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求真·立论·献策
10140700000052

第52章 关于长安镇历史文化现状与运河文化保护的调研报告

海宁市政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城市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城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当代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无一不包容着城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它赋予城市特有的气质,反映城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为了了解长安镇历史文化和运河文化的现状,提出长安镇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根据市委交办的任务,市政协课题调研组在张炜芬主席和田耘副主席的带领下,就“长安镇的历史文化现状与运河文化保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长安镇区,通过现场视察、征询座谈、查阅资料和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长安镇位于海宁市西部临杭片区,总面积91.9平方公里,与杭州下沙副城直接接壤,是海宁市接轨杭州的桥头堡,承担着海宁市域副中心的功能。清代以前,长安一直是南来北往的咽喉要道,现今仍是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素有“水陆要冲”之称。唐贞观五年(631)设置驿站,称“桑亭驿”,后又改称“义亭驿”。开元十一年(723)设长长安市,因地势扼要,故有长安之称。北宋时改市为镇,称长安镇,至今千余年未变。

长安镇的名胜古迹众多,现存有:新石器时代的凤凰基遗址、施家墩遗址、莫家石桥遗址;东汉时期的“三女堆”画像石墓、翟妃墓;宋代的长安堰旧址、长安下闸桥遗址;清代的仰山书院、虹桥、陈氏民宅、新老两坝示禁勒索碑、乾隆御碑等。历朝,长安镇更是出了不少名人,如陈沂、陆元烺、杭慎修、太虚法师、沈鼎三等。

长安镇一直以来是海宁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07年4月,长安镇、许村镇、农发区、临杭新区四个区块建为“海宁连杭经济区”。如何深入挖掘、保护、利用长安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历史文脉,是增强海宁西部地区“软实力”,提升城市文化厚度和品位的重中之重。

一、长安镇的历史遗存:融合文明

(一)遗址及古墓葬文化

根据“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安镇登记点名单”显示,现长安镇共有古文化遗址7处,分别是东关宋代窑址、姚家簖遗址、管城遗址、凤凰基遗址、施家墩遗址、莫家石桥遗址、大安桥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5处,唐、宋时期2处。施家墩遗址1973年发现并清理墓葬1座,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原始青瓷豆、罐、簋等30余件随葬品。辛江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吴越交界之地,有许多烽火墩,施家墩有可能是一座残弃并为当时军民用作墓地的烽火墩。

古墓葬共有三处,即画像石墓、翟妃墓、鲁王坟。

长安画像石墓,为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古墓葬,俗称三女堆,位于长安镇海宁中学校园内。南宋《咸淳临安志》“觉王寺”条载:“寺后有三女堆”。《海宁州志稿》卷八“茔墓”载:“三女堆,在长安镇觉王寺后,相传孙权第三女也,墓高三丈,周二亩……万历己丑饥盗发之,嘉庆七年署海宁州知州黄秉哲立石,镌曰‘古三女堆’。”1973年春发掘清理出:灰陶钵、樽、盘、盆;男距拜踊、女抚琴俑、舞俑等。墓内保存大批珍贵的画像石刻,几壁雕有龟座蟠龙柱,属目前发现最早的龙柱形象。长安画像石墓是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汉画像石刻,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翟妃墓,据《海宁州志稿》载:“吴翟妃墓,高二丈,周二百四十步,在西北二十五里孙家桥东北里许,吴王权妃葬此”据此,该墓为三国时吴国大帝孙权妃子的墓葬。

鲁王坟,位于长安镇盐仓村联丰组,据1933年高伯时编《海宁观潮》载:“鲁王坟,三国吴大帝鲁王霸,与太子和不睦,赐死后葬此……”该墓为三国时孙权第三子鲁王孙霸的墓葬。

(二)名人文化

长安镇名人荟萃,从南宋时期的名医陈沂;到清代的沈毓荪、陆元烺、许梿、许楣、邹存淦、陈方坦;民国时期的朱宝瑨、杭辛斋、沈山寿、沈仲约、太虚法师、冯朱棣、李尊庸;近现代的沈鼎三、周济、汪菊影等。其间有医学家、教育家、佛学专家、化工专家等,今擇其要罗列几位于后:

