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洮水无声
10100200000043

第43章 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拓展环保工作新局面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感到喜悦,更感到一种责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的发展充满着希望、机遇,更充满着挑战。要迎接这种挑战,抓住百年难得的历史机遇,求得更快的发展,不仅要在理论知识和发展理念上有新的创新,而且在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双重任务上迎接新的挑战。

环境保护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给环保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搞好环保工作是面临的新课题。党中央为我们国家描绘了一幅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为环保工作深层推进、切入经济发展的主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在客观上使经济发展与环保并轨。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调整工作思路,以大动作求大发展,以高质量求高效益,以全新的精神态度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笔者根据自己亲身体验谈些体会。

一、认真学习环保法,增强全民国策意识

环境法学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学科,是法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12月26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上通过。环境保护是当代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通过防止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法有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性,二是技术性,三是社会性,四是共同性。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当代的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有的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污染是没有国界限制的,一国的环境污染会给别国带来危害。因此,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问题,已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各级党委政府也都在为保护环境而作出不懈努力。

就临洮县来说,这几年,在城市建设、工业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以及城市环境整洁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临洮县作为有53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和财政穷县,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很重。一是水污染问题未得到较好解决,如位于城中心带的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区的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洮河,不仅使洮河水质污染加剧,而且对洮河下游地域也形成再度污染的威胁。二是噪音噪声污染呈上升之势。随着城里汽车数量增多,车流量增大,交通拥挤,加上饮食行业的发展,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近年上升迅猛。三是大气污染在日趋加重,如城区汽车排放的各种有害气体,由于长期没有给予有效控制,城区空气质量在日益恶化。四是城区的生活垃圾气化率、污水的处理率都远远没有达到规定要求。这种环境现状,为我们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同时注重环保、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加快我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长足发展,彻底改变以往对环境保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我们最关键一条就是以环境保护法为法律准绳,深钻细研,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注重时时刻刻培养全民国策意识。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档次,制订长远规划,并列入议事日程,从总抓、专抓、具体实抓上狠下工夫,同时要制订出有操作性、有务实性、有鼓动性的约束机制严格执行环保法;另一方面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整体素质,动员全社会整体力量对学习环境保护法逐渐加温,引起全社会群众的高度重视,人人在环境综治整治上多做文章。

二、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强化自身队伍建设

环境保护工作靠宣传起家,靠宣传发展。一是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国策、重要职责、经常性任务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家喻户晓。二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必须要面向四个阶层。面向领导机关进行环保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使领导关心支持环保部门严格执法;面向有关部门宣传教育,得到他们的支持、配合;面向企业法人不断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其知道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义务,搞好污染防治,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面向广大公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开展大力度、重实效、多层次的宣传教育。近年来,临洮县通过宣传开道,建立环境宣传两条街,无偿为各级部门、企业负责人等订阅环境报刊,在电视台开辟《环保之窗》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公民对环境保护法的认识,唤起了民众的国策认识,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四是利用重大节日,重点宣传。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及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形式着力宣传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争取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共鸣和支持。五是利用工作检查和业务培训进行教育宣传,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性认识。六是紧紧围绕“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这一主题,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生态和资源化这个跨世纪绿色工程为主要内容,积极配合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这个中心工作,着力宣传环境保护常识,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在此基础上广泛宣传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大抓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大力度的教育宣传不仅提高了全社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长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化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是环保工作的关键所在,执法严格,强化素质是搞好环保工作的主要保证。一是加强职能部门领导,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结合廉政建设,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注重执法人员素质上的造、输血功能,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执法,勇于执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敬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重视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原则,对环境保护中的难点及重点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决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加强员工争优创先,使地方环保工作走上正轨轨道。三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国一家,宣传力度再大,队伍素质再高,民众意识再强,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做保障,环境保护工作就会停滞不前。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地方政府根据实际加大资金投入,大搞基础建设,提供宽松必要条件。临洮县环保局是1998年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中分家成立的,县上十分重视,局里齐抓共管,近一年多面貌生机焕发。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购置监测仪器、设备,使监测站一次性投资12万元进行装备优化,为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投资3.5万元购进了摄影机和微机,给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据,对档案财务实行高科技微机管理,使其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四是坚持重点突出,推进全面发展。临洮县环保执法队伍素质高、作风硬、水准强。在巩固和发展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的同时,紧抓城镇污水处理计划的实施,大抓大气污染的超标排放治理工作,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目前县污水处理厂正在积极筹备,预计明年启动实施。正是由于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队伍自身建设,临洮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在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是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因此环保工作在监督管理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严把二种手段(依法监督手段、利益引导手段)、落实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抓好四个转变(变重治理为重防预、变重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变分散治理为集体控制、变浓度控制为浓度总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县环保部门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以县长环境目标责任制为龙头,加快污染治理步伐,对政府要求限期治理的企业要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二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采取先评价后建设,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特别重视加强各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搞好小城镇规划,改善乡镇工业布局,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推行清洁生产,杜绝“五小”企业上马。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搞好服务窗口,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企业帮助考察,落实治理方案,筹措资金搞好整治。结合这一思路,临洮县自1998年来共投资治理资金150多万元,考察外出40人(次),较好的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四是坚持依法办事,环保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依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加强执法监督、执法检查,每年对重点企业和各乡镇进行一次监督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各级党政领导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关于小企业污染措施落实情况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工作力度是否到位及执法人员是否依法行政等。五是注重高科技项目的审查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环保实用技术,坚持开发与保护共举,加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提升环境质量。

