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三求
10048600000009

第9章 开创幸福、富有、健康的人生

开创幸福、富有、健康的人生快乐是生活的基调,做任何事情,无论是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快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意外在等着我们。这时,对自己要充满信心,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情绪,学会给自己解压,在困境中鼓励自己。当逆境出现时,相信自己能够掌握自我命运,能够从逆境中走出去,在善对一个个逆境中获得知识、活力与成功,这样的人生才是健康、富有、幸福的!

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进取心来开创自己伟大的事业,因为他们的期望值很低,不可能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创一项伟大的事业。生活目标的狭隘限制了他们确立宏大的进取心。雄心壮志使得美丽的人生有了可靠的基石。它督促人们去完成任务,帮助人们去抵抗那些足以毁灭人们前途的诱惑。

诗人、作家歌德说:“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且以足够的才能和坚强的忍耐力来实现它。”

我们几乎随处都能见到这样的人,他们一生都做着简单而又平常的事,他们似乎也因此就满足了,但事实上他们完全有能力做一些更复杂的事,他们不相信自己能胜任。

假如人类没有创造世界和改进自身条件的雄心壮志,世界将会处在多么混沌的状态啊!

和为了实现雄心壮志而进行的持续努力相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如此的坚定人们的意志。它引导人们的思想进入更高的境界,把更加美好的事物带进人们的生命。

有什么比追寻生命价值更高尚的理想吗?在不同的文明下,人们的理想也不同。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理想与其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是息息相关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最优秀而独特的地方,这份优秀只属于你自己。而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能否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全力将它发挥出来。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专长,才能让你登上人生的绚丽舞台。

我们要通过正确地评价自己来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方向和内容对人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只看自己的缺点好像千百遍地听人说“你这不行,你那不行,不准干这,不准干那……”但从来不知道自己哪儿行、不知道要干什么,这种情景是令人非常绝望的。然而,如果自我评价的方向是正面的、自我肯定的,能够准确发现自己有长处有优势,自己不仅会由此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将更有可能发展出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

因此,让我们大声地告诉自己:“我能行!”

永远相信自己,无论你拥有怎样的雄心壮志,都要集中精力为之努力,而不要左顾右盼、意志不坚。不要给自己留畏缩的退路,一心一意为了理想而奋斗。只有集中精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在人的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要勇敢地对自己说声“我能行”。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在成功路上总会充满荆棘,如果你放弃,那么你永远不会成功;如果你不断地坚持,告诉自己能行,总有一天你会得到成功。

卡耐基说:“要想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以欲望提升自己,以毅力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永远相信自己,假如你真的能做到,那么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假若你的动力足够大,那么与之匹配的能力也将随之而至。在你面前如果有十分有吸引力的奖品在激励着你,那么,你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细致而勤奋,更加机智而思虑周全,而且会有更加稳健清晰的头脑,你也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判断力和预见力。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只是有的人潜能已苏醒,有的人潜能却还在沉睡中。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发出了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能持有积极的心态去开发自我的潜能,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你离成功也就会近在咫尺了。反之,假如你抱着消极的心态,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任它沉睡,那你就只能自叹命运不公了。

曾有一个农夫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捉到一只小鹰,他把小鹰带回家中,养在鸡笼里面。这只小鹰与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认为自己也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了,羽翼也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因终日与鸡混在一起,它已变得与鸡完全一样了,根本没有飞的能力了。农夫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了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下去。这只鹰,像一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着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或许你会说:“我已懂你的意思了。但是,它本来就是鹰,不是鸡,它才能够飞翔。而我,或许原本就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来。”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你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你只把自己钉在自我期望的范围内。

事实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必须由你自己亲自来锻造,而这正是释放你的潜能、唤醒你的潜能的过程。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拒才能有所取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而真正的大丈夫不论得不得志,皆能恬然处之。

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观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不得志的时候也不忘记义理,在得志的时候更不违背正道。孟子还认为君子是不受外界动摇的,只要不做欠缺仁德、违反礼义的事,则纵使有什么突然降临的祸患,也能够坦然以对,不以为祸患了。

孟子本人不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达到那种境界了。有一次,公孙丑问他:“倘若夫子做到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则齐国为霸诸侯、称王天下,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了。可是当您实际担负这项重职时,也能够做到毫不动心的境界吗?”

