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政协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在经济界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也是“绿色产业”、“无烟工业”,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涵养税源、带动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2009年以来,国家和省、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举措,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繁荣发展,成为当前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
一、我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婺城区自然生态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加上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通达,发展旅游经济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现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调查情况看,婺城区目前拥有的旅游资源蕴含量十分丰富,全区共有旅游单体资源189个,其中三级以上优良旅游资源单体39个,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家。
婺城旅游资源分布面较广,17个乡镇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旅游资源,除汤溪镇外,大多集中在箬阳、安地、沙畈、塔石、罗店等山区乡镇,其旅游资源占总数的90%以上,特别是大应溪、白沙溪源头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同时资源特色明显,以生态型居多,涵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古迹、人文风情、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其中不少资源得天独厚,开发利用价值很高,还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婺州窑、婺剧、道情、金华火腿、金华府酒、婺州举岩制作技艺等享誉中外,以此发展休闲旅游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1.山水生态特色
山区是婺城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其中北山(金华山)和南山(仙霞岭余脉)相峙对立,全区山林面积126万亩、生态公益林43.8万亩、毛竹13万亩,有龙葱猕猴、乾竹坑次生林、朱前坞次生林、大高坞次生林、水竹篷古树名木、慈姑殿次生林、里花坞黑麂、东西坑鬣羚、毛洋次生林等9个自然保护区,有古树名木2024株,还有10多个品种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北山,有双龙名胜风景区,现为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山区植被保护完好。在南山,有九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森林覆盖率95%,有属国家与省重点保护树种有10余种,有100年以上古树名木833株。有龙葱景区,不仅是个原始森林、天然氧吧,还有20多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瀑布群。同时,安地、沙畈、塔石、莘畈等四条山垄是白沙溪、梅溪、厚大溪、莘畈溪的源头区,水利资源相当丰富,沙畈、金兰、安地、莘畈及正在兴建的九峰水库等五座中型水库库容达3.9亿立方米。其中沙金兰、龙潭、安地、莘畈水库区是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区域。此外,在新城区还有两处尚待开发的水利资源,一处是郭力垅水库区内的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可称得上是浙中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一处是区政府行政中心以北正在建设的石柱头橡皮坝工程,据测算,待工程建成后将增加水域面积近5000亩,是开发水上游乐运动项目的极佳资源。
2.人文风情特色
婺城区有积淀深厚的古婺州文化和太末文化底蕴,素有“江南邹鲁”之美称,堪称“人文旅游资源宝库”。其中名声在外的,有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南宋“金华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清代戏曲家李渔(原汤溪县人)、现代大画家黄宾虹、诗坛泰斗艾青和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分别就读于金师附小和红军巷小学);有唐法隆寺经幢、宋元名刹天宁寺、太平天国侍王府、婺州铁店窑遗址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还有雅畈七家厅、白龙桥古桥、古方洞山塔、三国白沙堰、丰子恺祖居等众多古迹遗址;有被誉为江南第一庙的汤溪城隍庙,有古朴典雅的寺平、中戴明清古建筑群,有双龙黄大仙道教文化、白沙文化和集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的九峰山文化,同时九峰桃源仙境还是陶渊明的隐居地。在沙畈、塔石、箬阳等乡还有中国革命的纪念地。1933—1935年,粟裕将军、刘英书记在沙畈的银坑、芝肚坑、塔石的交椅山等地开辟了遂宣汤革命根据地。银坑革命烈士陵园、门阵国共谈判旧址、交椅山红军标语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此外,婺剧、道情、斗牛、庙会、龙灯等民俗文化瑰丽多姿,再加上有婺州特色的“金华煲”、遍地开花的“农家乐”、特色农家菜、民间小吃等,将成为婺城旅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田园风光特色