陈沂(一说陈迁),南宋初年,妇科名医,曾任宋宫廷御医,建炎时曾治愈赵构妃子的病,御赐宫扇,后迁长安镇定居,子孙继祖业者分居海宁、桐乡各镇,均用木仿制宫扇坚于门口为识,远近称之为“陈木扇”。陈沂著有《素庵医要》、《秘兰全收》。

陆元烺(1789—1860),清嘉庆年间中丁丑科三甲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江西布政使、署巡抚,加一品衔,回乡后,主讲“仰山书院”,著有《盟鸥山馆诗集》等。

邹存淦(1819—?),勤于收集乡土逸事、地方掌故,工诗词、音韵之学,精研医药秘方。咸丰十年手辑《修川小志》二卷,给长安镇留下第一手资料。

杭辛斋(1869—1924),民国初年创白话文办报的一代报人。

太虚法师(1889—1947),民国时期的佛教改革家,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委员,中国整理佛教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沈鼎三(1910—1980),1950年,为五星红旗研制活性不褪色染料——“旗红”成功的染料化工专家。

(三)教育文化

长安镇古时即有义学、义塾、私塾,形成不同的教育层次。明代以后,经济发展,人文昌盛。清嘉庆七年,邑人沈毓荪于觉皇寺旁创设“仰山书院”,为长安镇最高学府。光绪二十九年陈焘、陈惟枚、朱仕谷、汪以德等在仰山书院原址创设海宁州长安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朱宝瑨利用仰山书院旧舍创设海宁州中学堂,为海宁第一所新式中学……

仰山书院,坐落在长安镇青年路49号海宁中学内,是海宁市仅存的清代书院建筑。宋代时,这里“曲沼栽莲、茂林植柳,真幽栖远俗之地。”明洪武八年(1375年)里人沈毓荪筹建书院,阮元为之书匾“仰山书院”,取“高山仰止”意。光绪十四年,陈惟德孙陈方坦集资3000余银元重修;光绪二十九年改为海宁州立长安小学;三十一年,朱宝瑨受知州委托,在书院建海宁州中学堂。现尚存:桃李门、坐春亭、更上一层楼,桃李门外腊梅依然茂盛,坐春亭前连理细叶檀亦枝繁叶茂,环境尚佳。

(四)宗教文化

长安镇原有寺、庙、庵、观40余座,有10多座土谷祠和总管堂,故《修川小志》称长安镇人“好祀,惑僧尼”。其中“觉皇寺”为长安镇规模最大的佛寺。始建于唐,初名正觉寺,五代后重建,北宋治平二年改名觉王寺,也称觉皇寺,明洪武、清顺治、乾隆、道光、宣统等代均有重修。新中国成立后改作粮库,1970年拆除正殿,觉皇寺成平地,现为海宁中学校园的一部分。

圣女小德肋撒教堂,坐落在长安镇东街,是海宁市现存唯一一座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教堂建筑。建于1929年,由尤佩生、陆伯鸿等教徒发起,集资35000元。教堂主体为哥特式建筑,共八间,前正中有钟楼共四层。该教堂是我国第一座由教徒自筹资金建造的教堂,亦为我国第一座以“圣女小德肋撒”命名的教堂。

(五)桥梁文化

据“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安镇共有大小石桥30座,其中清代24座,民国6座,有单孔拱形石桥:虹桥;有单孔或三孔梁式平桥:李王石桥、秀才桥、康安石桥、孟子桥、元隆桥等。

虹桥,坐落在长安镇中街、西街相接处,呈东南西北向跨上塘河。为单孔拱形石桥,结构较完好。正中通高6.7米,拱圈5.5米,跨度10.5米,栏板齐全,望柱残缺。桥中栏板分刻“咸丰元年重建”、“虹桥”篆书铭文,两侧栏板则刻以人物故事花纹浮雕。

始建于宋建炎年间(1127—1130)建造令公庙时。南宋咸淳《临安志》称为“长安桥”。明成化《杭州府志》载:“桥亘如虹,因为虹桥。”明诗人胡奎赞其“绰约风姿,成为脍炙人口之作”。清道光二十八(1848年)桥圮,咸丰元年(1851年)绅士许楣等捐资以原样重建,并于桥南堍建一引桥以利跋涉,俗名小虹桥,美其名曰“桥中桥”。