孟子回答:“是的,我四十岁以后不动心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孟子列举了两个方法,即“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一,所谓“知言”是指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同时也能明确地判断。《孟子》中讲,“听到不妥当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被私念所蒙蔽;听到放荡的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邪念;听到邪僻的话,就知道对方行事有违反正道的地方;听到闪烁不定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滞碍难行了。”换言之,拥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力,就不会被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所愚弄,更不会因而动摇自己的心意了。

第二,“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这种气极其广大、刚健,若能对自己所行的正道抱着相当的自信,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它只是配合着道与义而存在的,若缺乏道与义,则浩然之气也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反复实行道与义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如果仅是偶一为之,就不可能获得。总之,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着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产生“浩然之气”。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于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的活着。

我们应采取顺境不骄矜;逆境不颓唐的生活态度。

有个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试着去想美好的东西。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是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乐趣。

如何培养富足之心,笑看输赢得失呢?

1.赞美孤独

富足之心是宁静的。个性并不害怕孤独,反而赞美它。孤独是个性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存在能不能忍受的问题。

笑看输赢的人总是能够给自己留出时间,享受独处的欢乐,整理往事、展望前程,想像出类拔萃的美好生活。内心贫乏的人,生性急躁,喜欢喧嚣和热闹,一刻也离不开从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赖以生存的保障,独处将备感寂寞,但自身环境却又窄得令人窒息。笑看输赢的人,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他享受宁静和孤寂,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

2.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

笑看输赢的人愿意任意地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内心里献出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满足。

3.不自怨自艾

笑看输赢者对损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对于整体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小小的局部。因此,对于损失他不会不能释怀,不会老是对自己怨艾和指责,知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他勇于承认错误,并宽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采取行动来挽回损失,满心喜悦地做着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顺境乘风,逆境破浪

顺境与逆境就像生活的快乐与痛苦,不过就是漫长生活里的一个个短暂的过程。人的一生中,没有谁会一条直线地走下去,坎坷与挫折也是人生旅途的一道风景,它的色彩是我们自己描上去的。它们才是幸福生活的奠基石。

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则相反,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我们都看过《西游记》,西天取经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取经的结果,而是这一路上克服了困难的这种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遇到困难时的痛苦,还有克服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快乐时的兴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大家在身处顺境的时候,也应当做好迎接逆境的准备。只有既能够在顺境中不骄不矜,又能够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美丽。顺境,人之所求,却无法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畏,却往往不期而遇。注定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不测。

在近两千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犹太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一方面,他们把逆境视若寻常事,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和等待,坚信一切很快就会过去的,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另一方面,把逆境看作是一种人生挑战,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精神抖擞地在逆境中崛起。犹太人把这种智慧运用到商业操作中,就形成了在逆境中发财的生意经。

犹太实业家路德维希·蒙德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与著名的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磺的方法。后来他移居到英国,在那里他几经周折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此技术的公司,结果证明这项技术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于是蒙德萌发了开办化工企业的念头。

蒙德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的作用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他一起参与发明的,但当时还不是很成功。蒙德于是一边买下一块地建造厂房,一边继续实验,以完善这种方法。尽管实验屡屡失败,但蒙德从未放弃,他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开发。经过反复的实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1874年厂房建成,刚开始生产状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连续几年,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当地居民担心大型化工企业会破坏生态平衡,也都拒绝与他合作。

犹太人在逆境中坚忍的性格帮助了蒙德,他没有气馁,终于在建厂六年后取得了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每吨亏损5英镑,后变为获利1英镑。当时的英国,工厂普遍实行12小时工作制。蒙德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工作时间改变为每天8小时。通过这项决定,工人的积极性极度高涨,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和原来的12小时一样多。

周围居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争着进他的工厂工作,因为蒙德的企业规定,在这里做工,生活可获得终身保障,并且当父亲退休时,还可以把这份工作传给儿子。

后来,蒙德建立的这家企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

无论是从顺境还是逆境中走过来,心灵始终宽容豁达,不再有顺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淡然,懂得享受生命的过程,理解得失是生命中必然发生的事,不会因为结果的成败而耿耿于怀。

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好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逆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试金石。逆境有时候就像人生的分水岭,跨过它,你就会成功,否则,你还是在逆境的深渊里继续挣扎。

