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总有一条道路抵达心灵
10128300000088

第88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孔子曰:“宽则得众”。宽以待人者,受到众人的欢迎。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一个改过的机会。

张绣,在《三国演义》中所占分量不大,却是第一个使曹操中计,几乎丧生的人。

《三国演义》的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水》中,专门记录了这件事:

张绣屯兵宛城(今河南南阳一带),曹操来伐。张听谋士贾诩言,不战而降。不料曹操好色,误掳张绣之婶母、张济之妻入营,寻戏作乐。张绣大怒,用贾诩谋,夜袭曹营,袭杀曹操猛将典韦。曹操长子曹昂和爱侄曹安民亦死于是役。曹操命大得脱。后来张绣与刘表联合,再战曹操。曹操再中贾诩之计,大败于宛城。因恐袁绍来袭,撤出战场赶回许都。数年之后,曹操拟攻徐州刘备,惧张绣蹑其后,派人招抚。恰于同时,袁绍也来招张。张绣犹豫不决。不过,两者相较,张绣还以为投袁绍可靠:一来,当时袁绍势力大大超过曹操;二来,自己曾两度差点置曹操于死命,并杀其爱将、爱子、爱侄,如何见容于彼?

贾诩深知张绣心意,为了劝其投曹,当面毁袁绍来书,叱退来使。张绣大惊,怕因此得罪这位当时最大的一路诸侯,招来横祸。贾诩却从从容容,以三句话讲了三点弃袁投曹的好处:

首先,“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也就是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应该归从。

其次,袁曹相较,“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最后,从袁绍与曹操个人相比,“曹公五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意思就是说:曹操必不会因私怨而不接受张绣的投降,以借此向天下表示其度量和德行,天下有本领的人也就会闻风归附了。

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但曹操并没有记恨以前的恩恩怨怨,杀了张绣,反而重用了他。由此可见,曹操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他对张绣的宽容,也使他获得了他人的信任。

唐太宗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宽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并出现为后人乐道的“贞观之治”。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多次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却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始皇如果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曹操、李世民、秦始皇等,都具备容人之量,并因之而受人称赞。相反,有的人则由于心胸狭窄,凡事锱铢必较而遭人唾弃。

著名的慈禧老佛爷仅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这样的“小肚鸡肠”如何不让人寒心呢!

古人云:“有容乃大”。以事业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相互之间多一些理解信任,多一些宽容大度;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应该相互谦让,相互体谅,真正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包括要善于与批评过自己的同事一道工作,凡此等等,这些宽容的理念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你应该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

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曹操不仅不计较张绣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反而对张绣重用,这正如一面镜子,光明磊落。宽容,不仅融化了彼此的过节,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曹操与张绣、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件事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谋事的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