婺城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浙中粮仓、鱼米之乡,可以说是物产丰饶,农副产品丰富,特产众多,被誉为金华火腿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苗木(盆景)之乡、中国南方奶牛和乳品之乡等。现有花卉苗木、奶牛乳品、有机食品三大特色产业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其中金华两头乌、奶牛、佛手、茶花、桂花、西瓜、葡萄、茶叶等都是全省的品牌产业,这些产业在罗店、蒋堂、竹马、安地、汤溪等乡镇有大面积的特色基地,如竹马国际茶花物种园、罗店花卉基地、安地十里桂花长廊、万象花卉基地、采云间茶叶生产基地等,形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有很高的观光价值,是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最广阔的资源。此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农副产品,如金华火腿、金华府酒、婺州举岩茶、金华香肠、金华酥饼、金华佛手等,可开发成婺城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为婺城旅游集聚更多的人气、商气,推动旅游业更快地发展壮大。
二、当前我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婺城区旅游业依托市本级核心区的优势,从改革开放中起步,经过多年的经营开发,已实现了从传统的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的转变,目前全区已拥有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景点34家(不含市开发区),旅游经济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双龙洞、九峰山、仙源湖、城隍庙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8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8.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8亿元,旅游成为第三产业中一大亮点。
但与义乌、东阳、武义等兄弟县市相比较,婺城旅游经济总量并不高,品牌不够鲜明,还有很多明显的弱势。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和制约因素:
1.政府主导力度还不够,旅游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目前,我区旅游业发展还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旅游业管理队伍力量薄弱。区内四大园区各自为政,旅游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市、区旅游方面的管理职能还未理顺,特别是城区范围的景点、文物、旅游企业管理多头,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2.缺乏一体化发展规划,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到位
目前,全区尚无一个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景区旅游项目的包装、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不能有机整合,未形成旅游网络和氛围。现有旅游资源景区普遍存在“低、小、散”状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非观光型旅游产品发展缓慢。还有很多珍贵的、有价值的资源闲散在各地,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开发,带动力强、辐射影响广的旅游精品项目缺乏。
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瓶颈”
由于区政府财力有限,旅游发展投入严重不足,旅游资本的市场化运作还未破题,民间投资少,除九峰山风景区和美地南山漂流项目外,其他乡镇民间投资基本没有,资金匮乏使许多景点无力开发,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很多景点特别是山区许多资源,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限制,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很大。而已开发景区无论是旅游宣传促销、景区保护和景点后续开发建设,还是旅游产品开发,都缺乏有力的资金投入支持。
4.策划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资源至今“藏在深山人未识”
目前,我区旅游宣传人员匮乏,宣传资金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全区尚无整体旅游形象设计,我区旅游在市场上标志不明显,特色不突出,缺乏响亮品牌。除双龙风景区外,其他景区都缺乏包装策划意识,宣传缺乏中心主题,打不出富有诱惑力的品牌。此外,景区各自为政,也未能形成合力。
三、对推进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根据我区旅游资源内涵特征,建议发展思路为:围绕“打造浙江中西部旅游目的地”总目标,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以双龙景区为龙头,仙源湖、九峰山景区为重点,立足本地资源,注重生态特色,引入市场机制,加快景区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游、人文风情游、田园观光游,努力培育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休闲农业示范区、城市森林公园、浙中水上游乐中心,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效应,主动融入全市、全省乃至长三角旅游大网络,打响“宜游金华、休闲婺城”品牌,努力打造浙江中西部都市花园和休闲度假胜地。主要发展以下重点项目。
1.双龙洞(黄大仙祖宫、大盘山凉都)—尖峰山—智者寺景区
目前,利用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北山正在规划开发“浙中凉都”项目,将成为人们休闲、度假、避暑的一处清凉之地。应着力打响“双龙胜景、大仙圣地、浙中凉都”三大品牌,充分挖掘“黄大仙传说”和“婺州举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策划和组织好“神奇双龙洞、神秘黄大仙”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活动,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同时,利用金华人的“尖峰山情结”,可在尖峰山顶建设标志性建筑和朝圣场所,借助尖峰山西北面正在规划恢复的千年古刹智者寺的香火,打造金华的“富士山”即“尖峰圣山”,若再可配合开展一些诸如婺剧戏台、道情表演、婚庆礼仪的活动,必可成为金华人趋之若鹜、人气最旺的景区。
2.九峰山(九峰水库)—寺平古村落—城隍庙景区
