生活规律。他的活动主要有:

静坐

他从小由于“瘠瘦多病”,又爱动脑,因此从年轻时代,就有失眠之苦。1919年,他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不久,他的失眠症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只好向蔡先生请假。他来到西直门外的“极乐寺”休养,找到省元老和尚。经他指点以静坐来治疗失眠,效果颇佳,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1956年他到北戴河疗养,在刘贵珍气功师指导下再习静坐。静坐可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使身心得到休息。

打太极拳

梁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练太极拳后,兴致一直很高,一招一式,都认真习练揣摩,从不间断。而练太极拳的地方,也不拘泥,庭院、公园、过道他都能静心习练。

散步

他常说:“俗话讲‘人老腿先老’,我现在对此深有体会。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要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懒得动,越是要活动。”他信奉百练不如一散之说,认为人进行各种有套路与规范的锻炼,都必然使大脑处于回忆与思维之中,使人落于被动,惟散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活动,听之自然,无所思索,处于主动。去公园畅游,是梁先生多年的喜好。北京各大公园都有他的足迹。就是在90高龄之后,除外出郊游需要搀扶外,仍坚持在楼前楼后散步。

自我按摩

这是他数十年来持之以恒的锻炼项目。每天早上5点左右醒来,就在床上进行。他的按摩步骤是:

1.双手搓热两眼,再搓脸,然后坐起,背靠软垫。此法可明目、防感冒、防皱。2.以双手掩双耳,以食、中指弹击后枕部,称之“鸣天鼓”,可防耳聋。3.双腿放平,低首弯腰以双手攀足趾,可以伸腰活动筋骨。4.双手在背后肾腧穴,也称腰眼,上下搓摩,到热方止。此举可生精固阳并防腰痛。5.双手抚两膝,球行揉搓,有利于关节活动。6.以双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可以调脾强身体。7.以双手分别摩擦两足底涌泉穴至热方止,可以通肾气固真气。

梁先生到耄耋之年,仍坚持多读多思,笔耕不辍。1987年,他对友人说:“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一个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但我丝毫没有颓唐、悲凉之感。语云:‘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思考不息’。只要我脑子还能用,我将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继续走下去,愉快而充实地送走这最后一段岁月。”

梁先生的养生处世之道更得益于他精神上的恬淡无我的境界。他一生光明磊落,宁折不弯,生性淡泊而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他对名利看得很淡。1986年,他的一些学生表示要给他塑像时,他坚决不允:“吾要明白表示,塑像一举,切不可行,我断然拒绝,吾人在世,只当‘谦虚谨慎为人民服务’,我与同学诸弟共勉之。有违此旨者,非吾门徒。”他常说:“一个人遇事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健康。所以说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锻炼的一项功夫。”

“文革”时他也未能幸免。红卫兵冲进他的家,不容分说,就翻箱倒柜,撕字画,砸古玩,烧图书。梁家三代珍藏的古书、明清名家书法绘画以及从戊戌维新到东西文化论战的各家手札等文物古籍都被付之一炬。还勒令梁先生每日打扫院里院外和厕所,还要他随时检查交待自己的“罪行”,不许乱说乱动。然而就是在这一片“勒令”、“打倒”、“油炸”的喧嚣声中,梁先生竟然萌发了继续研究东方文化的念头,立即着手撰写起《儒佛异同论》来。他原先已写就的一万余字的手稿及有关资料此时早已化为灰烬,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丰厚的学识,白天被批斗,夜晚伏案,奋笔疾书,前后只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达5万余字的论文。然而天天清晨,他仍坚持散步、打太极拳。“文革”虽然轰轰烈烈,口诛笔伐虽然气势汹汹,但并不在他心中。

1974年,在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梁先生在全国政协的学习会上拍案而起,公开表明自己“不批孔,但批林”的态度,还为孔子辩诬,秉笔直书,写了一万字的《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孔子》的文章,并作了长达8小时的发言,呼吁对孔子要一分为二,不能全盘否定,结果又招来对他的批判斗争。但他心情平静,冷眼相对。1976年3月28日他给友人信中说:“我以拒不批孔,受到孤立。但我的态度是独立思考和表里如一,无所畏惧,一切听其自然,我身体精神并佳,虽年纪八十有三,仍然像六十许人,可以告慰远方朋友。”在对他长达7个多月、大大小小100余次批判会中,他每会必到,洗耳恭听,但却坚持己见,声言“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真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

