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10099400000036

第36章 艾森豪威尔家训:自信者方能自立,自立者方能自强

在谈到艾森豪威尔的家族的时候,据说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1942年6月25日,也就是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盟军总司令的当天,德国无线电台立即广播,称盟军任命德国人担任最高军事职务。的确,德国广播并非空穴来风,艾森豪威尔的德国姓氏,首先就显示了他无法抹掉的德国血统,而血管中确实流着德国人的血液,这要追溯到他父辈的祖先了。

艾森豪威尔的父系祖先是德国人,居住在德国莱茵河地区,属于门诺教派。在17~18世纪期间,门诺教派被视为异教邪说,受到排挤和迫害。为了摆脱当时欧洲的宗教迫害,艾森豪威尔的祖先先移居到瑞士,后在1741年来到北美洲的宾夕法尼亚。从那时起,艾森豪威尔的祖先就一直生活在美洲大陆。艾森豪威尔一家原先姓“艾森豪尔”,后来在当局统计户口时,由于抄写员的马虎,结果写成“艾森豪威尔”。于是,这个本意为“身披甲胄的骑士”的“艾森豪威尔”就成了后来艾森豪威尔一家的姓,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一天下午,艾森豪威尔从学校放学回家,一个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一路将他追打到家门口。由于那个男孩粗壮结实,艾森豪威尔不敢迎战,而只是一味逃跑。当他跑进家门,看到父亲时,艾森豪威尔长长地舒了口气,有“保护神”总可摆脱那个讨厌的家伙了吧。于是,艾森豪威尔不由加快了脚步。

突然,他却听到了父亲生气地叫喊:“你为什么被那小子追得满街跑?你这个胆小鬼!”

艾森豪威尔愣了一下,停住了脚步,非常委屈地说:“我要是还手的话,不论结果如何,都会挨你的鞭子。何况,他又那么……”

“何况什么?”父亲厉声打断他的话,“有本事的话,把那小子赶走。”

听了父亲的话,艾森豪威尔的斗志就上来了。他猛地转过身去,扔下书包,握紧拳头,向追赶他的男孩冲了过去。

也许是因为看到艾森豪威尔的父亲,也许是想不到艾森豪威尔会突然反击,那个男孩有些慌乱并夺路而逃。但是,艾森豪威尔很快就追上他,并朝着那男孩结结实实地打了一拳。只听到一声惨叫,那个男孩居然没有还手就倒在地上。

艾森豪威尔很是诧异,没有想到那个男孩是如此外强中干。他放开手,俯视着那个男孩,不屑地说:“要是你再找麻烦,我就每天揍你一顿!”说完,艾森豪威尔就坦然地回家了。

父亲平日充满严肃的面孔下透出来了几分赞许,他对艾森豪威尔说:“自信者方能自立,自立者方能自强。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才能比别人强。”艾森豪威尔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平日里惯于称王称霸、耀武扬威的人,其实不过是糊弄人的把戏,外强中干。只要敢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就一定能找回自信和勇气,同时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正是父亲对艾克这种关于“自强”的心灵启迪,逐渐培养了艾森豪威尔不畏强权的军人特性。

艾森豪威尔也是用父亲的话“自信者方能自立,自立者方能自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艾森豪威尔的教导下,儿子约翰西点军校毕业,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在父亲当上总统以后,他曾担任父亲的白宫助理。现在约翰已成为有名的历史学者和享有赞誉的作家。

人的自信心是从哪里来的?对孩子说,很大程度来自激发、表扬与夸奖。小孩子学走路,开始时总是揪住大人的手不放,因为他没有尝试过走路,怕摔倒。大人拉着走,扶着走,一边学,一边夸,经过反复尝试,摔倒了,爬起来再学,终于学会了走路。再往后,他们走路时不愿意让大人拉着或扶着了,因为他们有了独立行走的自信心。如果当初怕摔倒而不让他们学习走路,他们很可能永远不会走路。

有位母亲曾苦恼地说:“我儿子学习成绩较差,且做事畏畏缩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我常忍不住数落他,骂他不争气,没出息,希望他能好起来,可越是这样,他的成绩越差,性格也越孤僻,真是急死人了,我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类问题相当普遍,由于孩子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挫折、失败、不良刺激都有可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孩子学习遭受挫折时,父母们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心切,经常出言不逊,骂孩子“太笨”、“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孩子往往在这些语言的反复“暗示”下,接受了这种错误的判断,并将这些判断作为自我评价的一部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怯懦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他们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因此也妨碍了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终可能将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激发和保护孩子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向困难挑战,鼓励孩子去战胜困难。当孩子遇到挫折或挫败时,要与孩子—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孩子受到表扬,获得成功时,要与孩子同喜同贺,通过夸奖,进一步激发孩子的乐观心态。

我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靠”字,活画出多少人的依赖心理。因为这个“靠”字,一些本应自立的孩子,不是自食其力,而是理直气壮、无尽无休地向父母伸手要钱要物;因为这个“靠”字,许多不得志的孩子,不是反思自己的无能,而是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本事,不能为自己安排一个锦绣前程;因为这个“靠”字,一些没事儿干、没钱赚的人,不愿离开故土,主动“走出去”,谋生活、讨生计,而是等国家分配、等政府安排。同样,这个“靠”字也消磨了多少好孩子自立自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