九峰山是具有良好的丹霞地貌景观,深厚的太末文化,道、佛、儒三家杂合的文化积淀的多类型的风景区,开发价值大。当前重点要理顺关系,重新明确开发主体,加大投入,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可进入性,可利用佛教祖师菩提达摩圆寂、名僧贯休讲学、道教学者葛洪炼丹、陶渊明隐居等,恢复和设置相关观光景点吸引游客;增加服务点等基础设施,为过往游客提供小憩场所;设计好游览步道,为游客提供观光条件,着力打造“三教合一”的“九峰宗教圣山”。同时借助采云间茶场基地和周边田园风光,开辟田园体验、户外运动等游乐项目,增强吸引力。九峰水库建成后,可利用库区和峙垄水库、西畈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在寺平明清古建筑群景区,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抓好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以其古朴典雅、风格奇异吸引游客。可配合后续开发汤溪城隍庙,在庙前打造汤溪特色古街,集中汤溪特色菜肴、民间小吃、传统工艺品等建设“古镇商贸一条街”,并组织开展“逛庙会”、游街、斗牛等游乐活动,推出“汤溪一、二日游”旅游精品线路。
3.仙源湖—琴坛—龙潭景区
仙源湖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区内有千亩花卉苗木、万亩翠竹林等生态景观,还有十里桂花长廊和已启动的野生动物园、龙溪漂流、水上运动项目,是度假休闲的绝佳之地,可开发成为以休闲、度假、体验游乐为主的城郊湖山型旅游度假区。同时,在仙源湖—琴坛—龙潭陇线,沿途也有丹霞地貌,奇山奇石峥嵘,可开发10公里水上观光线和琴坛—龙潭自然观光区,在景区内设置一些沿溪休息点、观光点、野营露宿点等,中、远期建设琴坛避暑山庄、龙潭度假山庄。
4.东方红林场—郭力垅水库—石柱头橡皮坝景区
东方红林场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拥有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5805亩,建有油茶、乌桕、油桐三个种质资源库,其中琅琊林区已收集及保存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油茶种质资源275种、油桐162种、乌桕132种、核桃63种。以种质资源库为平台,将东方红林场的森林资源与郭力垅库区的水利资源相融合,这在大中城市周边是绝无仅有的,堪称金华的“小西湖”,可在周边建设一些如桥梁、亭台、茶馆、游船等休闲设施,打造具旅游、休闲、观光、科研为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同时,在新城区石柱头橡皮坝,利用坝体形成的近5000亩水面的人工湖,可投资建设“浙中水上游乐中心”,如水上游乐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水上竞技竞赛、各式游船等,供市民休闲、游乐。
5.琅峰山(铁店古窑址)—沙金兰水库—龙葱景区
琅峰山是市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由琅峰山主景区、石岩寺景区、金兰湖景区、白沙古庙、铁店古窖群址等组成,素有“古婺胜地”之美称。其中以白沙老爷卢文台修建白沙堰的主题的白沙文化在民间影响甚广,应积极弘扬白沙文化,以提升琅峰山景区的品位。并高度重视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店古窑址的保护和开发,可修建陈列馆,开发传统古窑制作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同时,可开发建设沙金兰自然生态观光区和龙葱生态观光探险度假区,重点开发龙葱生态休闲、避暑度假、探险考察多类型的功能风景旅游区;在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开辟沙金兰库区—大龙葱—小龙葱生态、探险旅游线,建造沙畈休闲度假、龙葱生态避暑山庄;充分利用沙金兰库区目前已建立的7个特色生态自然保护区、优质水源和龙葱原始的森林生态特色,开辟沙畈生态游、龙葱“森林浴”、“探险猎奇”旅游项目。此外,应充分利用门阵国共谈判旧址、银坑粟裕将军旧址、遂宣汤烈士陵园、交椅山红军标语等,加大修缮和保护力度,开辟“红色一日游”。
6.罗店—竹马—万象花卉基地—安地现代农业观光景区
田园文化、农业观光项目是郊区型景点,可充分利用竹马国际茶花物种园、罗店花卉基地、安地十里桂花长廊和植物园、万象花卉基地这些区域性经济特色,制定农业观光带的旅游专项规划,建设适合作为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农业观光项目—郊区度假型旅游区,发展田园文化体验游,即与农民同住同劳动“农家乐型”,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学习园艺的“农业娱乐型”,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乡村度假型”旅游项目,把罗店—竹马—安地农业观光区建成金华市区的后花园。
7.古子城(太平天国侍王府、法隆寺经幢、天宁寺、八咏楼)—雅畈历史街区(七家厅)—中国火腿博览馆历史文化景区
金华古子城和雅畈历史街区是金华两处历史文化风貌和特性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共计历史建筑56处。古子城到处都是古时风貌的建筑及古迹,如清代建筑风貌的八咏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咏楼、民国初年风貌的酒坊巷(在酒坊巷中至今还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唯一见证两岸人民共同抗日的中国台湾义勇队旧址)和黄宾虹故居、明月楼、天宁寺等。在雅畈历史街区,保存着省级文保单位七家厅和县级文保单位将军殿等文物遗存。两个历史街区里的砖木楼房、雕梁画栋、细长古街、古井、古木、古城墙,还有沈约、李白、李渔、李清照、黄宾虹等文化名人留下过的足迹。距今1140余年历史的法隆寺经幢位于金华城南金钱寺村,法隆寺经幢雕刻代表了唐代江南石刻工艺水平,幢身上的勾栏构件是浙江省所见最早勾栏的实物例证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同时,金华火腿是金华最著名的城市名片之一,2009年新开馆的中国火腿博览馆作为行业第一个博览馆,将在传播火腿文化、促进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增添金华旅游特色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他可开发的重点项目,还有塔石垅金西大峡谷景区和莘畈水库景区。开发塔石垅金西大峡谷景区,要制定保护塔石垅森林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峡谷区域的自然植被,开辟峡谷观光一日游和“同吃农家土菜、同住农家瓦房、与农民同劳动”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莘畈水库景区,要制定景区发展规划,强化水体保护,开发水上观光、游乐、体育、度假和美食等项目。整顿和美化莘畈电厂厂容,丰富厂内展厅的展览内容,增加水电科技知识内涵。
