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聪明孩子的100个动脑故事
10095800000012

第12章 缇萦救父生还

西汉汉文帝时,山东临淄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淳于意医术高超,颇有名气。

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得了重病,请淳于意救治。由于病情恶化,病人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状,说淳于意误诊,置人死地。淳于意将被押送京城问罪。

当时的刑罚非常严厉,罪重的判死刑,罪轻的也要受割鼻子、砍脚等肉刑,留下终生残疾。尤其是受刑人带着肉刑留下的印记,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临别时,五个女儿哭作一团,淳于意叹口气说:“可叹我没有儿子,又遭遇这样的变故,没有人能为我分担痛苦啊!”

那年缇萦只有十岁,是个小女孩。她听了父亲的话,心中不是滋味。于是,她擦干眼泪,说:“父亲,你不要难过,我一定会救你的。”她不顾姐姐们的劝阻,一路陪伴父亲来到京城。

父亲被关进大牢后,缇萦想方设法面见汉文帝,都没有成功。她只好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诉说冤情。信中说:“我父亲为官正直,医术高明,现在蒙受冤情,要受肉刑,实在不公平。一个人受了肉刑,割掉的鼻子、砍掉的脚再也不会重新长出来,一辈子要受无穷无尽的折磨,再也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我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我不愿父亲受如此大的痛苦,我请求陛下,允许我入宫为奴,代父亲赎罪。只求陛下免了我父亲的罪,废除肉刑……”

小缇萦的信文字虽然有些稚嫩,却写得极为感人,而且有见地。小缇萦写信的事很快在京城传开,不久传到了汉文帝的耳中。汉文帝觉得这个小女孩很勇敢,又很有孝心,于是召见了她。

小缇萦在皇帝面前没有一丝怯意,她再次诉说了父亲的冤情,表达了心中的愿望。汉文帝为小缇萦的孝心所感动,也很赞赏她的勇敢和见识,于是,下令赦免了淳于意,并废除了肉刑。

小缇萦上书,不但救了父亲,还让皇帝废除了肉刑,一时传为美谈。当时还有人写诗称颂缇萦:世间不少男子汉,可似缇萦救父还?

小缇萦小小年纪就能做出如此聪慧过人的事情来,实在值得我们佩服。行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