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棣最有谋
10142900000026

第26章 宫廷宝座,带刺权杖——称帝的第一步是收拾烂摊子

1402年六月,朱棣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他42岁。随着朱棣的登基,他追求皇位的脚步终于可以停下来了。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登上宫廷宝座虽实现了称帝的梦想,但却是一个新的开始,治理国家的开始。 虽然朱元璋在世时,为了让孱弱的长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的执掌皇权,诛杀了不少的朝廷重臣,为的就是去掉权杖上的刺。但是,对于登基后的朱棣来说,这根权杖又何尝不是带刺的,而且还刺刺尖锐锋利。 既然,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那么朱棣就必须握好这个权杖。由于朱棣是从建文帝的手中接管的皇位,而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使得朱棣与建文朝廷一直处于敌对的状态,所以朱棣称帝后的第一步就是消除建文帝对于自己的不利影响,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官僚体系。 攻破南京城后,朱棣虽然已经把一具面具全非的尸体当做建文帝,从而顺利的宣布了他的死亡。但是朱棣心理清楚,建文帝很有可能没有死,只要朱允炆没有死,那些建文旧臣就会念念不忘的指望着朱允炆回来复国,这可是朱棣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况且,代表着皇权的皇帝宝玺等印章也是毫无踪迹。为此,朱棣下令“清宫”三日,为的就是要把建文亲信的太监、宫女等人赶尽杀绝,以免除后患。在这次“清宫”过程中,有近千人被诛杀,留下的全都是得罪过建文的人。但是即使是在这些人口中,朱棣还是没能获得一点关于皇帝宝玺的下落。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建文帝不在了,所以,朱棣就想着把朱允炆从前的那些个有才学的人纳入自己的官僚体系,怎奈方孝孺、胡闰、高翔等人就是不肯屈服,哪怕朱棣软硬兼施,到最后还是不能令其归降。

除了这些被逮捕而拒不投降的朝臣,那些“黯然遁去”的官员,也令朱棣十

分的恼怒。当时“遁去”的朝臣很多,甚至可以达到三分之二,至于具体的数量据有些野史显示大概有460人左右。 对于朱棣来说,这些人就是赤裸裸的反对他上台,所以,他怎能不愤怒,怎能不起杀戮之心。但是朱棣毕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他转念一想,这些人之所以选择逃遁或者拒不投降,所想不过是希望朱允炆有朝一日会重登天下大位。 面对建文旧臣的或反抗或逃遁的事实,朱棣明白了,对于这些人,屠杀是没有用了,自己的杀戮只会让他们更为的反对自己,所以,朱棣决定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打击。既然你们想让朱允炆回来,那么,我就断了你们的念想,让你们的希望彻底破灭。 虽然,在南京城陷落之际,朱棣早已宣告了朱允炆的死亡,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上台后的朱棣很快就决定按照礼制给朱允炆下葬,但是按照什么礼制呢?这让朱棣有点犯难。于是他便与建文旧臣王景商讨。景顿首言:“宜用天子礼。” 最终,朱棣接受了王景的建议,在他登上帝位的第四天,也就是他宣布建文帝死亡的第八天,他安排好了所有的礼制给建文帝下葬,同时辍朝三日,让文武百官都前去祭祀。 安葬完了建文帝,朱棣便开始对那些和自己血战沙场、争夺帝位的将士们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为的就是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建立以自己为中心,以亲信部队为基础的官僚体系。 九月,朱棣下令,命礼部给“在京文武群臣军民人等”赐钞。其中朱棣特别强调,对于那些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等,应该给予最高的奖金,军中从侯到都督“各钞二百锭,彩币五表里。”,以下依次递减,最底层的为坊厢、民匠、僧道、医人、乐工、厨子、膳夫、皂隶等,每人也能得钞三锭。 由此可见,朱棣这次的赐钞范围十分的广,而且赏赐也十分的优厚,朱棣之所以愿意花如此多的钱来奖赏在京的群臣等人,实际上是为了收买人心。既然你们都念建文帝的好,那么,我就做的比他还好,给大家实实在在的实惠。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朱棣就不相信,这些人拿了自己的赏赐,还好意思说自己的坏话,就算你不感恩戴德,估计也不好意思在跟我作对吧! 针对这次大规模赏赐,群臣们可以说是十分高兴的,人都有爱财之心,况且这财还是皇帝赏赐的,这就好比是一个硕大的馅饼,突然就从天而降,而且不偏不倚的正好砸到了自己头上,如此的美事,谁会拒绝呢? 但是朱棣本人对于此次的大规模赏赐并不是很满意,他觉得还是有些人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又下令:上以赏赉臣民恩有未洽,命礼部再议。他之所又再次下令补救,是想做到人人有份。 为了在南京城站稳脚跟,光有收买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恩威并施才能起到良好的收效。在大发赏赐的同时,朱棣采取了屠杀的政策,对于那些建文旧臣,不肯投降的,朱棣绝不心慈手软。 朱棣当初南下起兵之时,就是打的“靖难“的旗号,如今自己已经登上皇位,自然就要亲自诛杀奸臣。当初朱棣所指的奸臣主要是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但是现如今,为了在南京城建立自己的统治威严,朱棣把那些不愿意和自己配合的建文旧臣,统统归入”奸党“的范围,予以诛杀。 齐泰和黄子澄自然被列为首要的诛杀对象。南京沦陷时,黄子澄并不在朝中,而是秘密的去募兵,以抵抗朱棣。后来黄子澄得知南京城已破,便想联落可靠的官员一同募兵。而此时,朱棣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悬赏通缉黄子澄,所以,很快黄子澄便被告发,然后押解回京。