这是一种无我为大,超然物外的胸怀。

他给儿子写信时谈到自己身处险境时的心理:“《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致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他把生与死,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正如他的孙子梁钦东所说:“祖父一向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看作自己的使命,未完成当努力奋斗时绝不轻生;在他认为自己已经衰老,不能再为世人多做贡献时也绝不贪生。”

梁先生的一生,可以用“无我”概括。他的儿子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人的心思和活动往往为达到一己的某些目的所驱动,而从先父那里是无所图,即无我。我以为他一生为之忙碌的许多事,都只有用‘无我’二字才能理解。”他应人之请题字时,常常写的是“无我为大,有本不穷”八个字。正因为他有恬淡无我的心境,因此面对名利荣辱,都能有一个平衡的心态。梁先生常说:“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二、古人的糊涂处世

红极一时的《水煮三国》证明了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和精神一直被人们学习,尤其在职场方面。就拿孔子、庄子等古人来说,他们虽然不能坐在格子间里打电话、敲键盘,却有足够的理由当好榜样,对他们“水煮”一番,定能“营养”你的为人处世呢!

向孔子学习谦虚

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但他还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现代版”办公室里个顶个儿的厉害,都是你老师。可你内心却想:自己名牌大学毕业,除了血压血脂和血糖,什么都比同事高,所以开办公会,你先发言;别人有点小错,先给他点出来……不久,你成了出头鸟,因为到最后烦你的不单是那些同事,还包括你的上司。

“学习有理”每个职场中人都会有自信爆棚的时候,但越是这时候就越危险,正像西西弗斯把大石块推到山顶的那一瞬间,离成功最近,离失败也最近。放低姿态,学会谦虚,不论何时对自己的发展都有益处。这正像歌唱家们常用的“低起首”技巧,一首好歌,开头时的音常常比较低,但正因为开头低,才给后面高音留下了回旋拔高的空间。

向阮籍学习慎言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他身在官场,但从不涉及是非,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有时实在没法,他就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应付过去,连司马昭也说“阮嗣宗至慎”。

“现代版”在办公室聊天是一种团结同事的方法,但有时你会发现身处微妙境界。大王看着老李生气,在你面前想寻求同情,你就义气用事,说了些过头的话。谁知传到老李耳朵去了,结果这本不关你的事情,却惹一身“骚”,和老李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学习有理”有一个游戏:排头的人说一句话,然后向后传,但传不到队尾时就变了味。话出去后是收不回来的,更何况在流传的过程中还会被进行各种加工,那扔出去的小树叶,没准飞回来的就是大树桩了。所以阮籍口不臧否人物,该闭嘴时就闭嘴。

向庄子学习换位思考

庄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与惠施的辩论可能是最早的换位思考。惠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之乐?”

“现代版”常听到的牢骚是:“如果换了我当老板,那我……”或是:“这事要是让我干,那我……”这看是换位思考,但离真正的换位思考十万八千里。换位思考应该是夜静时的扪心自问,结果常常是发现自己错了,而不是“换了我怎么样”的唯我独尊。

“学习有理”要想公道,打个颠倒。一个不会换位思考的人,在工作中可能只会看到别人的不对,对于自己,想得起来的只是立下的功劳和付出的汗水。这样的心态跟别人相处,那自然只会看到别人眼中的刺,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了。

向郑板桥学习难得糊涂

郑板桥,号板桥,他是“扬州八怪”中最受称道的画家。他有诗书画三绝,深得当时人们的推崇与敬仰。现代人对他也不陌生,尤其是他那板桥体的四个字——难得糊涂。

“现代版”谁都可能遇上这样的事:也许你会为一件事跟同事争到面红耳赤乃至大动肝火,可吵过后他依然故我;也许单位有不妥的地方,但你提了好几次,原来啥样还啥样;也许你不喜欢某个下属老迟到的坏习惯,但你批评了他N次,没几天他又迟到了……也许道理在你这边,但是你的非此即彼的态度在别人眼里只会是刻薄的表现。

“学习有理”难得糊涂当然不是无谓地抹杀原则,一味地假装糊涂。这其实是一种更高境界,自己头脑清醒,坚持原则。只要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你大可不必用非黑即白的要求苛求同事。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用一个尺度评定优劣。与其大发牢骚,还不如换个角度,在“糊涂”的视角里让别人轻松,也给自己松绑。

盖茨的处世准则

白手起家的比尔·盖茨从20岁时便开始领导微软,31岁时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7岁时成为美国首富并获得国家科技奖章,39岁时成为世界首富。他成名或致富的秘密是: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人与物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支持。这是比黄金更为宝贵的无形资产。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就是盖茨先生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从小到大的个人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智慧。

