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聪明孩子的100个动脑故事
10095800000014

第14章 诸葛亮巧用空城计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对魏国大将司马懿的斗争中,错用了人,失去了军事重镇街亭。诸葛亮随即作了安排,自己带五千精兵向西城县退去。司马懿探知消息,立即带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县袭来。

这天,诸葛亮正在指挥士兵搬运粮草,忽然探子来报告司马懿进兵的消息。他暗自大吃一惊,因为现在身边没有一员武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精兵又有一半运粮草去了,身边只有两千五百名兵士,怎能挡得住十五万大军呀!

众官员听说情况,都大惊失色。诸葛亮让大家不要慌张,自己登上城楼,向远处望去,果然见前方尘土飞扬,敌兵分两路向西城袭来。

情急之中,诸葛亮一下子有了计谋。他命令城里兵士将旗子全部藏起来,全体官兵不准高声说话、随便走动,如果谁违抗命令,立即杀头。他又命令大开四方城门,每个城门口派二十名兵士扮作老百姓模样,在门口扫地。一切安排停当,诸葛亮整了整衣冠,带两名小童上了城楼,点上清香,弹起琴来。

正在路上急速行进的司马懿接到报告,说西城县是座空城,诸葛亮正在城楼上弹琴哩。

司马懿心中疑惑,便让部队留在原地,他一个人上前探察。他远远地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神态安详,再听那琴声,悠扬舒缓,感觉不到弹琴者心中有丝毫的慌乱,又见城门口有人在洒水扫地,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怀疑城中有埋伏,急忙命令全军向后撤退。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旁提醒父亲说:“会不会是诸葛亮身边没有军队,故意做出这个样子的?”

“不!”司马懿说,“诸葛亮办事向来小心谨慎,不会冒这个险的!今日城门大开,城内必定有埋伏。时不宜迟,速速撤退。”就这样,司马懿的两路兵马都退走了。

诸葛亮见司马懿退兵远去,哈哈大笑。官员们忙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带有十五万精兵,为什么见了丞相就退兵呢?”

“他料定我一向办事小心,从不冒险,又见我这么镇定,就怀疑城内有埋伏,所以撤退。”

大家听了,从心底里敬佩诸葛亮,说:“丞相的计谋,真是连鬼神也难以预料啊!”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运用智慧的同时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对方的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