当我们打开一个伟人的一生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的道路中逆境要远远的多于顺境,但是他们却成了伟大的人。

生活中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不是绝对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幸福与不幸是事物发展的两个轮子,不幸是幸福之母,是幸福的先导。幸福与不幸,相隔只有一步。即使你认为不幸了,只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乐观心态,还是可以战胜逆境的。增强对逆境的承受力,并在挫折与风险中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幸福。

做任何事情,无论是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快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意外在等着我们。这时,对自己要充满信心,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情绪,学会给自己解压,在困境中鼓励自己。当逆境出现时,相信自己能够掌握自我命运,能够从逆境中走出去,在善对一个个逆境中获得健康、知识、活力与成功。

人生都有两份履历,一份是逆境或顺境中产生的不幸,一份是逆境或顺境产生的幸福。处顺境时就要乘风直上,更要懂得“惜福”;处逆境时也不要放弃自己,只要勇敢地破浪而行,幸福就在我们的脚下!

不要被金钱奴役

金钱是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工具。记住!只有你真正地理解了关于金钱的正确观念,你才会积极地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金钱。

想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目的的本身,你也就为此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因为在当初,用金钱来达到权力的目的时,金钱是一种工具;现在,你以金钱为目的,你就失去了原来的目的。金钱成了你的目的时,就同时变成了你的主人,而在人类的历史之中,金钱是最无情、最残酷的驾驭奴隶者。

例如,你要3万块钱,于是你劳苦工作,苦干不止,目的就是在赚3万块钱,你会不顾一切的排除掉,即使对你身心有益的活动你也不会参加,你拼命地挤时间,原因只有一个:赚钱。除了“钱”之外,别无可取,别无可谈;毫不体贴你的妻子,对你的儿女也没有宠爱之心,即使在打球休闲的时候,你也不当作享乐,为的也是赚钱。总之,你生活上惟一的兴趣是赚更多的钱。

经过诸多努力,你终于赚到了3万块钱。当银行里的付款员交给你一张清单的时候,你便感到了得意,但是,这不过是很短促的兴奋。因为你不能有了钱去周游世界,或新做许多衣服,买一辆精美的汽车;因为是你在拼命赚钱的过程之中早已忘记了生活的方式,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你惟一喜欢的是赚钱,于是你继续努力。你或说要为儿女筹一笔教育费,或说要捐助一所医院,以及其他各种的说法。其实,这些全是掩饰自己是奴役的辩解罢了。其实,你钱越多,受钱的束缚就越大,而享受快乐的机会也随着钱的增多而减少,你的一切都完了!

有些享受世间物质上的快乐的人们却患精神崩溃病;有些富得能买一小国的财阀而买不到片刻的心境安定;这些人无法想通钱不是万能的。所以他们相信没有钱是不能生活的,然而当穷人来向他们求布施的时候,他或她是多么的愤怒啊!

有些人认为“心地和平”的价值,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有的人宁愿受大学的教育,而不愿拥有纽约的一半;还有些人以为“爱”就是权力,若能得到人家的爱,那么价值远在西印度九岛之上。

你如果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定要记住:金钱不是万能,金钱不是权力,它只是用来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罢了。若你不注意发展你的人格而只注意赚钱,那么,全世界银行金库里的钱都不够替你买到快乐!金钱变为你的生活目的时,怕连你的生活也要保不住了。这个时候,你不放弃生活,生活也会放弃你!

家和万事兴

有人把家庭比作社会的细胞,这是最恰当不过的。家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生旅途中温馨的驿站,是人生事业的“助推器”。和谐家庭就必涵盖了家庭成员间感情、兴趣、爱好、谈吐等能默契和谐,彼此相处融洽,互谅互慰,充满温暖,是爱、尊重、责任、谅解、幸福、温暖等元素组成的共同体。

《易经》说:“在家庭中,丈夫应当像个丈夫,妻子应当像个妻子,这样治家之道才会正当。家道正了,天下也就安定了。”也就是讲丈夫按照丈夫之道行事,妻子按照妻子之道行事,这样家庭就有了正常的秩序,把这个作为一种规范,在天下推广,国家也就安定了。当然,时代不同,行事之道的标准也不同。但是,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兄弟友爱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传统美德。

蔡廓,字子度,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考城(今河南东部)人。博涉群书,言行以礼,在外为官清廉,在家事兄轨如父,凡家事无论大小,都前往征求长兄意见,俸禄及赏赐也交长兄管理。

