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语义”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或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
“故事”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桓玄和荆州刺史殷仲堪三人情趣相投,常常聚在一起。
有一天,顾恺之和桓玄到殷仲堪家中聊天。为了找一个新奇的话题,三人商量轮流说“危语”。意思是每人都要说一句话,并且用最危险的事作为比喻。桓玄先说:“矛头淅米剑为炊。”意思是:用尖锐的矛头淘米,用锋利的剑头拨火。这样当然会把淘米的淘箩和做菜的锅给刺破,的确是十分危险了。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一个上百岁的老人爬到极易折断的枯枝上去。这也非常吓人了,老人随时有可能摔得头破血流。顾恺之认为他们两人说的都还不够,也说了一句:“井上辘轳卧婴儿。”意思是:不懂事的婴儿躺在水井的辘轳上,只要辘轳一转动,婴儿就会掉进井底,这种事情也确实令人害怕。结果,他们三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是最危险的事情,谁也不能说服谁。
这时,殷仲堪身边的一个谋士对他们的谈话十分感兴趣,忍不住说了一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意思是:一个盲人骑着一匹瞎马,在漆黑的半夜里来到深深的池塘边沿。殷仲堪听了吓得发抖,非常惊慌地说:“哎呀,太危险了!只要再向前走一步就跌进深池了,怎么办?”桓玄和顾恺之见了哈哈大笑,殷仲堪突然醒悟过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殷仲堪有一只眼睛瞎了,听到与盲人有关的事情就会想到自己,于是便认为谋士的话是最危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