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10090700000013

第13章 格哈德·施罗德

联邦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是一位风度翩翩的政府总理,同时也是一位言而有信的外交家。他在对外事务方面的信条是:力求做到“言而有信,始终如一,言行一致”。

格哈德·施罗德1944年4月7日生于德国北威州德特莫尔德市莫森贝格镇,1963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966年至1971年在格丁根大学法律系进修法律专业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1972年至1976年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并获得律师资格。施罗德1978年至1980年担任社民党青年组织主席,1980年至1986年当选为联邦议员,1989年起为社民党主席团成员,1986年至1990年任下萨克森州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1990年至1998年担任下萨克森州州长。1998年9月27日,在德国第十四届联邦议院选举中当选为德国总理。2002年12月21日,施罗德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欧洲新闻人物。

施罗德主张,国与国之间要通过和平协商和谈判解决问题,不能动辄付诸武力。2002年9月,正当美国正紧锣密鼓准备对伊拉克动武之际,一则有关德国司法部长将布什的做法与希特勒相提并论的报道,使布什大为恼火。施罗德总理对布什表示道歉。他致信布什说:“我想告诉您的是,对于德国司法部长的言论冒犯了您这一事实,我感到非常遗憾。……我向您保证,我的政府中绝不允许存在将美国总统与那样一个罪犯联系在一起的人。”道歉归道歉,但德国反对美国等国对伊拉克动武的立场决不改变。德国总理施罗德和外长菲舍尔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表示了反对美对伊动武的强硬立场,并从外交上最大限度地联合法、俄、中等国对美、英、西“打伊倒萨”进行牵制。

与西欧其他大国相比,中德建交相对较晚,但两国关系的发展却后来居上。经贸关系名列欧盟榜首。中德贸易额相当于中国同欧盟15国贸易的1/3左右,超过英法两家同中国贸易的总和。发展合作卓有成效。德国自1982年起向中国提供无偿的“技术合作”资金,从1985年起提供软贷款性质的“财政合作”,迄今两项合作进展顺利。联邦政府还结合大项目提供专项贷款或混合贷款。这种合作对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善基础设施、扶贫脱贫、环境保护、培训人员以及大项目合作起了促进作用。施罗德认为,向中国提供发展援助,——方面表明了德国政府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善意,但同时也帮助了德国扩大工业产品市场和增加就业,因而是一种互利互惠双赢的合作。施罗德支持中德两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自1978年两国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定》以来,科技合作官民并举,遍及各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格局,双方都获益匪浅。两国教育合作硕果累累。德国是中国派遣留学人员最多的欧洲国家。目前中国在德国的留学人员多达12万多人,德国洪堡基金会每年对外提供的500名奖学金名额中,中国占13%,位居各国之首。德国近87所大学与中国近200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两国文化交流相当活跃,实现了若干规模大、吸引力强、影响广的项目,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重要作用。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遍布全国。德国各州在中国都有对口的合作伙伴,双方交往疏密不尽相同,但多数运行良好,促进了人员交流和相互了解,推动了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中德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有许多有利因素。两国之间没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地缘政治上也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特别是中国重视同欧盟发展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而德国在欧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德关系的发展可以带动中国同欧盟的关系。同中国保持密切的合作有利于德国同亚洲国家发展关系。经济上互补性强。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科技水平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在职业培训和管理经验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极大,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经验,双方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余地很大,发展合作的前景广阔。

施罗德对中国友好也是“言必信,行必果”。1999年5月科索沃战争中,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正值中国人民群情激愤谴责北约之时,施罗德作为西方第一个国家首脑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中他反复就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暴行表示了“五条件的道歉”。施罗德代表德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一事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由衷的遗憾。

施罗德很重视发展与俄罗斯这个大国的关系。在近几次首脑会晤中,两国建立了双边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的目标是,不只是使俄罗斯更加牢牢地扎根西欧,而且也有益于社会、科学以及文化合作。施罗德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正在通向现代化变革进程中的大国。俄罗斯有各式各样的邻居,这是巨大的挑战,必须用新的手段来应对这个挑战。在致力于实现欧洲持久安全与稳定方面,俄罗斯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联邦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和大西洋联盟、欧盟中的伙伴一起共同与俄罗斯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持久的安全伙伴关系。

德、法两国都是欧洲大国,虽然在历史上两国曾有过不幸的经历,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密切合作,对稳定欧洲局势,反对霸权主义具有重大意义。施罗德深知这一点。他始终主张与法国密切进行合作,共谋和平发展大业。2004年新年伊始,德国政府宣布,施罗德总理应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参加今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直是法德两国关系中最敏感的一根神经,也是两国领导人的“心结”。法国这次历史性的邀请和施罗德的积极回应,标志着法德两国更加密切的合作的开始,也预示着“老欧洲”更加亲密无间。尽管欧洲在伊拉克问题上显得步伐凌乱而暗流涌动,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伊拉克战争,德国与法国空前一致地走到了一起,这对欧洲的整合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