二、长安镇的运河古道:善水利物

河流是承载历史文化的载体,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曾经过这里。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在公元610年,距今约1400年,而长安镇的运河古道将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海宁地势西南偏高,河道随地势形成上下两河,长安镇即处于上下两河交接地带。两河落差在两米左右,长安古船闸及老坝型同分水岭居于两河之间,自古即为南北航运的咽喉孔道,尤其在宋室南迁,定都临安后,长安更是进出临安的一道门户,至今仍是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上下两河的水路交通,对长安镇乃至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农业生产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善水利物”。

(一)上塘河(陵水道一段)

陵水道 上塘河的前身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所开辟的陵水道中的一段。《越绝书·吴地传》载:“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今嘉兴),同起马塘,湛以为陵(蓄水堰),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秦始皇发会稽谪戍卒通陵,高以南陵,道县相属……”

意思是秦始皇命令囚犯和军队,从钱塘到由拳开挖了一条“陵水道”,开挖方式是“同起马塘”,就是它的河道和道路一起开挖的,且道路修得很高,位置在河的北岸(在镇西一段已辟为公园)。

二十五里塘 南朝梁、陈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长安镇到盐官镇一段称为二十五里塘。隋大业六年(610),大运河从沙渚塘口到长安镇,通过长安三闸(上闸、中闸、下闸),连接陵水道到杭州黄家堰一段,成为大运河的南段。直到元末,运河改道不经长安镇,从崇德经塘栖王林港北关河到杭州。

上塘河(大运河南段和二十五里塘的统称),源出杭州,经临平、许村流经长安,折向东南后流向盐官。流经长安到盐官的一段河道,又名二十五里塘。《海宁市志》:“唐贞观八年(634年),筑长安坝后,以坝为界,划西南区域河流为上河,始称上塘河。”在今东后街西首地下,有当年河道上所筑石桥(即迎秀桥)遗迹。宋元以前,上塘河亦称长河,别名:“修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从长安走此河到杭州的,清乾隆帝南巡,也数次舟行上塘。(摘自于《杭州的水》)

(二)崇长港

崇长港始于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系越王勾践开挖,古称越水道,又名漕运河,亦名下河,为历史上的漕运要道。南起长安老坝,向北经庄婆堰,至桐乡县崇福镇汇入大运河,全长9公里,其中长安镇河段约长2.1公里,是海宁市西部地区北引运河之水入辛江塘和洛塘河的主干河道,也是桐乡、德清等县市通过水路与铁路联运的主要航道。

(三)运河古道历史遗存

1.上闸遗迹

上闸为“长安三闸”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北宋时建成复式船闸,之后逐渐形成“易闸旁民田,义浚两澳”。后成为分上、中、下三道闸门,简称长安三闸。长安复式船闸的废弃情况和确切年月不祥,但从长安坝的碑文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太平天国之前,即清代中期,复式船闸已废弃不用。1964年5月,上闸框处改造成上闸桥(即解放桥),现上闸仅存一侧闸槽。

2.长安堰旧址

位于长安镇虹桥东北侧,俗称老坝,又称长河堰、长官堰、长安坝。清嘉庆年间重修《大清一统志》载:“长安堰,在海宁州西北长安镇,宋时建。元至正七年(1347年)复置新堰于旧堰之西,今名长安坝,旁有三闸。”历史上长安堰是运河水系和下河水系的枢纽,宋代词人范成大、杨万里等均有题咏。清代乾隆帝下江南,便是从这里更换轻舟直奔盐官。旧时船只过坝时均靠绞盘车绞动。船过坝须缴过坝费——古称篾缆钱,元代收20文。长安坝现已没有了历史的辉煌,然而其作用并未完全失去,1985年由小型卷扬机船驳船坝改为15吨级电控轨道升降坝,长安坝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3.新老两坝禁止勒索碑