未来还可发展工业园区观光游。我区新兴的两座现代化工业新城——婺城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目前园区内形成的以汽车制造及其零配件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可开发成企业文化、工业生产线等参观游览项目,成为发展婺城工业旅游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合作,主动对接杭州西湖、千岛湖、横店影视城、义乌小商品城、武义温泉、诸葛八卦村等知名景点,融入长三角旅游大网络,拓展旅游市场。
四、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其支柱地位和龙头作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针,积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建立旅游业发展、经营、管理和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动态旅游管理体系,完善城市旅游形象标识系统,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融入大金华旅游区和“长三角旅游圈”。
1.加强对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
要尽快把旅游业发展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旅游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形成全区发展旅游的合力。一要成立婺城区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婺城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布局谋篇,制定并实施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要加强旅游工作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套。将旅游局从城建局单列出来,落实相应的人员编制,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实行独立核算,并设立婺城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建双龙旅游集团,具体开展旅游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等工作。另外,可邀请或聘任有关专家学者和上级旅游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旅游发展顾问、旅游局副局长等,为婺城旅游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智力支持。三要积极开展争创旅游强乡镇工作。把全省旅游“十个强县、百个强镇、千个强村”工程创建活动延伸到乡镇,开展旅游强乡镇创建工作,实行农旅结合,以农庄经济、园区农业和特色产业为主体,培育开发一批观光农业和旅游休闲项目,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市场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
2.编制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目前,双龙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正在编制浙中凉都概念性规划;仙源湖度假区2001年已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九峰山旅游发展规划已完成编制。在这三个景区旅游规划的基础上,要抓紧编制《婺城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培育婺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抓紧制定和修编景区建设详规,制订近期建设计划、远期开发规划、分步实施方案等,并锁定全区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路、重点、步骤,突出重点,开发精品,对部分景区和景点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以点串线,连线成网。在旅游项目开发时,要严格执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严禁对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破坏,避免重复建设。
3.制定出台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要像抓工业一样地抓旅游业的发展,切实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是在2007年《关于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快婺城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更为优惠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旅游业发展,并与市里配套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旅游项目的基础性投入,主要用于旅游规划修编、重点旅游项目开发策划、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区旅游形象宣传、客源市场开拓、旅游培训、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信息化建设等。二是出台有利于引进国内外资金和先进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旅游企业、旅游人才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尽快建立多元化旅游投资的工作机制,整合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旅游业的开发。三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立项、专项资金和建设补助,设计、策划和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大景区参与我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为婺城旅游发展争取最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四是每年以项目经费等方式,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或重点文物抢修保护专项资金,使目前急需抢修的铁店古窑址、雅畈七家厅、粟裕将军旧址、交椅山红军标语、上阳古村落、白龙桥古桥、古方洞山塔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能够尽快地修复和及时地保护。
