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原来这样说
10001300000012

第12章 远离世间的纷纷扰扰

“原典”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德经·第十六章》

“古句新解”

天下万物蓬勃生长,我则观察它们的最后归宿。万物虽芸芸而生,纷然杂陈,而最终全都各自返归其根。返归其根即处虚守静,就是复归其本性。

远离了世间的纷纷扰扰,人的身体就不会劳累;遗忘了生命的存在,人的精神也就不会亏损了。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庄子·达生》中有一段关尹与列子的谈话:有一天,列子碰到了关尹,两个人好久不见,就找了一个酒馆,坐下来聊起了天。

列子问关尹:“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至人游到水底也不会感到憋气,跳入火中也不会感到烧痛,行走于万物之上也不会感到恐惧。请问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

关尹微微一笑,答道:“这不过是持守住纯和之气,而非智巧、果敢所能做到的。放下杯子,请听我慢慢为你道来。大凡具有面貌、形象、声音、颜色的东西,都是物体,那么物与物之间又为什么差异很大,区别很多呢?又是什么东西最有能耐而居于领头羊的位置?这都只不过是有形状和颜色而已。一个有形之物却不显露形色而留足于无所变化之中,懂得这个道理而且深明内中的奥秘,世间的任何东西又怎么能控制或阻遏住它呢!人如果能这样,就可以处在本能所为的限度内,藏身于无端无绪的混沌中,游乐于万物或灭或生的变化环境里。心无二用,元气保全涵养,德行相融相合,从而把自己融入这个大自然之中。这样,他的禀性操守就能保全,他的精神就不会亏损,外物又怎能把他怎么样呢!

“有的人喝得酩酊大醉,从车子上摔下来,虽然满身是伤却没有死去。身体跟正常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感觉却跟正常人不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无半点惧怕之感。醉汉从醉酒中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忘却外物,何况从自然之道中忘却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态呢?”

由此看出,庄子认为,持守纯和元气是至关重要的,然后才能使精神凝聚。这也是我国古代养生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最早提出养生学理论的是老子,老子对于人体生命的研究,是从对婴儿的实验观察开始的,从而探讨出养生长寿的根本。老子认为,从人含有元精深厚的程度来看,初生的婴儿最好。为什么呢?你看婴儿那么小,毒虫不咬他,猛兽不抓他,蜇鸟不搏他,婴儿的筋骨虽弱小,但拳头握得很牢固,他不懂男女交合的事而小牛牛却常常勃起,这是他精气旺盛的缘故。他整天嚎哭而声音却不沙哑,这同样是因为他平和无欲而精气旺盛的缘故。

老子说,一个人远离了世间的纷纷扰扰就叫懂得了生命长存的法则,懂得了生命长存的法则就叫做智慧精明,被卷进人世间的纷纷扰扰而不能自拔就叫做招致灾殃。卷进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就会耗费精气,也叫做硬性消耗阳气。人成长到壮大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含柔弱之道,不含柔弱之道,人很快就要死亡。

老子把自己的养生之道称为柔弱之道,主张在养生中要得精。其根据在于人的生命是从牝牡之合,即性活动中产生的,而性合之源在于精,无精便无生命。就在于能持守住纯和天真,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气之中。

这种持守住纯和之气,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气之中的智慧,也表现在庄子对待死亡的态度上。

《庄子·大宗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不期而遇。

子桑户说:“天下有谁能够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帮助却像没有帮助一样?又有谁能登上高天巡游雾里,循环升登于无穷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远没有终结和穷尽呢?”这正好说到两个人的心里去了,大家心领神会,于是成为好朋友。

天有不测风云,子桑户因故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就派弟子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到了那里,子贡惊呆了,只见: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一个编曲,一个弹琴,相互应和着唱歌:“哎呀,子桑户啊!哎呀,子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可是我们还在为活着的人而托载形骸呀!”

见此,子贡快步走到他们近前,说:“请问,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这不太合乎礼仪吧?”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相视一笑,不屑地说:“你这种人如何懂得‘礼’的真实含意!”说完,连理也不理子贡了。

讨得一身无趣,子贡只好回去了。回来后,子贡把见到的情形告诉给孔子。说:“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不看重德行的培养而无有礼仪,把自身的形骸置于度外,面对着死尸还要唱歌,容颜和脸色一点也不改变,简直不可救药了。什么人哪?”

孔子沉思良久,说:“他们都是远离了世间的纷纷扰扰的人,我却依旧生活在具体的世俗环境中。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内彼此不相干涉,可是我却让你前去帮助料理丧事,我实在是浅薄得很呀!他们正跟天地结为伴侣,而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气之中。他们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赘瘤一样多余,他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把生死看得不同呢!凭借于各种不同的物类,但最终寄托于同一的整体;忘掉了体内的肝胆,也忘掉了体外的耳目;无尽地反复着终结和开始,但从不知道它们的头绪,茫茫然彷徨于人世之外,逍遥自在地生活在无所作为的环境中。他们又怎么会拘泥于世俗的礼仪,有意识地做给人看呢!”

你看过鱼游得太累、鸟飞得太倦、花开得太累吗?的确没有人看过它们太累,因为它们不是固有的人的形态,远离了世间的纷纷扰扰,保持住了自身的“精气”。

记住庄子的这句话:“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如果你能真正地了解了这句话,那么,你的一生都将受益无穷。