此碑立于长安镇青年路49号原长安堰上,石质,青色,无座,高1.56米,宽0.95米,为光绪八年(1882年)正月二十三日海宁州知州汪发所立告示牌。碑文楷书,共15行约420字。字迹大都清晰,碑文内容大意为:长安新老两坝,关蓄上河之水,由坝夫经营拖拨往来船只,以通商贾,而坝夫日夜轮流拖拨,额外需索,因此报明府宪,出示永禁勒索、稽延留难等。文中叙述有海宁州署关于长安镇新老两坝盘坝工人工资规定及当时坝上收费记录等。

4.奉宪严禁盐枭迫(粮)害碑

该碑现位于许村镇镇中路85号,高2.03米,宽0.9米,从东朝西,青石质,雍正六年(1728年)立。碑文16行,每行55字,楷书阴刻800余字,碑文主要叙述雍正年间许村一带贩盐成风,县府立石永禁一事,对研究清初的海宁盐业情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长安镇的市井文化:厚德载物

长安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繁衍生息,又自古处于吴越中间地带,长期吸收其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世代相沿。现长安镇西街、中街、东街,依然保留着大片砖木结构房子,临水而居,民风纯朴。

(一)习俗文化

1.庙会

二月初一至初七觉皇寺起(即举行)七佛会;庙会有烧香拜佛、借佛游春、商贾交易三种类型。

2.花鼓戏

抗日战争前,长安镇西文桥或关厢外,每逢春夏之交,时有花鼓戏演出。演唱者三五人为一伙,男扮女装,涂脂抹粉,多在茶楼,剧院等场所演出,乐器有锣、鼓、二胡、竹笛等,唱腔属江南名间小调,上演剧目有《陈再定》、《卖草屯》、《活捉张三郎》等,当地居民朱云根还可以演唱《周阿龙借披风》等作品。

3.滚灯

滚灯为汉民族民间节日中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显示村坊实力的竞技表演,据史料记载已有七百余年历史了。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诗中云:“掷烛腾空稳(小球滚灯),推球滚地轻(在球滚灯)。”长安马牧港的滚灯分两种:红心滚灯、黑白滚灯。红心滚灯为表演用,一般不可以争夺;黑白滚灯为竞技性争夺性比赛用,表演时,有职业者演奏与滚灯节目相关的配乐。如今长安地区还有人在制作滚灯,用作表演或锻炼身体。

4.龙舟竞渡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长安镇有龙舟竞渡。《海宁州志稿》载:“龙舟竞渡,昔盛于长安。龙舟竞赛旧称划龙船,上河段自小渡桥至姚家涧,下河从庄婆堰到卢家桥,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各龙舟轮番比赛。”清末,有老坝、新坝、令公庙前、老当前、闸塘湾、虹桥、卢家桥等地段7艘龙船参加,可见当年竞渡盛况。据老者回忆,民国时期有西关厢的老青龙、老坝上的老白龙、新坝的小白龙等龙舟参加比赛。

(二)名菜、名点文化

1.宴球

海宁长安宴球名闻江南。据传,清乾隆帝南驼、巡海宁时,厨师高手制作宴球,乾隆感到味美可口,甚为赞赏。其技术配方及传至今日。制作宴球的配料有:鱼肉(鲢鱼)、火腿肉、肥肉、水发肉皮、冬笋、味精、精盐、黄酒等。

2.方糕

俗称眼镜糕。民国12年(1923年)后,长安张万盛点心店方糕,名闻遐迩。新中国成立后,后代传人张寿浩制作方糕技术甚好。其制作配料有:糯米粉,甜的配细豆沙、猪油、核桃肉,咸的配切磁针精肉和盐等。

3粉作

俗称粉人,即用米粉制作的粉食工艺品。如用于造房上梁时用的“八仙过海”上梁元宝,制作八个仙人立在元宝上,祝贺上梁大吉大利。现许村吴杏华老人传承着这门手艺,其作品也频频在全国及省、市获奖。

四、长安镇城市文化发展取向

以“善水利物、融合文明、厚德载物、健康宜居、和谐民生、诚信进取”的城市文化特质为底蕴,塑造长安镇的文化。

(一)保护旧城历史文化,个体与整体相融合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处于不同背景环境的古街道及其古建筑有的被附上现代文明的印记。如,标注各种宣传标语,用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木结构建筑等。古镇内部分地方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备,环境脏乱,大量传统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修缮,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要强调树立新的保护和发展思路,即对古镇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现存文化遗址本体的抢救和修复,还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和谐周边环境,从而达到长安古镇文化内涵与整体景观的有机统一。

