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洮水无声
10100200000084

第84章 后记

我出生在临洮,洮河养育了我。

喝着母乳般甘甜的洮河水,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岁月。听着洮河波涛欢快的鸣唱,精彩浪漫的学生时代一晃而过。看着洮河水奔流不息,汇入黄河,拥抱大海,我成家立业,走上工作岗位,融入时代潮流,并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我挚爱着临洮这块风水宝地,为她自豪,为她骄傲。作为彩陶之乡,临洮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辉煌,展示着中华彩陶艺术的独特魅力。作为全国田径之乡,临洮运动健儿冲刺世界之冠,为国争光。作为中国花木之乡,临洮花木畅销全国各地,屡夺世界金奖。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临洮民间艺术宝藏丰富,绚丽多彩。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秦长城西部起首,是陇上历史文化名城,临洮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我情迷故乡之灵秀,摄洮水之神韵,用饱蘸激情的笔,将对乡土的眷恋之情,默默倾注在近30多年来从事工作中的思考和执著追求中。所写的文章篇篇洋溢着故乡风云变幻的时代气息,句句饱含着故乡的泥土芬芳,字字散发着对故乡洮水的阵阵墨香;字里行间渲泄着对故乡灼热的内心情感。

人生就是奋斗,只有奋斗才是真正的人生。用奋斗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我不断进取的动力。我总觉得,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寻找、不断思考的过程。因为这过程,生命才显得充实,人生才显得厚重,才能体现生命应有的价值。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我当过教师,干过城建,做过文秘,投身于城乡电力事业,从事过干部人事管理,目前在人大常委会的岗位上,试图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多年来,每一个新的行业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尽己所能,其间冷暖甘苦惟有自知,但也不乏取得些许成绩时的欣喜与激动,踌躇与反思。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灵,其最大特点在于大脑发达而善于思考。我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论官职大小,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不断分析、总结、探索、实践。无论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乃至对未来的设想,都需要认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无愧昨天,珍惜今天,憧憬明天,才能回首昨天,正视今天,把握明天,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赢得成功的可能性。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风雨兼程,不敢懈怠,每到一个工作岗位,总是不断地熟悉适应新环境,学习充实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规划设计新蓝图。这不仅是为了充实自己,更是为了所服务的这个行业。特别是对一些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实践和思考,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友人闲聊,常被戏称为“真知灼见”。于是乎,壮着胆子寄给相关报刊杂志,不料得到了业内人士之肯定,并予以公开发表。这便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也促使我更加执著地理解人生,分析社会,对一些现象作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如今我的案头,这些文稿仍然日夜陪伴着我。出于敝帚自珍的原因,也为了报答母亲河养育之恩,我鼓起勇气,激情勃发,费神精选,将其汇集成册,取名《洮水无声》,奉献给关心临洮发展的家乡父老,奉献给广大读者,以期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本书的编辑出版,蕴藏着许多同志、同行的情谊,也得到了众多领导、学者和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著名书法家何裕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甘肃农民报》社副总编辑曹剑南分别为本书欣然作序,甘肃日报社广告处处长周诚、编辑张雄飞、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袁志学等对本书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甘肃人民出版社和兰州德辉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对本书的出版印刷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认识水平有限,学术造诣不深,涉猎范围不广,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不一定准确、全面,书中可能还有许多错漏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之至!

作者

2010年10月于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