4.抓好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工作
按照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旅游项目,加快现有景点的完善和提高,将婺城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和市场优势。一要抓紧包装设计婺城旅游整体形象。要打破当前婺城旅游“低、小、散”格局,把全区旅游资源和景点整合,进行整体设计包装,充分发挥我区山水生态、人文风情、田园观光等特色,着力打造“宜游金华、休闲婺城”品牌。二要加快旅游单体项目包装策划。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新项目,如创建“中国休闲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田园文化体验游;设计打造九峰山、尖峰山南北两座“圣山”,吸引金华及周边县市居民前往朝圣观光;着力建设浙中凉都、野生动物园、城市森林公园、浙中水上运动中心、龙溪漂流等项目,开发市民休闲、游乐的活动场所;此外可进一步开发提升中国火腿博览馆、婺州举岩制作工艺、“八婺风情”、“探源头水、走红军路”等人文特色旅游。要结合我区现有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牌效应,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包装一些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在重点乡镇和主要道路布局建造旅游商品市场、购物中心,打造“书画一条街”、“小吃一条街”、“特色产品一条街”等。三要开展一些旅游文化创意活动。利用婺城山水自然风光,开展春夏秋冬风光摄影大赛、民间采风活动等,充实和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位。举办婺城旅游论坛、中国火腿博览会等,促进政府部门、学术界、旅游业界之间交流互动,推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
5.加快旅游景区的基础性建设
要加强景区绿化、亮化、洁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通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努力实现景区建设硬件过硬、软件规范,推进景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重点要加快推进旅游景区道路交通和景区标识建设,规范设置旅游目的地景区标示牌(重点在高速公路、车站出入口,市区,城市主要道路沿线,旅游中心乡镇的集镇出入口,景点出入口等)和景区游览示意图等。加快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服务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建立以住宿、餐饮、商品、泊车为重点的一系列旅游景区服务系统,完善景区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促进我区旅游景点建设水平和服务档次的提升,为旅游者创造优质的旅游环境。
6.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
要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由政府主导加强策划,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一是广辟新闻渠道宣传促销。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舆论媒体,对我区旅游资源进行公益宣传,制作和发放婺城旅游VCD光碟,扩大婺城旅游形象、品牌的宣传覆盖面和大众印象度。要加快旅游商务信息网络的建设,开展网上宣传促销、咨询和预订服务,完善旅游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要利用旅游卫视、中央四台、中国旅游报等全国知名媒体进行婺城旅游品牌宣传。二是创新旅游产品带动促销。要注重旅游商品的开发,将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婺城特产、地方小吃、名优产品纳入旅游商品开发范围,力求使旅游商品集纪念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吸引商机。三是发放旅游消费券促销。向外地市民发放旅游消费券和门票,可按照不同层次、类别的消费者,制作和分发不同价值的旅游消费券、景点门票折扣券,同时配套推出本地酒店餐饮、住房优惠券等,对刺激和拉动国内旅游市场有很好的效果。四是争取区域联合协作促销。要积极与旅游公司合作,加强与浙中地区、长三角区域及周边县市景区的联合,做到游线合建,市场共拓,推进旅游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同时开展“以节促旅”,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展览、文化、经贸等大型活动,邀请旅游组织、企业、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来观光考察;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展销会,提高婺城旅游知名度。
7.重视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重视和支持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要积极与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合作,构建畅通有序的旅游人才交流平台,加强旅游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旅游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可采取集中培训和“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办法和方式,通过组织各种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促进我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