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运握图:杨坚
10105600000002

第2章 权势联姻

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杨坚14岁,转入太学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太学是一所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魏孝武帝匆促西迁,礼乐散逸,典籍不备;宇文泰集团起自行伍,军将骁勇少文;贵胄子弟从小习武,以弓马自矜。宇文泰深知,没有文化的队伍是难以担负起争夺天下的重任的,所以,他努力提倡学习,甚至在自己的行台设置学堂,让部下府佐白天办公事,晚上到学堂学习。当然,这种军政机构附设的学堂,充其量不过是进行诸如扫盲和学习一般公文写作之类的实用教育,同正规学校完全不能等量齐观。但弥漫于统治阶层的尚武轻文的风气,给以后形成的国家政权留下严重的先天不足的病根,这是后话。就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学校的师资设备来看,西魏太学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在这群质朴而孔武的子弟中,能文善武,就容易得到大家的尊重。例如,李礼成“虽善骑射,而从容儒服,不失素望。”至于像杨坚这种自幼深受佛寺教育的学生,更是一种特异的人物,其威仪风姿,让那些胡人军将公子和汉人世族子弟肃然起敬,“虽至亲呢不敢狎也”。在太学学习的都是官宦子弟,杨坚所获得的尊重,在他们这一代人登上政治舞台时,就成为极其宝贵的政治资本。

就在这一年,杨坚被京兆尹薛善看中,辟他为功曹。这一任命固然是象征性的,但对于杨坚来说,却是他走上仕途的开端。

翌年,杨坚因为父亲平定江陵(今湖北省荆沙市)的军功,被授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勋官,封成纪县公。第二年,又升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衔。在宇文泰制定的勋位中,杨坚的勋位已是最高的九命一级。显然,作为宇文泰集团的核心家族,其子弟都从高位起家,这就确保了各个家族既得利益的世袭继承,维持了其显赫的政治地位和整个集团的稳固。所以,杨坚虽然还没有正式踏上仕途,但其似锦的前程,已经得到充分的保障。

就在这个时候,杨坚又迎来了对他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喜事。他父亲的老上司,上柱国、大司马独孤信相中杨坚仪表非凡,满心欢喜,便把14岁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他。

两家都是北周开国勋臣,数一数二的豪门大族。杨忠是汉代名相杨震的后裔,他助宇文泰起兵,屡建战功,爵封隋国公,食邑万户,长子杨坚年方17岁,因父亲的功勋,已被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将军开府置官属,指一种待遇),又进而封为大兴郡公。同他结亲的独孤信,更是权势隆盛。独孤信也是随宇文泰起兵的大将,官拜上柱国(北周时最高官衔,共八“柱国”,每人统二“大将军”,分别统率府兵),爵封卫国公。他的长女又是当今皇帝宇文毓的皇后。

独孤信共有七个女儿,对14岁的幼女独孤伽罗最为钟爱,决意为她选一名乘龙佳婿。长安城内,多的是公子王孙,个个都想攀龙附凤,因此上独孤家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是,独孤信选中了杨忠的长子杨坚。他爱杨坚长相奇特,气度不凡,也爱杨坚少年英武,韬略过人。经过几次慎重考察,才满意地定下这门亲事。

婚事办得热闹、隆重。洞房花烛之夜,一对新人含情脉脉,互相注视着对方。新娘正当豆蔻年华,修长的身材,雪白的肌肤,凤眼桃腮,眼波如水,似有无限柔情。独孤氏见丈夫痴痴地盯着她看,含羞低下了头。她也为自己终身有托暗暗高兴。她发现,杨坚不仅生得一表人才,而且似乎很重情义。

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独孤氏虽然生长权贵之家,但谦卑自守,柔和恭孝,家教、修养都属上乘。她也不仅仅是个漂亮的女子,而且通晓书史,对于古今兴亡大事颇有些独特的见解,因此,她深得杨坚的器重。

