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10094100000015

第15章 掌握记忆的小窍门——养成擅长记忆的好习惯

想记就是记不住,怎么办呀?

你有这样的困惑吗?老师让背课文,谁先背完,谁就可以先回家。看着别的同学一个个都背完走了,可是你就是干着急背不下来,不是记住前面的又忘掉后面的,就是背不完整,丢三落四。

记忆是什么?

记忆是指人的大脑对经验过的事物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把某东西记住,在某个时候想再次知道的时候就能想起来。就好像把某件东西放在抽屉里,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一样。

记忆力好不是天生的

世界记忆力冠军佐治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他的记忆力非常强。1989年,他在打破吉尼斯纪录后这样说道:“我记了30副牌共1560张。那些牌在证人面前洗了2个小时。我用20小时看了那些牌并记住次序。我可以记错8张,但我只记错了2张。我用了2小时43分钟讲了1560张牌的点数。于是,我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佐治的这种超强记忆力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有一次,佐治去听一堂课时,发现自己老是记不住。于是,他就去图书馆找来一些可以帮助记忆力的书来看,从中总结出了记忆规律,再通过训练,他才有了这么好的记忆力。

记忆力不是天生的,记不住是很正常的,过目不忘的本领是能够锻炼出来的。

记忆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记忆的过程是识记、保持、理解、再认、再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识记是记忆的开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理解是记忆的基本条件,再认和再现是记忆水平和质量的反映。

记忆有自身的规律,这是由遗忘规律所决定的。专门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人在熟记13个无意义的音节后,仅过1个小时,就遗忘了7个;2天后,又遗忘了1个;6天后,虽然遗忘还在进行,但是速度更慢了。可见,当记忆过程一结束,遗忘就开始了。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记忆刚结束,在短时间内就会遗忘很多,越往后则遗忘越少。

正是因为已经记住的东西在遗忘的时候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掌握住这个规律,针对遗忘的特点来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刚学过的东西要多复习,以后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对于低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最好间隔一天,如果你快要考试了,那平时就要多复习,多熟悉课本,进行有意识的背诵,这样你的记忆效果一定会提高,你也会对增强记忆更有信心的。

找出最佳的记忆时间

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早晨和晚上睡觉之前是记忆效果比较好的时间。因为早晨头脑最清醒,记忆起来相对比较轻松;而根据心理学研究,在睡眠中的记忆力是不会下降的,因此,睡觉之前记忆材料,可以减少其他事物的干扰,从而减少遗忘。

如果你在早上记忆效果好,那就在早上去背一些东西;如果你是在晚上睡觉之前记忆效果好,那就在睡觉之前记忆一些内容,第二天醒来后进行回忆,这样效果是比较好的。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在你的最佳记忆时间里固定地识记、背诵、理解,直至把知识完全记住。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

德国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歌德曾断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当你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时,你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把全部精神都倾注在学习上面,这样就会加强各个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造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就能将各种知识信息不断地传递给大脑的神经中枢,因此而留下较深的记忆。

理解是最有效的、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有句话说“欲要记,先要懂”,说的就是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毛泽东说:“感知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但理解的东西则一定能更好地感知到。”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以“顺藤摸瓜”,由此及彼,记忆效果当然比单纯重复要好。

适时休息是提高记忆力的润滑剂

根据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人们的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有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就会使该区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反应能力降低,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及时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本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三十分钟后中间休息五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的连续记忆。这也就是我们每听四十五分钟的课后就休息十分钟的缘故。

科学的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力的促进剂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及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法,能够帮助自己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床头记忆法、尝试回忆法、比较记忆法、轮换记忆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