东晋末,蔡廓曾出任豫章(今南昌市)太守,及解职归,用积蓄准备建两处宅院。不久,东宅建成,给了兄轨,西宅还未建成,蔡廓不幸病亡。此时,已是南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蔡轨听弟病逝,从长沙赶回,与家人商量,送50万钱房价给蔡廓之妻郗氏。蔡廓有子叫兴宗,时方10岁,颇有其父之风。见大伯送钱来,忙将母亲叫到别室,说道:“我们与大伯本是一家人,从来丰俭与共。今日大伯所送房价,我们不能收,若是先父健在,也定会同意。”郗氏听后,心中非常高兴,抚着儿子的头说:“我儿颇有父风,依礼行事,你说得对,我们不能收大伯房钱。”说完,返回原室,将兴宗的意见告诉了蔡轨,蔡轨听后,面显愧色,当即将钱收起,告辞退出。

蔡轨回到家后,对他的儿子说了事情的全部经过,然后道:“我年已六十,行事竟不及10岁小儿!”

俗话说“父行子效”。蔡兴宗颇有其父之风,知礼节,识大体,在对待房价问题上,表现得是那么明智、大度。而蔡轨送钱,虽出于好意,但骨肉情谊,岂是金钱所能衡量?正是基于这一点,蔡轨才感慨说出:“我行事竟不如10岁小儿。”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孟子》上说:公孙丑问道:“君子不亲自教育子女,为什么叱?”孟子说:“由于情势不通。教育子女一定要用正确道理,用正道正理没有成效,接着就会愤怒。一愤怒,就会伤感情。儿子会这样反问:‘您拿正道正理教育我,您的所作所为都不合乎理义。’那到父子之间就相互伤害,感情自然不好。古时候相互交换教育子女使父子间不求好而互相指责。求好而相互责备,就会使父子间产生隔阂,父子间有了隔阂,那是最坏的了。”又说:“因求好而相互责备,这是朋友之间遵守的准则。父子之间为了求好互相责备,就可能使儿子忘却父母的恩德。”父亲教育儿子,本来是爱护他,但达不到目的,使用愤怒来对待儿子,又伤害了儿子,儿子反过来责备父亲,又伤害了父亲。所以父子相互责备,但父亲有恩于儿子,相互指责就背离了天性,伤了天理,没有比这样的事更坏的了。

舜,虞时皇帝的名字。瞽瞍,是舜的父亲。舜的父亲为后妻所迷惑,溺爱小儿子象,曾准备杀了舜。孟子说:“舜的父亲叫他去修理谷仓,待舜上了仓顶,便抽去梯子,他父亲放火烧谷仓。后来又要舜去打井,筹舜下井以后,父亲与象一起将井口填了,不料舜却从旁边的井眼中出来了。所说的这些事,表明瞽瞍太不仁道了。”

《尚书·大禹谟》记载:“舜帝从前在历山负罪隐居,一年后见到父亲,总是加倍孝敬谦恭。父亲也能接受。”是讲舜从前对待父亲十分恭敬,就连瞽瞍那样最没仁慈的人也被舜感化了。

孔子说:“舜,实在称得上大孝了。他的道德高尚称得上圣人,他的品行尊贵高尚,可称为天子。”

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足以见得,家庭对于社会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对于个人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

家庭关系是影响和谐家庭最为主要的原因。家庭生活中最复杂的一门学问,就是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讲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家庭中的个人,其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不少变化。而这些变化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家庭关系,再加上代沟的存在,婆媳之间、上下辈之间,如果没有一种关系上的协调,则很容易引发“战争”。这势必影响这个家庭的和谐。可以说,家庭关系的好坏是影响和谐家庭的主要原因。

和谐家庭不仅是人生美丽的港湾,更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了和谐就会产生无穷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迎接挑战和竞争,去创造奇迹,去实现人生的辉煌。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在人生的许多大逆转中,许多人之所以败下阵来,甚至从此被打败,都是因为不肯降低标准。而那些就此降低标准,降下身份的人,很快又会快乐起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总是向上的,这是人们的认识,也是人生的理念,更是众生的普遍心理。