(二)突显运河古道文化,机制与规划相融合

运河海宁段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曾写下浓重的一笔,尤其是采用三闸两澳复式结构的长安闸,为古代江南运河科技含量最高的船闸,曾与秀(今嘉兴)之杉青堰、常(今无锡)之望堰齐名。闸、坝、水澳原是极普通的水利工程,但在长安闸这里,通过巧妙的工程规划、澳与闸门联合运用和潮水的节制调蓄,形成了一项全新的工程类型——复闸。长安坝则曾是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史地上都曾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长安坝和长安三闸曾在历史上并存,且都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都是我国古代水利技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良好佐证。

大运河的保护管理是综合性、跨部门的,涉及建设、水利、交通、文化等多个部门和层面,也牵涉到诸多利益问题,如此复杂的管理体系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实施有效保护。在这样的一个协调机制下,还需建立相关的生态保护、城市建设、航道管理、文物保护等保护规划。接下来须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统筹各项保护与发展。

(三)传承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年节民俗是最具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文化领域,其存废兴替成为社会演进和文化变迁的标志与注释。”长安镇在传统的年节民俗(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上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理解,已注入了新的内容,从侧面衬托出年节民俗的嬗变。对于民间造型艺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机器生产大大加速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民间手工制作,如粉作工艺,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不得不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一些外来风俗的传入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中国传统民俗。虽然这是“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的文化更大范围的整合与发展”,但这也逐渐影响着青年一代对传统民俗的态度。保护传统民俗、传承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五、长安镇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一)以老街为中心进行商业开发

整修现有的中街老房子,店面按旧式原貌进行改造。融合长安镇传统饮食文化、桥梁文化,连通虹桥,将传统食品宴球、粉作、方糕制作等置入老街。并在长安镇设立名人“陈沂、陆元烺、邹存淦、杭辛斋、太虚法师、沈鼎三”等宣传牌。

(二)以“一坝三闸”为中心进行旅游开发

恢复三闸中的“中闸”,保留前后两闸现貌,并对“新老两坝禁止勒索碑”碑文拓片,并进行玻璃密封,防止风化。沿河疏通道路,与中街连通。河边设立景点:包括秦始皇拜祭大禹陵经过运河处、马可·波罗到杭州长安转乘处、乾隆皇帝长安歇息处等。同时对位于许村镇镇中路85号的“奉宪严禁盐枭(粮)迫害”碑,也要妥善保护。

(三)以“觉皇寺”为核心进行宗教开发

恢复觉皇寺香火,修缮“圣女小德肋撒教堂”,并将原有的40多座寺、庙、庵、观和10多座土谷祠和总管堂的原状塑成模型,展示历史上的繁荣状况,供游人参观,并在每年的二月初一至初七恢复觉皇寺的起七佛会,可以将花鼓戏、滚灯等习俗文化有机结合。

(四)以“长安画像石墓”为中心进行遗址的抢救性保护

作为省文保单位的汉墓坐落在海宁中学内,目前石刻风化严重,建筑物严重漏雨,木头腐朽,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同位于海宁中学内的仰山书院,是国内仅存的少数几个书院之一,也是海宁市文保单位,需立即进行抢修,书院抢修后,可以作为图书阅览场所之用。坐落在长安镇新生村的翟妃墓(孙权妾)也需要一并整修保护。同时建议重修辛江施家墩吴越战争时期的烽火台。将这些景点与老街、一坝三闸和寺庙连成一线,开发旅游。

结束语

城市是历史延续的产物,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痕迹。历史的文脉就是城市的记忆,割断历史文脉的城市,犹如丧失记忆的人,苍白而没有根基。城市特色的形成取决于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但历史文化、城市文脉是打造特色的关键。因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就像人的个性主要传承于先天禀赋一样,主要蕴藏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肌理和每一道风景之中。这些风貌建筑、历史街区和文化名胜,都印刻着前人对历史文化的创造,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历程。

秉承文化之魂,感受地域之势。俞伟超先生曾说:“只有人类才能产生‘文化’,使前代积累的能力,能通过‘文化’的传递而代代积累,使‘文化’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