四、加强城建环保综治,加快城区建设步伐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口化生存环境,是人类生活中的集中,非农业人口大量繁居的人工环境。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口高度集中,随之带来人口密集、工厂林立、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有碍经济发展。因此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治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重要一环。一是县级山区城市建设要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以临洮为例,临洮县是居农混住的县城,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地区西部、洮河下游,东接榆中、定西,西邻东乡、广河,南靠临潭、渭源,北与兰州为毗连,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山多川少,海拔在1730~3670 米,面积2851 平方公里,人口53.12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改革开放20年来洮河长廊经济建设日新月异,1999年国民生产总产值达6.8亿元。自199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旧城改造列入议事日程,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推动县城科学合理有序发展;坚持以道路为先导,推动城区开发建设。据统计,旧城改造总投资1300万元,建起楼房820多幢,拓宽标准化成型道路6条,治理小巷道46条。同时有效地治理了环境污染,使园林绿化、道路硬化,基本上改善了环境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县上编制上报2005年的环境综治规划。重点把环保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结合,特别是重点把环保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强污染治理,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三是超前工作思路,加强环保工作力度。力争在2005年前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决控制污染发展趋势,使大气环境稳定在一级标准,饮用水源达标,城区噪声、交通干线噪声、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工业废水处理率、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现实要求。

五、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县大跨度的把植树造林作为建设生态农业突破口来抓,遵照“以农林为主”的山区建设方针,坚持水土保持林、防护林、经济林综合开发建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互兼顾,部分地域实现了“山头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粮田裹脚”的山区绿化新格局。全县的森林面积发展有较好的前景,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作。一治一个岭、一治一座山、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小流域,逐渐形成了有山必有树、有树必有路、路随山转、水随树走的新格局。积极推广立体种植、间作套种、地膜覆盖、塑料大棚、花卉园区等实用新技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粮油间作、粮菜间作等主体农业新技术,解决了粮经争地的矛盾。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狠抓洮河污染和大气污染,坚持山上开基地,山下办工厂,县外抓流通、县内搞市场,进一步加强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步伐,基本实现了良性循环的新格局。今后要发展“三高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决贯彻中央“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工赈、个体承包”的政策,使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走上“结构良好、功能健全、效益宏大、环境优美”的新格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历史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自我加压,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坚持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原则,迎头赶上沿海发达地区步伐,促进地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注:

撰写于2000年12月,系攻读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