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个“人往高处走”的理念,毁了许多人,坑了许多人。客观地讲,人生一世,是不可能总往高处走的,沉浮起落,坎坷挫折,下坡路的时候是很多的,我们不能不走。这正如《贤愚经》中所说的“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皆死。”

有钱人变为没钱人,局长降为处长,老板变成小工,昨天的名人沦为今天的无名鼠辈……诸事不如前的现象每个人都经历过。每当这时,往日的标准都会被大打折扣。由此看来,人生不可能总是守在一个高标准上。高标准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化身,其中包含着对周围事物的苛求和对自己的苛求,结果是自己累垮了,周围人也受不了。

更何况,人生总有不顺的时候,诸如单位不景气,事业陷入困境,家庭遭受变故……跟随而来的便是内在和外界的标准一同降低。如果这时谁还保持一种高标准的心理期待,还是一味地人往高处走,就会遭遇打击,饱尝痛苦,陷入烦恼的境地。于是,这时降低标准,便成为惟一而正确的人生选择。尤其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高标准”往往是靠不住的,极易被动摇。学会降低标准,反而成了人们解决人生难题的一把钥匙。

我们所说的降低标准,并不是要你退缩,更不是要你消极,而是一种心理调理和应对。“人生是不确定”,外在的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好与坏,顺与不顺,定会接踵而来。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客观上,过高的标准都会使人时时处处面临着一种高度的威胁。有时候,甚至使人变得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

一味地高标准,不但会伤害自己,同时也会伤害别人。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之所以不适应新的环境,之所以会痛苦烦恼,就是因为守着一个高标准不放。他们认为自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此,高标准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极端片面的害人理念。

某公司被兼并了,几百名员工一同下岗,他们一蹶不振,而老李却挽起袖子,到一家小餐馆,做了一名跑堂儿。某企业倒闭了,人们丧气到了极点,老张却在第二天下楼修起了鞋子。老黄是某事业单位的领导,单位解散后,不但官职没了,吃饭也成了问题,他什么也没说,到一家公司做了一个看大门的。

降低标准,不仅要降低生活的标准,还要降低位置,放下架子,不顾面子,甚至还要放弃内心的追求与以往美好的向往。

由此可见,降低标准,是人生的一种快乐良方。只是这种快乐良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纵观我们的一生,不管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降低标准却是随时存在着的。降低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名誉,降低自己的头衔……正像佛家所说的“放下”二字。我们是否能够放下,同样需要英雄般的气概。

肯不肯降低标准,有时反而成了一个人能否生活下去的必要条件。说严重点,很多人都是病在、倒在、败在、死在了这个环节上。

许多伟人,许多大人物,其实都不是一味守着高标准不放的人,并能在降低标准中完善自己,从头再来。为了能够活得好一些,并时时快乐着,降低标准,有时会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就生活而言,那些懂得降低标准,肯降低标准的人,有时反而成了生活中的真英雄,不但能渡过难关,还能自得其乐!

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改变的,美好、快乐的事情会改变,痛苦、烦恼的事情也会改变,曾经以为不可改变的事,许多年后,人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而改变最多的,就是自己。不变的,只是小孩子美好天真的愿望罢了。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成功需要一个健康的心态。没有一个健康心态,早晚会出现问题,甚至会让成功变成昙花一现。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未来,那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心态是健康的,我们的世界才会是光明的。改变心态才能改变命运,有良好的心态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一次火灾事故中,消防队员从废墟中找出了一对孪生兄弟——李勤和李乐。他们是此次火灾中仅生存的两个人。

兄弟俩在这次火灾中被烧得面目全非。弟弟整天对着医生唉声叹气:“自己变成了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去见人,还怎么养活自己?与其赖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哥哥努力地劝弟弟说:“这次大火只有我们得救了,因此我们的生命显得尤为珍贵,我们的生活最有意义。”

兄弟俩出院后,弟弟还是忍受不了别人的讥讽偷偷地服了安眠药离开了人世。而哥哥李勤却艰难地生存了下来,无论遇到冷嘲热讽,他都咬紧了牙关挺了过来,他每次都暗自提醒自己:“我的生命的价值比谁都高贵。”