得知黄子澄回京的消息后,朱棣前往大牢亲自审问。黄子澄确实是一个忠臣,面对朱棣,他不卑不亢,在他的眼中,建文才是正统的皇帝,而朱棣即使已经登上了皇位,但是还是曾经的那个燕王殿下。 这让朱棣十分恼怒,所以,他当场下令把他的双手砍去,后又把其足砍去,接着结束了他的生命。 齐泰也并不比黄子澄好多少。当时,他也在外募兵,后遭到通缉后,知道大势已去,所以打算逃逸。为了躲避追踪,他将自己的白色宝马用墨染成黑色,昼夜不停的向南逃去。长途的奔跑,使得宝马汗如雨下,淋漓的汗水把黑色的墨汁冲刷干净,又恢复成了白马,所以齐泰最后还是被捕,然后丢了性命。 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以外,朱棣还诛杀了不少不愿意投降的建文帝旧臣,大规模的锄奸再加上大规模的赏赐,最终使得朱棣在南京城初步站稳了脚跟。 恩威并施确实是个好办法,两个政策同时并行,朱棣用这样的谋略告诉世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怕死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很快反对朱棣的呼声便被压制下去了。 刚刚称帝就面临建文留下来的这样一个烂摊子,朱棣有些许无奈,但是这是称帝的第一步,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树立起自己的威信,那么,今后的统治也就无从谈起了。帝王的权杖从来都是带刺的,要想稳稳的握住这至高无上的皇权,就必须恩威并施,以快刀斩乱麻的果断,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谋治”术”恩威并施,树立至高权威 南京城本是建文帝的地盘,朱棣虽然靠着兵权攻下了南京城,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朱棣还是从前的朱棣,建文还是从前的建文。在这种情况之下,身为一国之主的朱棣,必须要在人们的心目中建立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才能够实现稳固统治的目的。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朱棣恩威并用,棍子与胡萝卜同时出击,很快就在南京站稳了脚跟,完成了称帝的后的第一件大事。 恩威并施对于朱棣这样的千古帝王来说,是其稳固统治的手段。虽然,今天的我们大都是职场上忙忙碌碌的劳动人民,但是这样的管理战术对于我们的职场生活来讲也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倘若你已晋升为一个小小的管理者身份,那么,恩威并施就闲着很有必要了,因为这有助于你建立自己的管理威信,从而实现整个集体更具凝聚力,对于提高工作小频率和管理效率都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