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歇后语鉴赏
10093300000533

第533章 孟母三迁——望子成龙

“出处”《烈女传·母仪》。

“注释”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孟轲,字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语义”希望子孙取得突出成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故事”孟轲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靠母亲纺织度日,日子过得十分辛苦。但是孟子的母亲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她希望孟轲将来能够成才,因此,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非常重视他的教育问题。

刚开始,他家住在一片公墓附近,隔三差五,总有送葬人吹吹打打,路过家门。好奇的孟轲总是跟着送葬队伍学吹喇叭,时间长了,他常常在墓地当吹鼓手。孟母看见儿子整天吹喇叭,忙丧葬的事,就对孟轲说:“儿啊,在这地方住,你长大了不会有出息,咱们搬家吧。”不久后,孟母把家搬到一个热闹的集市上,恰好与一些屠户为邻。孟轲每天都来屠宰场看热闹,那些屠户绑猪、杀猪、刮毛、开膛、割肉,干净利落。孟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过多久,他也像小屠户一样,帮着宰杀猪羊。孟母着急了,对孟轲说:“儿啊,在这地方住,你长大了更不会有出息,咱们搬家吧。”这回,孟母把家搬到一所学校的旁边。每天孟轲都跑到学堂,摇头晃脑地跟学生一起读书。正巧,孔子的孙子子思在这教书,子思见孟轲像小神童似的,一学就会,很喜欢他,也不要学费,就让孟轲入学读书。

起初,孟轲觉得念书是新鲜的事情,所以也能好好学习。可是,时间一久,他觉得念书枯燥无味,既没有学吹喇叭那么热闹,也没有杀猪场上那么有趣。他渐渐地不上学了,常常到野外玩耍。有一天,孟轲逃学回家。孟母正在机房织布,她一见儿子这副样子,火不打一处来,她愤怒地割断织布机上的梭子。孟母责备儿子说:“你每天读书,就像我每天织布一样,我把棉线织成寸长的布,再织成尺长的布,再织成丈长的布,这才能成为有用的东西。你今天进学堂读书,需要成年累月的工夫,要不分昼夜地努力学习,才能学到知识。现在,你小小年纪就懒学厌倦,不求上进,以后长大了怎么办呢?”泪水从孟母的脸上流下来。孟轲是懂事的孩子,他看见母亲痛苦的神情,心里很难受,向母亲承认了过错。从此,孟轲又回到学堂,发奋读书,朝夕勤学,终于成为著名的大学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