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棣最有谋
10142900000039

第39章 资贤重直,用长避短——抓住人才的真正价值所在

朱棣自幼聪慧机敏,深有城府,深受太祖喜爱。靖难之役之后,43岁的朱棣登上大明皇帝宝座,是为明成祖。他是继朱元璋之后明朝又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明成祖在选材时务求其精,但他清楚地知道,人无完人,故用人时要取其所长,量才适用。 朱棣这个人除了残暴凶狠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资贤重直。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治理好,必须要有人才,特别是还要有敢于直言谏诤的人才。在以他亲自编写的《圣心学说》中他就曾说过:“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苟不养士而欲得贤,是犹不耕耨而欲望秋获,不雕凿而欲望成器。故养士得才,以建学立师为急务也。

任人之道当择贤才,择之审则用之精,。。取之至公,用之至当,不以私昵而妨贤,不以非贤而旷官。故善用才者,如百工之用器,各造其宜而已。。。 佐治理者,必出众之才。知其果贤矣,听之勿疑,则可以养其忠亮。授之以事,则可以责其成功。夫贤才在位,则不贤者远,官皆称职,而庶事咸康。” 他曾多次告诉自己的部下:“国家事大,个人事小,所以务必要做到为了国家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只有大家都能够提出真正的意见,而不是害怕说出真实的想法会丢官丧命就违心的溜须拍马,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另外他还曾多次对文武百官说:“每个人的才识都不同,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如果你们发现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要敢于及时明确提出来,我决不会责怪你们。” 永乐初年,有个叫金实的人,原是浙江金华一名普通的小官儿,但他坚持上书言道,渐渐得到了朱棣的关注和赏识,随后被召入京面试,朱棣当面给他出了三道题,他每个答案都深得朱棣心意,于是便被留在了京城为官。朱棣安排他参与改修《明太祖实录》,后来又参与修《永乐大典》。与像杨士奇、解缙等名臣共同工作,当时在内阁中级别最低的也是翰林官员,都是从历次进士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一个地方生员,又没有任何官职,却能破格参与其事,当时很多人不服。但是金实在后来的表现中用自己的实力堵住了悠悠众口,后被提拔为司直郎。 还有一件事,浙江义乌县县吏上表,直述战乱之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治理意见。朱棣看后十分高兴,一一采纳。不仅对其直言相谏进行通令嘉奖,而且将其奏折拿给朝廷中德大臣们传阅,事后颇有感悟的教育他们说:“远在下面的官员都能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你们在我左右,更应如此。” 朱棣认为选材务求其精,但人各有所长,应各用其所长。他曾经对礼部臣说:“用人之道,各取所长。才优者使治事,德厚者令牧民。盖有才者未必皆君子,有德者必不同小人,不可不察。”明成祖还对礼部臣下说:“用人当量其才高下而任之。譬若器焉,能容数石者投以数石,能容数斗者投以数斗,过则不可。若以小才任大职则败事,以大才任小事则枉人,其精审之。” 原工部尚书郑锡早年曾为朱棣的部下,后来成为惠帝督师阻扼燕军。朱棣夺取皇位后,对建文遗臣进行清理,有人将郑锡列入奸臣的名单中,并建议成祖将郑锡治罪。但是朱棣深知郑锡才能过人,不忍将其杀死,便将其召来责问道:“你为什么要背叛我?”郑锡回答朱棣说:“我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对皇帝做到我为人臣子的本分而已。”成祖听后不仅不怪,反而笑着将其释放,并任命他为工部尚书。正是由于朱棣这种爱惜人才,不计旧隙的胸怀,使得惠帝手下一大批有才之士,都归降了他。 永乐四年(1406年)5月,都督程达守卫边疆是犯了些小错误,本来按常律应正典刑。但是朱棣知道这个程达是个人才,所以便没有治他的罪,而是让他到云南西平侯沐晟那里立功赎罪。对此朝中有很多人颇有微词,朱棣对他们说:“人孰无过?论小过而废大善,则为善者怠;亦孰无才,若录小才而免大恶,则为恶者肆。故恶之难容者,乃不论其才;才有可用者,乃可略其过。如此,则善善恶恶,皆不失矣。” 除此以外,朱棣在人才的使用上一向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凡是真正有才之人,都能够做到不计前嫌,量才使用。再加上朱棣鼓励臣下仗义执言,即使说错了,也不予治罪,所以,在永乐年间,涌现出一大批能臣、名臣,吏治也比较清明,百姓生活也有所改善。朱棣知人善任的政策,造就了永乐盛世的出现。说到永乐盛世,就不得不提到我国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郑和下西洋。

对于郑和的任用充分体现了朱棣能够抓住人才的真正价值,并使其发挥出自己的长处。郑和少年时在朱棣身边长大,所以,朱棣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非常全面的认识。郑和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是有功之臣,所以朱棣自然也将其视为心腹。在下西洋总兵一职的选拔上,朱棣独独看好郑和。因为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并且能够率领船队下西洋。 在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的过程中,郑和逐渐成为一个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的军事指挥家。而且郑和跟随朱棣多年,是朱棣十分信任的股肱之臣。 从专业技能上看,郑和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了不少航海知识,就郑和本人来讲,航海也是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从经验上来讲,郑和在担任内宫太监时,曾经负责过监造船舶,所以对于造船比较熟悉;同时郑和还进行过两次较为远距离的海上航行,有一定的航海实际经验。独特的经历早就了郑和在航海上的独特优势。 从宗教信仰方面来说,郑和熟悉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以及宗教习俗等,对于佛教不仅十分的熟悉,而且还自称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家弟子。下西洋所途径的地区都有信仰,一般是伊斯兰教或者佛教。郑和与这些地区的人民有相同的信仰,交流起来会更加的容易。这也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航海优势。 此外,下西洋之行对于外交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因为途径之地都是异国,没有好的外交能力,很有可能会给航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郑和在下西洋之前,曾经出使过暹罗、日本,其外交才能也十分的出色。尤其是在永乐二年,郑和作为外交官,通过灵活的外交活动,说服了日本派兵帮助大明朝清剿沿海倭寇,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朱棣之所以将下西洋的重任交与郑和,是因为综合各方面的能力来看,郑和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如此人才不加以重任,那么还要委托给和人呢?事实也确实证明,朱棣在用人方面确实是慧眼识金。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不仅妥善处理了各种外交事物,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 没有朱棣的慧眼识人,郑和即使是在有能力,也难免会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剧。朱棣用人讲究的是量才而用,他能够对人才的长处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这种识人、用人的观念,成就了郑和的名留史册,也成就了朱棣在政治上的一番作为。

““谋人”术”知人善任,善做伯乐 每个人的才能是不同的。善用人者能用长而避短。在明代的典籍中,有关朱棣择良才而用的言论俯拾皆是。即使是对有功但才智不足的人,朱棣也毫不吝啬的进行封赏,只是并不实授。因为朱棣明白对待功臣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活优越,这样才不会令天下人才心寒,但是治理国家的重任一定要交给有才干的人,所以才智不足的功臣必须要给人才让路,这样国家才会兴盛。 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容人之量,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所谓知人善任就是要做到了解自己手下人的长处和短处,并能很好的做到扬长避短的加以利用,能否做到人尽其才是一个领导人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