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总有一条道路抵达心灵
10128300000004

第4章 挺住生活的磨难,命运才会为你而变

如果你是一只海蚌,就必须忍受砂石的蹂躏;

如果你是一块礁石,就必须经受滔天巨浪的袭击;

如果你是一株小树,就必须经得起风雨雷电的考验。

……

磨难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感觉到米饭的香甜。”其实,生活就是一个不断饥饿和对抗饥饿的过程,生活中的“饥饿”就是磨难。因此,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会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生活原本如一张白纸,但有了磨难的导演,它便成了一部悲欢离合、情节生动的戏剧。磨难赋予我们艰辛和烦恼,赋予我们无助和忧伤,同时也赋予我们过五关斩六将的豪情壮志以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

但是很多人没有这样幸运,能够在磨难之后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原因就在于他们根本不是理智地理解“磨难”,甚至把它当成魔鬼,不敢靠近,不敢接受。其实,生活离不开磨难,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如果没有艰难困苦的历练,如何成就人生的辉煌?需要知道“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危机激励,人也容易走向碌碌无为。

是啊,面对海蚌体内璀璨的珍珠,我们只是伸手拾之;面对参天大树,我们只是不住地摇头啧啧表示赞叹,然而谁会想到它们曾如何坚韧地忍受剧痛,如何顽强地同风雨作战!记得冰心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段美好的生活,就应是一部艰难的奋斗史,因为只有不畏险峰的攀登者,不畏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海底觅得宝珠!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痛苦和磨难,当它们光顾的时候,只有勇敢地面对,征服它们,才能让自己不再低头,抬头挺胸,也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司马迁虽遭受了宫刑,却完成巨著《史记》;勾践卧薪尝胆后,东山再起,终于灭吴;李世民虽遭兄弟排斥,却仍能用心于天下,造就了“贞观之治”;曹雪芹经受天堂地狱般变化的打击之后,“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著成《红楼梦》。历史证明:磨难并非对一个人的摧残,而是一种锤炼。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春秋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师于异人鬼谷子。庞涓先期毕业,成为魏国权臣。孙膑学满业成之时,魏惠王派使者前来求见,欲用孙膑。孙膑到了魏国,才华初显就引起了庞涓的忌恨。他一方面设计陷害孙膑,欲除去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他又冒充好人,骗取孙膑的信任,欲夺其《孙武兵法》之秘传。结果,孙膑被剔去双膝盖骨,又以墨刺面,成了一个废人。孙膑因不知内情,为感激庞涓救命供养之恩,决定为庞涓默写鬼谷子注解的孙武兵书,直到有一天,孙膑的一个侍者听闻真相,密告给孙膑,孙膑才恍然大悟。于是,他突然装疯,痰涎满面,胡言乱语,或哭或笑,或怒或骂,长发披散,故意卧于猪圈之粪秽中。庞涓也曾试过他是否装疯,但孙膑表现得像真疯一样,有好酒好肉故意不吃,却专吃别人扔过来的狗骨头及泥块。庞涓这才相信孙膑确实疯了,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孙膑整日混迹于市井之中,或狂言诞语,或悲号不已,没有人知道他是假装疯癫。其实孙膑是以此为伪装等待机会。一日,齐臣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趁机求见并最终逃走。孙膑到了齐国,成了大将田忌的军师,立志复仇,励精图治数载,终于设计在马陵将庞涓万箭穿身,一雪前仇。

也许我们不需要像孙膑一样忍辱负重,但是无论如何,人生总有重重磨难,它也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经历过的痛苦和磨难,是你的一笔财富,一种收获。也只有在你痛苦和难过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平常的东西,此时是多么的可贵和难得。更为可贵的是在你经历了磨难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战胜了自己向这些磨难妥协的念头,顺利之门就会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