有一天,李勤在雨中看到不远的一座桥上站着一个人。那个人要自杀,连续三次从桥上跳入河中都被李勤救了起来……

谁知,李勤这次救下的人是一位亿万富翁,这个富翁很感激李勤的救命之恩,就和他一起干了事业……几年后李勤用自己挣来的钱做了整容。

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决定的。在人生的风雨之中,我们都难免遭到风吹雨打,但是,我们必须拥有抵抗风雨的勇气与能力。有时候,命运是故意要制造一些风风雨雨来考验我们。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有迎接命运考验的准备,并敢于向命运挑战。缺憾应当成为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一种宽恕和自甘沉沦的理由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自信,要始终相信自己。自信是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在影响自信的诸要素中,自信是首要因素。有自信,才会有成功。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是一种危机心态。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条绳索,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拒绝与自卑纠缠。

据有关专家统计,世上有92%的人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不能走出生存的困境。这种人就像一棵脆弱的小草一样,毫无信心去经历风雨。这就是说,缺乏自信,而在自卑的陷阱中爬来走去,是这些人最大的生存危机,自然就会导致挫败。如果不能从自卑中挣脱出来,那么就成不了一个能克服危机的人。

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计划招聘15人,报考的却有几百人。经过一周的考试和面试之后,通过电子计算机计分,选出了15位佼佼者。当松下幸之助将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未在15位之列。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当即叫人复查考试情况。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一,只因电子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导致神田三郎落选。松下立即吩咐手下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放了录用通知书。第二天,松下先生却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没有被录取而一下自卑起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于是跳楼自杀了。录用通知书送到时,他已经死了。

松下知道之后自己沉默了好长时间,一位助手在旁边自言自语:“多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干的青年,我们没有录取他。”

“不”,松下摇摇头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用他。如此自卑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求职未被录取而拿死亡来解脱自卑的情绪,简直太可惜了。

“成功者”与“普通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总是充满自信,洋溢活力,而普通人即使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内心却往往灰暗而脆弱。

成就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具备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但是自信绝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崇高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心中有自信,成功有动力。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当你满怀激情踏上自学之路时,请带上自信出发;那么一切都将会改变。

保持宽容仁爱的心态

世间的许多事情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全在于当事人怎么看。对我们来说,要寻找到幸福,学会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而避免自寻烦恼是十分重要的。

对生活充满宽容仁爱的心态,使你始终能够正确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意识,你就可以学会如何去正确思考人生,就可以在不公平的社会里保持一颗轻松平和的心,并能够结合实际环境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实践中,你自主的选择必将赋予你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自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们不要烦恼,不要埋怨,用另一种观点面对不公平。要明白“吃亏是福”的道理。

美国人出外旅游,有一个去处可以不花一分钱,甚至还可能得到一点钱,这个地方便是大西洋赌城。从纽约出发,到那里来回车费才20美元,到达后马上可以得到赌城当局馈赠的15美元现金,还有一顿丰盛的自助餐。第二次来时,凭车票又可以得到8美元的回赠。

这是赌场老板为吸引顾客前来牟利的一个妙计,对赌场来说,顾客是多多益善。人越多,老板钱赚的越多,因为到赌场来而一毛不拔者寥寥无几,不管赌客运气如何,总体上是赚少赔多。因此,所谓来去不花钱,实际上花费的是赌场老板从顾客身上赚来的零头。

所谓“降价销售”、“有奖销售”、“品尝销售”、“买一赠一”等等,实际上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然而,商战中因此取胜的却是很多。看似吃小亏,实则赚大便宜。

当然,在和周围朋友的相处中绝对不赞成用这些招数,但我们要明白,面对不公平时,吃点亏也许会给你带来惊喜。

不要再埋怨生活对你的不公平,在现实生活中过多地沉醉于那些公平的思考已经使我们中的好多人背上了沉重的“渴望平等”的包袱,从而完全演变成一种对生活和自己的苛刻。

有的人总是抱怨自己与别人干的工作一样多,工资却比别人的少;有的人抱怨自己付出的比别人多,等到的却比别人的少……时时抱怨不公平,并由此对这个社会失去了信心。

爱默生说:“一味愚蠢地强求始终公平,是心胸狭窄者的弊病之一。”因为我们不可能对人生投“弃权”票,所以就必须在努力争取的同时,学会宽容,才能正视不公平。

有一对一向不和的邻居,各自的田地也相邻,都种了西瓜。王姓邻居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张姓邻居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惨不忍睹。