第1条准则:适应生活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2条准则:成功是你的人格资本

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功可以改变你的人格和尊严,自负是愚蠢的。

第3条准则:别希望不劳而获

高中刚毕业的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电话都挣到手。成功不会自动降临,成功来自积极地努力,要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第4条准则:习惯律己

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好习惯源于自我培养。

第5条准则:不要忽视小事

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祖母对烙牛肉饼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平凡成就大事业。

第6条准则: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要从中吸取教训。

第7条准则:事事需自己动手

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听你大谈你是如何的酷。所以,如果你想消灭你父母那一辈中的“寄生虫”来拯救雨林的话,还是先去清除你房间衣柜里的虫子吧。

不要总靠别人活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进。

第8条准则:你往往只有一次机会

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做出类似区分。在某些学校已经废除不及格分,只要你想找到正确答案,学校就会给你无数的机会。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没有一点相似之处。机遇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机遇往往就那么一次,也许你“没有机会”,但可以创造。

第9条准则:时间在你手中

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决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

第10条准则:做该做的事

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

第11条准则:善待身边的所有人

善待乏味的人,有可能到头来你会为—个乏味的人工作。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已,要用赞扬代替批评并主动适应对方。

四、东方朔的处世术

古往今来,多少建功立业的伟大人物,都主动吹嘘过自己。而东方朔的特色,却在于洞察,知道皇帝要的是什么,用吹牛的方式再清楚不过地告诉皇帝,我有趣,能令你开心。

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总是最让人头疼的。用玩笑的方式处理重大问题,给别人留下余地,岂不是很令人感激?让你的朋友更有理由爱你,你的敌人更有理由怕你,这就是东方朔留给我们的一份厚礼。

东方朔深受汉武帝器重,然而却一点正经没有,始终过着吊儿郎当的生活。这个家伙实在是太特立独行了,比李敖还特立独行,所以他死之后,渐渐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传奇,进而演化成传说。他也成了福德星(木星)转世投胎,千百年被人们当作神仙来祭拜。想那古往今来的圣君贤臣,死后能被人当作神仙的,数来数去也没有几个。东方朔做人做到如此下贱,居然还能在身后倍享荣华,这本事简直比那忠义一生的关云长还要了得。

天下官职一大吹

东方朔祖籍山东,却长得并不起眼。山东人大多魁梧,东方先生于是就变成了骆驼群里的一头羊,轻易不会被注意到,就算使劲蹦高,别人也不会多瞅你一眼。他简直难受死了,老天给了我如许的才华,却偏偏夺走了最起码的相貌身材,这在以貌取人的世上,不是明摆着要我憋死吗?于是剑出偏锋,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研究怎样哗众取宠,成了成功学的开山鼻祖。

武帝即位后,下诏天下,广招人才。东方先生一看,机会来了,一步登天,漂亮!别看竞争的人多,不这样还显不出某家的手段!

也是仗着年轻,他提笔挥就了一篇奏文,一通海吹:

“草民东方朔,爹妈死得早,身世可怜;由哥哥养大,懂得报恩。十三岁读书,贫贱不忘上进;喜好文章,志在追随圣人。十五习武为报国,十六学经能济世。二十二万字的经书倒背如流,二十二万字的兵法烂熟于心,因为我喜欢。年方二十二,身高九尺三,眼睛亮得像珍珠,明察秋毫;牙齿白得赛贝壳,人格高洁。若问我是何许人,兼有子路之侠,孟贲之勇,庆忌之敏捷,鲍叔之奉献,尾生之诚信,真是古人的光辉品质集于一身,堪称皇帝的臂膀,国家的栋梁!”

牛皮吹到了皇帝耳朵里。武帝一看,狂妄的家伙见过不少,狂到这种程度倒还少见,好玩好玩。不妨留他候补,看他能搞出什么名堂!

长安缺米吗?

