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水浒传》。
“注释”雷横:梁山将领,人称插翅虎。
“语义”指全部消灭。
“故事”传说,雷横小时候家里很穷,十三岁时他又成了孤儿,只好靠给财主放牛为生。财主是个心狠手辣的人,雷横去的头一天他就指着八头小黄牛说:“你到我家里来放牛,可有个规矩。一不能叫牛掉了膘;二不能扎鼻钳,拴缰绳;三干满了三年才能算工钱,这三件缺一不可。”
雷横咬着牙答应了下来。他上山放牛的头一天,八头小黄牛怎么也不听吆喝,把雷横急得直哭,好不容易赶到了山上。可这八头牛又不往一块儿聚,雷横生怕丢了牛,就紧跟在后头追。牛过沟他也跟着过沟,牛跳崖他也跟着跳崖,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总算把牛轰到了家。转眼三年过去了,雷横找财主算工钱,财主赖账,说牛掉了膘。雷横对财主说:“东家,您说这牛掉了膘,那我就不要工钱了,等牛上了膘,咱们算工钱。”
就这样,雷横又赶牛上山了。到了天黑,财主也不见雷横回来,直到天亮,财主往牛棚里一看,一头牛也没有。再一看,他大吃一惊,拴牛桩上怎么系了一条条牛尾巴?在拴牛桩的横梁上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南山放牛一天整,深更半夜回了棚。要知牛儿有多少,拴牛桩上数“缰绳”。
这下财主傻眼了,原来雷横白天把牛赶出了一百多里,全都给泯(杀)在一个山沟里。并在那里偷偷地开了个牛肉铺,那牛尾巴,就是他半夜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