人比人,气死人。看着对面王姓邻居的瓜长得可人,张姓邻居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趁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王姓邻居家的瓜秧扯断不少。王家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对家人说:“咱们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王家的老人说:“他们这样做固然不对,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跟着学,那样太小气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利用晚上时间帮助照看他们的瓜田,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家里的人觉得老人说得有理,就照办了。

张家的人发现自己家瓜秧的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觉得奇怪。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他们的邻居晚上悄悄过来替他们浇水锄草。

张家的人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深感邻居和好的诚心,于是备礼以示歉意。结果他们成了让人羡慕的好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冤家宜解不宜结”。对待不公平的事,一定要理智,不要莽撞地作出举动,那样既解决不了事情,而且会使邻里关系更加恶化。要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是化解种种不快的至尊法宝,也会使你收获更多。

生活中,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必然招致他人的不满。人在世时宽以待人,善以待人,多做好事,遗爱人间必为后人怀念,所谓“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爱心永在,善举永存。而恩泽要遗惠长远,则应该多做在人心和社会上长久留存的善举。只有为别人多想,心底无私,眼界才会广阔,胸怀才能宽厚。

活出真性情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不能凭伪装去面对生活,如果你连最起码的真实都做不到,那么你最终将变成一场虚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留不下。可见,一个人还是要平淡、从容一些好。

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鄙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活在虚假的礼法上,心里却是肮脏阴险的不义之人的。借着高尚、严肃的名分,伪装出关心、爱护、正直、无私、严词说教,不仅严重地刺伤了人类的感情,也伤害了人们应有的尊严。古人提倡风流人生,“宁为真学士,不为假道学”,是指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真风流”,一个人是不能活得太虚伪,太不真实的。真实一点,自然一点,也许这会使你感觉更好呢!

陶渊明一生不愿出仕,几次做官都不如意,最终辞官回家。他最终辞官回家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引起的:有一天,郡里派遣督邮到泽县来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官吏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去向陶渊明报告。这时,陶渊明正在他的书斋里读书写诗。他一听督邮来检查,十分扫兴,便放下纸笔,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见他穿着一身便服,吃惊地说:“上级来视察了,你作为一县之长,应该穿上官服,束上带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起那些依仗权势、盛气凌人的官僚们,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去向督邮行拜见礼,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叹息一声对小吏说道:“我可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躬着腰向那些乡里小人作揖打拱,做出曲意逢迎的样子来。”

说完,陶渊明不仅不去会见上面来的督邮,而且拿出县里的大印和官服交给小吏,说:“督邮来了,请你把这些东西交给他。”

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的面容严肃正经,神态庄严,摆出一副不屑与人为伍的样子,假作高傲的贵人的身份,其做派令人可笑。这往往是一群身份卑微的人,他们打心里认为高贵是一种特权,所以竭力向这个团体靠拢。只要遇到了可以称贵的人,即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贵族血统等等的社会名流,他们便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百般奉承讨好。遇到了与自己同等身份或不及自己的人,他们马上换上另一副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谈,巍然不可冒犯的姿态,对尊和卑的严格的划分,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品格卑劣的小人物。

故意忸怩作态,是一种很强的表现欲望在作祟,其表演往往又流于肤浅。弯的变成直的,直的变成弯的,做作不自然,令人作呕。真挚的感情、美丽的情操,与过分的掩饰、矫情的表演格格不入,矫揉造作不仅不利于感情、友好、希望等等内含的表达,也败坏了真的形象、美的形象、善的形象,没有丝毫可以值得欣赏的。成功的人际交往,都是建立在自信而又谦虚、热情而又端庄的基础上。美好的塑造,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教养、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和高雅不俗的仪表。惟有如此,才会有上好的率真的表现。

有道是:“满灌子不摇,半灌子晃荡。”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智者是不会装腔作势的。“钦差大臣”更是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俄国上层社会的虚假丑恶的众生相。那些贪图近利的官吏们为了能抓到一个机会,尽装腔作势之能事。陈胜在贫困时对天盟誓,要求同享富贵。一旦富贵了反而容不得那些才摆脱不久的“贫穷”,连“装腔作势”的面纱也不要了。

我们用自己的双脚去跋山涉水,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真情。因此,不要羡慕任何人,妄自菲薄;也毫无理由目中无人,妄自尊大。保持一颗平常心,本着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活出自我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