虽然名列候补,那不过是皇帝一时性起,觉得好玩罢了,转眼就会忘的。你要是真的好玩,就该给皇帝制造点乐趣,也不枉人家抬举你一场。东方朔就这样被晾了起来,都快晾成鱼干了,朝廷却还没给他个一官半职,就让他那么候着。他于是懂了,皇帝求贤若渴,却只求把有本事的人供在屋里,压根就没打算用他们。皇帝从来就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可埋怨的,倒是自己,该自个提拔自个了。

于是东方先生特意找到一个武帝宠幸的侏儒,正色道:“你们本来就没什么本事,全靠皇帝喜欢,才得了个一官半职。可悲的是,就算得到了官衔,也一样找不到事干——耕田没有力,打仗没有勇,治民没有德,实在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呀。我听说,陛下已经厌倦了,准备把你们这些吃闲饭的弄臣通通杀死。”

侏儒大惊,心想,连这个无官无职的家伙,都敢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想必消息是真的。看他消息如此灵通,八成已经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如求他救我。于是当即跪下,向东方朔讨教对策,朔回答说:

“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当陛下路过时,你们不妨跪下来求他,或许还有希望。”

说的人越是含糊,听的人越是当真。于是,所有侏儒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大家约好了,找了个适当的时机,一起向武帝跪了下去,高呼“皇上饶命”。

武帝一看齐刷刷跪了一片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赶忙询问,才知道是东方朔捣鬼。他敢戏弄臣子,就敢戏弄国君,这小子反了!于是怒气冲冲地向他追问:

“请问你想干什么?把侏儒吓得直尿裤子,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吧?”

“讨陛下欢心,是侏儒的本分;为陛下分忧,则是臣子的天职。侏儒没尽到本分,所以惊恐;臣子没尽到职责,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以求陛下了解微臣的口才。想那侏儒身高不过三尺,俸禄却为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钱。他们从早吃到晚,肚皮都要撑破,可我却饿得前心贴后心。如果陛下觉得我的口才还有些用处,就先让我吃上饱饭。如果没用,请即刻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

东方朔捧着肚子,把有气无力的饿劲学得惟妙惟肖,口气诙谐幽默,如同侏儒在台上表演。武帝不觉大乐,当即任命东方朔为学官候补。

大骂自己有多好

东方朔的机智举世无双,有传说为证:

一个三伏天,武帝给朝臣赏赐肉食。大家等得直流口水,可负责分肉的官员却一直没来。东方朔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向同伴说:

“按照我朝先例,三伏天上朝可以早退,所以不好意思,我先领自己的那份肉去了。”

说罢,他便拔下佩剑,切了一大块肉,扬长而去。御膳部的官员知道后,气得不行,立刻向皇上告了状。

第二天早朝,武帝厉声叱责,东方朔立刻摘下帽子,俯伏在地,听候处置。看他这么听话,武帝一下子童心大起,想要作弄他一番,于是说道:

“你要是真心悔改,就当着大家骂自己一顿,嗓门放大点!”

东方朔恭敬地拜谢完毕,一本正经地站了起来,扯着脖子大喊了起来:

“东方朔呀东方朔,没等陛下分赏,就擅自拿走赐品,真是无礼之极!拔出佩剑,大块切肉,简直壮烈之至!那么多肉,只取小小一块,堪称寡欲的楷模!一口没吃,全部带给老婆,更是爱情的表率!”

话未说完,武帝已经捂着肚子笑得不行了,臣子也笑倒了一大片:“真有你的!本想让你丢一回脸,没想到却看了场好戏!”

笑够了,武帝特地赐了一石酒和一百斤肉,赏给东方朔的太太。

东方朔的处世术

东方朔生前就经常告诫自己的孩子:

“与人相处和为贵,千万不要遭人憎恨,办法就是永远不要恨别人。人的一生固然应该廉洁奉公,但是不要学伯夷和叔齐,一味意气用事,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上,那种做法太笨了。相反,应该学习老子的办法,甘心做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官,那才是立身处世的大智慧。虽然人在朝廷里当官,但是心态却如耕田的农夫一般,吃饱穿暖就行,那你还能有什么矛盾?然后你才能真的达观,像隐迹山林一样,藏身、藏名于朝廷之上。此法若能终身笃行,什么灾祸也找不到你。”

东方朔的一生,不是伟大的一生,不是光辉的一生,不是灿烂的一生,但是,却是成功的一生,而且,他成功得还相当特别呢。这就好比吃掉了甜甜的果肉,却吐掉了里面的核,他所摆脱的,是每个朝臣都无法摆脱的忧虑、恐惧、焦急与失望。

才子贾谊终生不得志,年纪轻轻就被活活气死,可见才华这东西,也有它的阴暗面,一不小心就能把人吞噬掉呢。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点与众不同的好东西,每个人还都拿这些东西挺当回事。问题是,你越固执,越放不下,就越和这个世界不合拍,遇到的矛盾越多。到最后,你就真的成了一只“缀网劳蛛”,只知道抱怨网为什么会破,却不肯抬头看看,那没有网的天空是多么辽阔。

东方朔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可以摆脱束缚,骄傲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