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10099400000043

第43章 卡尔·威特家训:你一定行的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一个有名的奇才。他7~9岁时就能自如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小时候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出生时体重不过两公斤,两只手和两只脚不停地抖动,哇哇的哭叫声像中毒的小老鼠。邻居们背后纷纷议论,说卡尔·威特是个白痴。

然而,卡尔·威特的父亲老威特不这样认为,他是个有惊人独特见解的人。“你是非常聪明、非常好的孩子。”这是老威特在对卡尔·威特的教育之中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每当儿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用这句话帮助儿子摆脱内心的苦恼。他认为对孩子适当的夸奖,不仅表明自己对孩子有信心,而且也能坚定孩子的信心。

每当卡尔·威特痛苦和失落时,父亲就会对他说:“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每当卡尔·威特做了一件好事,父亲总会夸奖一番。这时卡尔·威特总会眉飞色舞,信心百倍。而“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也成了威特家族的家训。

卡尔·威特在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一点儿也没有信心。当他战战兢兢地把他的第一篇文章递给父亲时,老威特就注意到他严重的不安,似乎在等待着父亲的审判。老威特读完文章后,发现那的确是一篇很糟糕的文章:主题没有阐述清楚,句子不完整,还有很多错别字。在老威特沉默之余,卡尔·威特用忧伤的眼神看着父亲。可他没有想到,父亲却对他说了一句令人兴奋的话:“非常不错,这是你第一次写作,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你差远了。”这时卡尔·威特的眼光中闪烁出兴奋的光芒。不久卡尔·威特又递上了第二篇文章,与第一篇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了。

很显然,这是老威特对他实行赏识教育的结果。老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写道:“在我对儿子的教育中深深地感到,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卡尔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我对他年幼时的夸奖。”

只要教育得当,孩子包括那些天资并不好的孩子,都是可以成长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父母吝啬用赞美之词来赏识自己的孩子。当100分的试卷孩子考了98分,却说:“为什么考不到100分?”当100分的试卷孩子考了100分,还要追问:“有几个人得100分?”当得知不止一人得100分时,仍忘不了教训一番:“得意什么呀?又不是你一个100分!”如此这般,就是学习成功的孩子也很难得到亲人的赞赏,缺少成功后的快乐体验;学习略感吃力的孩子,则时常领受着父母的责备和埋怨。孩子对前途茫然的心理,就不难理解了。当今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本该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被异化了,做父母的忘记了对子女作为一个人、一个有着精神情感的人的应有尊重和信任,更忽略了孩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赏识教育”需要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随时表扬孩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以微笑和大拇指表达赞扬,并承认孩子有差异、允许孩子失败,同时也教育孩子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世界。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有两组男孩,先让他们一起长跑消耗体能,然后一组接受严厉的批评,另一组得到热烈的称赞,随之马上进行体能检测,结果发现被批评的那组孩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体能处于崩溃状态;而被表扬的那组孩子,脸涨得通红,呈现出一种仍想拼搏的状态,体能得到迅速恢复,心情舒畅、自信。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赏识、赞美孩子,对优化孩子的心理十分有利,既能快速抚平孩子体能上的创伤,也能促使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这种正面教育的方法能对孩子们起鼓舞和激励的作用,能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当然,成功的赏识教育对父母有要求。父母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对不同的孩子赏识的程度应有所不同。

赏识孩子是一种艺术,只有掌握了这种“艺术”的要领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1)尽量避免当众表扬

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某些特长,甚至让孩子当众“表演”,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爱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惯了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到,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2)表扬要及时

对孩子的好行为要及时予以表扬,使这一行为在孩子的思想中得到强化,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一旦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就应及时表扬,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时过境迁,孩子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已经模糊甚至忘记,这时再表扬孩子,效果就会减弱。

(3)表扬要有针对性

常听见一些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很能干”、“小宝贝很听话”,但究竟能干、听话在哪里,大人没有具体讲,孩子就只有一个笼统的、模糊的概念,认为大人夸自己能干,我就什么都能干。这样的强化教育就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以增强孩子的好行为,所以表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针对孩子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本人。如在孩子把玩过的玩具整理好后,我们若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孩子就可能弄不清父母是表扬他玩具收拾得好,还是赞扬他不再玩玩具了。而父母若说:“你把玩具收拾得这么好,我真高兴。”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好的,以后还要这样做。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表扬要注意个性

对性格内向、个性懦弱、能力较差的孩子就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反之,对虚荣心理强、态度傲慢的孩子则要有节制地运用表扬,否则将会助长他们的不良性格,影响他们的进步。

(5)表扬要适度

过分的表扬易使孩子骄傲自满;过少的表扬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和爱抚。有一个小男孩不管有没有病都向妈妈要药吃,原来这妈妈平时不经常表扬孩子,只有当孩子有病吃药时才说上一句“能干”,致使孩子经常以吃药来换取表扬,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另外,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

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亲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过分“赏识”你的孩子,会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害无益,结果会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