有一天,杨坚下朝回家后,同夫人一起坐着叙话,忽有朝中同僚赵昭求见。赵昭是带着皇帝的秘密使命来的。由于有人传说,杨坚有帝王之相,引起明帝宇文毓的疑忌,便派善于替人看相的赵昭来,仔细察看杨坚的面相,如真有帝王之相,就要设法诛灭他。赵昭一看杨坚的长相,不由大惊。他告诉杨坚道,你这相,五百年也难得一见,额广,中央突起,直贯入顶,相法上称为“玉柱贯顶”,此相当为天下之君。

杨坚一听,害怕极了,忙用手掩住赵昭的口,不让他说下去。杨坚生怕赵昭是奉皇帝命来试探自己的,忙装出一副不经意的样子,说道:“我不过是一凡夫俗子而已,只愿效法我父亲,为国出力,此外一无所求。”这时的赵昭,已决心投靠杨坚,谋求将来的富贵腾达,他说:“我这绝非恭维话,将军日后必为天下之君,但须经过一番大诛杀才能定天下。请务必记住我的话!”他还嘱咐杨坚说,执掌朝权的大冢宰(丞相的代称)宇文护忌贤害能,要深自韬晦,等待时机。

赵昭回报明帝时故意说,杨坚虽然相貌奇特,但将来至多做一个柱国之类的大官,“天子之相”只是讹传而已。明帝这才放下心来。

再说杨坚送走赵昭,回到上房,将刚才赵昭的一番话告诉了妻子。独孤氏听后十分高兴,丈夫既有天子之相,那么,自己将来就能当上皇后。作为一个女人,还有什么比当皇后更高的企求呢?凭着她对于时势的估计,以及对丈夫的了解,她相信丈夫是有可能取代北周而君临天下的。但同时,出于一个女人的本能,她又担心起来:做皇帝的人,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佳丽成群,到那时,丈夫还会对自己保持像现在这样的恩爱吗?她把这一层心事告诉了杨坚。杨坚哈哈大笑,说:“夫人真是多虑,我杨坚岂是负心之人?将来无论大富大贵,我都担保不会背弃于你!”独孤伽罗还是不放心,她说:“夫妻之间只有真诚相爱,始终专一,才有幸福可言。但是古往今来,哪一个男人都把娶妻休妻看作像穿一件衣服那样随便,总是三妻四妾,朝秦暮楚,不要说帝王之家了。我希望你能始终只爱我一个人,不纳妾,不乱爱。”她充满希望和深情地对杨坚提出要求。杨坚当即答应下来,而且,为了表示他对妻子的忠心,还立下誓言:“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

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而立。西魏灭亡早已是时间问题,这一点,没有人不清楚。可是,这番废立,却也经历了激烈的斗争。阻力并不是来自西魏皇室的反抗,而是爆发于宇文氏集团内部。宇文泰死后,其侄宇文护以迅速果断的行动,扶持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孝闵帝)登上王位。同年,因为新的权力斗争,宇文护废弑孝闵帝,改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即明帝,而朝廷权力则完全掌握在宇文护手里。

明帝即位后,杨坚被任命为右小宫伯,进封为大兴郡公,正式踏上了仕途。

宫伯掌管皇宫宿卫,小宫伯为其副职。贵胄子弟多由侍卫起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宿卫官在皇帝身边,贴近权力中枢,能够迅速得到提升。另外,从北周官制上说,宫伯隶属于天官大冢宰。当时,担任大冢宰的是宇文护。由此看来,杨坚担任此职,是宇文护为拉拢杨氏而作的安排。可是,这一职务正好夹在皇帝和权臣之间,地位十分微妙,是飞黄腾达,还是身败名裂,就取决于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态度。每逢朝会,宫伯官金刀金甲,立于两班卫士前头,威风凛凛,然而,个中冷暖滋味,只有自个心里明白。杨坚在这个职位上如履薄冰地度过了好几个寒暑,几度险遭不测,亲身体验到政治斗争的冷酷。可是,这个特殊的位置,却也让他洞察出朝廷复杂的人事关系,在宫里宫外,交结一帮密友,练就了深藏不露、处变不惊的政治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